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手工业的发展 > (3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玮机杼之声通宵...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3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玮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管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二 自中世纪晚期开始,乡村手工业特别是毛纺织业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快速发展。商人发放原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为“原工业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厂”,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16世纪初,纽贝里的一家毛纺织“工厂”雇佣了1140名工人,其中三分之二为妇女和儿童。海外市场的需求大大刺激了此类“工厂”的发展,英国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毛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1700年毛纺织品占国内出口商品的70℅。棉纺织业作为新行业随之兴起,其他行业也迅速扩张。机械化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并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
——摘编自【英】E.E.里奇等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等
材料三 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恩格斯:《反杜林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16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再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要求:以对历史前提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的认识。(13分)
答案
(1)官营手工业衰落;家庭手工业开始面向市场;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作坊产生(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2)阶段:“原工业化”;工业革命(工业化)(4分)
阶段性特征:“原工业化”阶段:手工工场发展迅速;商人参与;使用雇佣劳动。
工业革命阶段:大机器生产;需要大量资本;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阶级。(12分)
(3)答案略。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3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玮机杼之声通宵】;主要考察你对手工业的发展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历史上,中华民族为人类奉献出灿烂文明的同时,也吸收了外来文化,无论是古代的汉唐盛世,抑或是今天的现代化进程,一不中国史犹如一副中外文化交流的画卷。
汉代形成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若当时一位外国商人来中国采购商品,他可能购买到的商品有
①丝绸      ②纸张      ③瓷器      ④棉布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手工业发展的水平,常以某种手工业品为代表,下列搭配准确的是
A.商周—铁器B.秦汉—彩瓷C.唐宋—青铜器D.明清—棉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我国古代衣着织物三种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
A.丝棉麻B.棉麻丝C.丝麻棉D.麻丝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校高一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和探究《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一课后,打算写出论文。以下是几位成员对此课题的研究方法及结论,你认为其中可取的是( )
①纺织、制瓷技术领先世界,产品远销欧亚地区;
②民营手工业规模小,工艺水平最高
③通过网络、历史文献等途径来研究
④可实地考察、鉴赏古产品获取第一手资料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右图瓷瓶为宋朝的钧瓷。钧瓷有的青中带红,华而不俗,称为“钧红”,有的以天青或月白与紫红色交相掩映,别致美观,称为“钧紫”。这种瓷器最有可能产于
A.官营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D.瓷器工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