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主要经济政策 > 据统计: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全国记录在籍的人口有1223万余户,5959万余口。若以秦岭、淮河一带为界,当时北方约占人口总数的77.5%,南方占22.5%;...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据统计: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全国记录在籍的人口有1223万余户,5959万余口。若以秦岭、淮河一带为界,当时北方约占人口总数的77.5%,南方占22.5%;按元丰三年(1082年)之户数,北方约占37.3%,而南方占62.7%。造成以上人口地域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答案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据统计: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全国记录在籍的人口有1223万余户,5959万余口。若以秦岭、淮河一带为界,当时北方约占人口总数的77.5%,南方占22.5%;】;主要考察你对主要经济政策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
A.北方战乱,南方政局相对稳定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交通的发展与进步D.南方统治者实施仁政
A
 材料表明中国南北方人口的分布发生变化,由北方向南方迁移,根据1082年的时间判断,这一时期属于两宋时期,因此,人口南迁的主要原因是北方战乱。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租船满载候开仓,粒粒如珠白似霜。不惜两钟输一斛,尚赢糠核饱儿郎。                         ——(宋)范成大  
材料二: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和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自耕农这一阶层很不稳定,经常分化。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材料三:   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也。      ——清雍正帝语  
材料四:   有人说,山西人天生有经商才能,以“诚信”著称天下,崇信 “管鲍遗风”。当地流传着“有儿开商店,强如坐知县”,“生子可作商,不羡七品空堂皇”的民谚。
材料五:   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是清代全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 2006 年上半年热播的电视剧《乔家大院》讲述了乔家荣辱兴衰的过程。
请回答  
(1)“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 这句诗反映了宋代太湖流域农业生产是一种怎样的情况?  (2分)
(2)“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一句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分)
(3)结合材料二,分析自耕农经济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4分)
(4)依据材料三,在对外贸易方面,清政府的哪些政策反映了雍正的上述思想?这些政策有什么重大危害?(4分)
(5)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简要分析乔家大院当今能闻名全国的原因。(2分)
唐朝中期始,经明清两代,封建赋税制度不断改革并最终定型,其特色有
①“唯以资产为荣,不以丁身为本” ②“量地计丁”纳银代役
③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④“摊丁入亩”征地丁银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D.②④

试比较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的主要不同点,与以往的赋税制度相比,它们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些进步说明了什么?
隋唐实行租庸调制的基础是
A.轻徭薄赋思想B.推行均田制
C.国家收入增加D.社会稳定

下列有关西汉以来我国赋税制度的改革规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征收标准由以人丁为主向以田亩为主演变
B.逐渐由征收实物向征收货币过渡
C.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税日益加重
D.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