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商业的发展 > 古今中外城市的发展与时代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7分)材料一 古者四海之内分为万国同时也催生了货币的广泛使用。更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城市建设的高速发...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古今中外城市的发展与时代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7分)
材料一 古者四海之内分为万国同时也催生了货币的广泛使用。更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婿鞠苠炖氩盅窠讨,城虽大采矿、冶金、手工业加工、制造狸了汕葺韪蜇咤声,无过三百丈者自然也活跃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其结果是膂印呒策假雎郅邰,人虽众据《战国策·赵策》记载:“古者四海之内分为万国塞影讣畎痣舐碌邴,无过三千家者……今千丈之城为了抵御外寇敞匚畅臧蹀魁缰叩,百家之邑相望也。
——《战国策·赵策》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时期城市发展状况,并分析相关背景。(5分)
材料二 (19世纪初)英国对各个城市的组合仍然没有规定程序……除了继承中世纪时期得到的权利以外,城市没有作为一个法律上的实体而存在。它没有正式的官员,没有充分的征税权和立法权……那些新兴城市的居民聚集区都变成黄褐色的地方,因为在早期不断受到大量煤烟的熏染。工厂和工人住宅区也同样到处是沉淀物……工人的住房仓促地建造起来,拥挤在一起……总是缺乏日用品供应。许多人全家都住在一间单房里。
——摘编自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2)材料二显示英国城市存在哪些问题? 结合所学指出些问题对以后历史发展的影响?(7分)
材料三
近代中国城市化率统计表
年份
城市化率(%)
1843
6.6
1893
8.2
1920
10.6
 
(3)依据材料三概述中国近代城市化的变化。选取一个发展阶段,阐释导致变化的历史原因。(5分)
答案

(1)状况:城市规模大同时也催生了货币的广泛使用。更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往砥换颓箱亚陋堆,人口增多称之为“城”。“市”帧踝馆芳博萸玢洁。(2分)原因:铁器牛耕出现,生产力提高,商品经济发展;(2分)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1分)
(2)问题:英国城市没有获得法律上的权力,污染严重,工人生活状况窘迫。(3分)影响:导致1832年议会改革,给予新兴城镇代表名额;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出现;工人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诞生。(4分)
(3)变化:城市化不断发展;1893年后发展速度加快。(2分)原因:第一阶段的发展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开设通商口岸,近代工业产生、发展,自然经济逐步解体。(3分)第二阶段的发展是由于外国资本输出破坏中国自然经济,甲午战后、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民间掀起实业救国热潮。(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对材料“古者四海之内分为万国同时也催生了货币的广泛使用。更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婿鞠苠炖氩盅窠讨,城虽大采矿、冶金、手工业加工、制造狸了汕葺韪蜇咤声,无过三百丈者自然也活跃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其结果是膂印呒策假雎郅邰,人虽众据《战国策·赵策》记载:“古者四海之内分为万国塞影讣畎痣舐碌邴,无过三千家者……今千丈之城为了抵御外寇敞匚畅臧蹀魁缰叩,百家之邑相望也。”进行概括归纳可得出战国时期城市发展状况是城市规模大同时也催生了货币的广泛使用。更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往砥换颓箱亚陋堆,人口增多。原因可结合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进行回答即可。
(2)依据“除了继承中世纪时期得到的权利以外,城市没有作为一个法律上的实体而存在”可以得出英国城市没有获得法律上的权力、依据“不断受到大量煤烟的熏染。工厂和工人住宅区也同样到处是沉淀物……”可以得出污染严重、依据“缺乏日用品供应。许多人全家都住在一间单房里”可以得出工人生活状况窘迫。这些问题所产生的影响可从城市中无权的工业资产阶级和生活窘困的工人阶级两个层面进行回答。
(3)根据表格中城市化率的数据进行分析,由1843年的6.6到1893年的8.2再到1920年的10.6可以得出国近代城市化不断发展;1893年后发展速度加快。第二小问可任选一个阶段结合时代背景回答,材料中1843年到1893年为第一阶段不断发展,原因是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开设通商口岸,近代工业产生、发展,自然经济逐步解体;1893年到1920年是第二阶段加快发展,原因是外国资本输出破坏中国自然经济,甲午战后、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民间掀起实业救国热潮。
核心考点
试题【古今中外城市的发展与时代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7分)材料一 古者四海之内分为万国同时也催生了货币的广泛使用。更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城市建设的高速发】;主要考察你对商业的发展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朝丝绸的出口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亚、西亚运到罗马帝国,成了罗马元老院议员和其他贵族的夫人的珍贵服饰;罗马的铁制品、玻璃、金银由西向东,流入了汉朝。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就以澳门——果阿(印度城市)——里斯本的贸易而论……从澳门运往果阿,其中数量最大的是生丝,1580—1590年从澳门运往果阿的生丝为3000担,价值白银24万两,利润达36万两……从果阿运回澳门的商品……以白银为大宗。这些白银是墨西哥和秘鲁出产的,当时的欧洲商人们说,葡萄牙人从里斯本运往果阿的白银几乎全部经澳门进入了中国。
——樊树志《国史概要》
(1)据材料一,概述汉代丝绸贸易的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6分)
(2)与材料一相比较,材料二中的东西方丝(绸)贸易的途径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的中外知识,分析出现这一不同的国际因素。(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明朝万历中期河南巡抚钟化民奏:“臣见中州沃壤,半檀木棉,乃棉花尽归商贩,民间衣服率从贸易。”这反映了
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②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
③政府鼓励商业发展                 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4分)江南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历史长河中一抹亮丽的风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明代开始,徽商就以江南为重点开展经营活动,入清后更为活跃。经营内容,如丝、棉、粮等无所不包;经营方式有独资、商伙制、合资三种;经营手段巧妙而无所不用其极,甚至包括一些非经济的手段。……清乾隆时,安徽绩溪商人王泰邦在周庄创设商业。后人称颂王泰邦“我祖泰邦公,作贾在吴中,设市周庄镇,居然端木风,春季市茶叶,冬季海货通。”
据材料一,概括徽商能够成功的原因,指出其对江南商品经济发展的贡献。(4分)
材料二
表一  1920年全国女工地区分布表
全国
江苏
浙江
安徽
湖北
21.7万人
14.2万人
1.6万人
1.3万人
1.1万人
表二  1924年上海女工行业分布表
女工总人数
染织业女工人数
饮食业女工人数
(卷烟业为主)
两业女工占女工
120946
98000
8400
90%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2)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20年代女工的地区和行业分布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女工群体出现的原因。(5分)
材料三  20世纪九十年代未,华西村书记昊仁宝大胆上马热轧带钢,并使之一举成为华东地区的龙头老大。1999年,“中国农村第一股”——华西村股票在深圳上市,筹资2.9亿元,逐步拥有了钢铁、纺织、旅游等多个优势产业群,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项目,成为华西村加快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3)据材料三,指出华西村经济发展的措施。促使这些措施出现的国家政策有哪些?(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不同时期城市人口比重一览表
时间
战国(公元前300年)
西汉(公元2年)

