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商业的发展 > (26分)货币与国家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问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惠文王二年“初行钱”。秦统一中国,也统一...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6分)货币与国家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问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惠文王二年“初行钱”。秦统一中国,也统一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规定黄金为上币,单位“镒”(合20两);铜为下币,单位“半两”。
材料二 《宋朝事实》载:“四川山路峻险,铁钱脚重,难于赍挈”,“当时设法者措置得宜,常预桩留本钱百万贯,以权三百万贯交子(纸币),公私物一,流通无阻,故蜀人便之。”元末人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中收有散曲《醉太平》小令:“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黄河)变钞(钞票贬值)祸根源,惹红巾(起义军)万千……。”
材料三 (2011中经评论一段文章的标题)美元国际化的历史进程:1、(20世纪)三次特定的历史机遇美元重挫英镑。2、制度安排为美元扫清障碍。3.马歇尔计划为美元国际化加速。
材料四 欧元是自罗马帝国以来欧洲货币改革最为重大的结果。欧元不仅仅使欧洲单一市场得以完善,欧元区国家间自由贸易更加方便,而且更是欧盟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二,秦朝和宋朝,中国货币形式向什么相同方向变化(2分)?材料中宋朝和元朝纸币流通的作用如何不同?(6分)用上述史料证史需注意什么?(2分)
(2)材料三中,20世纪为美元重挫英镑的三次特定的历史机遇的历史事件是什么?(6分)为美元扫清障碍的制度是什么?(2分)从美元取代英镑的国际地位过程可以得到什么启示?(4分)
(3)在探究学习中,有同学提出一个议题:欧元的产生和秦朝统一货币有可比性,但也有同学认为不可比。请结合材料一和四,你认为有无可比性?说出主要理由。(4分)
答案

(1)方向:轻便易携,使用方便。(2分)作用:宋代交子流通,减轻了民众携带运输钱币的困难,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元朝滥印纸币,造成货币贬值,掠夺了民众财富,引起了农民起义。(6分)注意:运用文艺作品证史需详细考证其可信性(2分)
(2)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1929-1933年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6分)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2分)启示:抓住有利机遇,提高本国影响力;经济实力决定本国货币的国际地位。(4分)
(3)有可比:都是统一进程中出现的统一货币,前者是国家统一,后者是欧洲“统一”。
不可比:秦币是一国货币,在国内流通,欧元是欧洲各国的“国际货币”,流通超出欧洲。(4分)(选其一作答即可)(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便方向发展;宋元两朝纸币在社会流通时所起作用明显相反,即宋代交子流通,减轻了民众携带运输钱币的困难,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元朝滥印纸币,造成货币贬值,掠夺了民众财富,引起了农民起义;就史料而言,在历史研究中,一定要对史料的真实性作客 (2)结合所学史实可直接回答 20 世纪为美元重挫英镑的三次特定的历史机遇的观的辨析。历史事件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1929-1933 年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为美元国际地位的确立扫清障碍;由此不难得出结论,即抓住有利机遇,提 (3)本题为开放型试题,首先明确材料高本国影响力;经济实力决定本国货币的国际地位。中观点,对此持赞成和反对意见均可,结合所学史实找出相关论据论证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26分)货币与国家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问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惠文王二年“初行钱”。秦统一中国,也统一】;主要考察你对商业的发展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儒学之盛,古称邹鲁,今在闽越。……漕运之利今称江淮,关河无闻。……陆海之利今称江浙甲天下,关陇无闻。灌溉之利今称浙江太湖甲于天下,河渭无闻”。对材料主旨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关中地区已经失去作为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
B.经济和文化重心整体上呈现南移的重要趋势
C.文化重心的不断南移带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D.经济重心南移主要得益南方优越的地理环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明神宗实录》                                         
材料二:1757年,清朝乾隆皇帝诏告天下,划定广州十三行为全国唯一对外贸易口岸,史称“一口通商”。
材料三:(陈启沅)岁甲寅(1854年)至南洋,遍游各埠,考求机器之学。壬申岁(1872年)返粤,在简村乡创设缫丝厂,名曰“继昌隆”,……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
——《南海县志》卷21
材料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江苏南通人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获得的。这样丰厚的利润,在旧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史上是空前的。                                           
——人教版历史教材必修二
(1)材料一反映的社会现象的实质是什么?(2分)
(2)材料一所反映的生产方式与材料三、四的有什么不同?(2分)
(3)材料二表明当时统治者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2分)这种政策对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4)从材料四中可以看出,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特征的原因。(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材料中最能反映中国古代突破“市”的空间限制的是
A.“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B.“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C.“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D.“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北宋东京“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景象表明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B.市已遍布城内各处
C.文娱活动多由官府经营D.坊与市已没有区别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钱穆认为“春秋到战国,世袭特权推翻,制约经济解放,凝固的定型消失了,许多新的力量都在潜滋暗长,都在迈步向前”。
(1)据材料一,结合史实说明当时中国在哪些方面体现了“都在迈步向前”。(6分)
材料二 叫卖广告在先秦已出现,《楚辞》记载姜太公站立市井吆喝卖肉,可谓吆喝叫卖的祖师爷。宋代叫卖广告中以唱卖为主,“自隔宿及五更,沿门唱卖声,满街不绝”。叫卖配上词曲,曲牌中有《甜水令》《包子令》等,韵味十足。
(2)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社会发展状况。(2分)
材料三 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反映在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在纺织、矿冶、制瓷等诸多行业中逐渐超过了官办工场、作坊。……在这种背景下,开始孕育出主要通过对运用生产技术和调配劳动力等环节加强管理来提高经济效益的新型地主经营。   
——曹大为《明清农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的殒落》
(3)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经济发展出现了哪些新变化?(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