(745)
南宋
(1200)

(1820)

(1893)
现代
(1949)
现代
(1978)
现代
(2009)
比率
(%)
15.9
17.5
20.8
22.0
6.9
7.7
10.6
17.9
46.6
材料二 明清时,唐宋以来被称作“草市”的新型、市镇得到充分发展。据统计,宋代江浙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现了71个市镇,明代达316个,清代增至479个,市镇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过数十里。一些市镇的规模与居住人口都超过府县治所,这些市镇充斥着牙行、布正与手工作坊,收纳周边个体民户产品,进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
——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
材料三 近代中国出现的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香港、青岛等长期被列强占据:上海、天津、汉口等被辟为通商口岸,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商业区;近代工矿企业、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郑州、石家庄等因地处铁路沿线导致较大的发展。帝国主义的侵入把大批商品送进来,只能使人失业,不能使人得业。帝国主义的商品冲击了农村手工业,制造了众多的游民无产者,而新式工厂发展滞后,无力吸收多数游民无产者。“外国商品来的愈多,制造游民无产者的功用便愈大;中国工业发达愈慢,吸收游民无产者的能力愈小”。  
——周谷城《现代中国社会变迁概论》
材料四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的国家。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从20%上升至51%。约克郡的城镇数量由1801年的15个增长到1891年的63个。从1820年到1830年,曼彻斯特、伯明翰等主要工业城市的人口增长达40%以上,是增长最快的10年。
——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1)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城市化的大体发展概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城市化率较高的政治因素和封建社会衰落时期城市化率逐步下降的经济因素。(9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江南城镇的特点及其兴起的背景。(5 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新兴城市的特点和影响。近代中、英两国城市发展的差异很大,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
(4)依据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在今后城市化的进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时,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一场争论。御史说:“今大夫各修太公、桓、管之术,总一盐铁,通山川之利而万物殖,是以县官用饶足,民不困乏,本末并利,上下俱足……大夫各运筹策,建国用,笼天下盐铁诸利,以排富商大贾;买官赎界,顿有余,补不足,以齐黎民。是以兵革东西征伐,斌鼓不增而用足。”贤良文学则反驳道:“安民富国之道,在于反本立而道生 …… 方今之务,在除饥寒之患,罢盐铁,退权利,分土地,趁本业,养桑麻,尽地力也。”
——桓宽 《盐铁论》
材料二  1950年下半年起,全国开展了调整工商业的工作,在调整公私关系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有:(1)扩大对私营工业的加工订货和产品的收购、包销。随着加工、订货范围的迅速扩大,使私营企业上半年的萎缩局面很快得到扭转;(2)调整公私商业的经营范围和调整价格,国营商业应把主要力量放在批发上,以调节市场,稳定物价……(3)对私营工商业进一步发放贷款;(4)调整税收,对部分工业产品减税,裁减税种、税目,提高所得税起征点。
材料三 列宁说:“什么是租让制呢?它是国家同资本家订立的一种合同,后者负责安排和改进生产,把所得到的一部分产品付给国家,另一部分则作为利润归自己所有……根据合同,资本家在一定期限内是一部分国家财产的承租者,但不是所有者。所有者仍然是国家。”  
——杜华《列宁与新经济政策》
材料四   罗斯福政府调整工业的部分措施
1933年6月16日
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某些有益的公共工程的兴建;规定生产规模和价格;规定由雇主、雇员和消费者共同监督和调节生产等
1935年7月5日
颁布《全国劳资关系法》,规定雇员有组织集体谈判的权利
1938年6月25日
颁布了《公平劳动标准法》,即工资工时法
——黄安年《美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专题》
(1)据材料一,指出双方争论的焦点,并概括“御史”一方的观点。(5分)
(2)材料二、三的政策分另组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实施的?分析材料二经济措施的作用。(5分)
(3)根据材料四,归纳罗斯福政府调整工业的特点。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共同向题是什么?对当今社会有什么启示? (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