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 材料一:五千年中华文明成就辉煌,但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成为中国向前发展的包袱,先民修筑了万里长城,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但也限制了自己的视野和对外交往。先...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一:五千年中华文明成就辉煌,但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成为中国向前发展的包袱,先民修筑了万里长城,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但也限制了自己的视野和对外交往。先民开凿了大运河,沟通了中国南北,但这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满足了专制者游玩需要。运河往来最多的是官吏们的游船和运送皇粮的漕船。中国拥有“四大发明”,这固然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是罗盘针可以看风水亦可导航;火药可以制造喜庆的鞭炮亦可制造***人的武器,更为关键的似乎是文化的取向。中国有远航,郑和下西洋早在哥伦布诞生之前,但主要的目的不在于开辟国际贸易,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提高生产力,没有显而易见的深远的促进作用。
材料二: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古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制度的成法,是古代辉煌的象征,同时也是进取的阻力。立论,言必称三代;著文,开篇子曰诗云;行事,祖宗成法不可更改。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另一种色彩。
材料三: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费正清曾说过:“导致中国落后的一个原因恰恰就是中国的文明在近代以前已经取得的成就本身。”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西对比500年》
回答: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归纳中华文明的显著特征,并结合明清有关历史谈谈你对材料中费正清观点的理解。(12分)
答案
特征:一方面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另一方面这些成就束缚了中华民族继续发屐。(4分)
理解:中国在传统农业文明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当代世界由传统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由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过渡时,中国一套专制统治思想和完备的专制制度就成为中国变革的阻力。(9分)
解析
本题考查点一方面是学生对所给材料的信息理解,注重从材料中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利用材料一与材料二中信息:如“五千年中华文明成就辉煌,但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成为中国向前发展的包袱,”可以概括出中华文明的显著特征。另一方面是考查学生对明清历史的掌握情况,并从中找出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理解观点时注意将明清时期社会现状与同时期西方社会进行对比,从而得出结论。
核心考点
试题【 材料一:五千年中华文明成就辉煌,但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成为中国向前发展的包袱,先民修筑了万里长城,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但也限制了自己的视野和对外交往。先】;主要考察你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马鬼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这几句诗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七国之乱B.八王之乱C.安史之乱D.三藩之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湖南省素以“鱼米之乡”、“ 芙蓉王国”、“旅游胜地”驰名中外。鉴于湖南的重要地位,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管辖这一区域,在周朝、秦朝和元朝时湖南分别隶属于
A.吴、黔中郡、江西行省 B.吴、黔中郡、湖广布政使司
C.楚、黔中郡、湖南行省D.楚、黔中郡、湖广行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对比图A,从图B中可以观察到的政治形势的变化是  (   )
A.葵丘会盟B.秦修万里长城C.三家分晋D.城濮之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左传·哀公二年》记载:公元前493年,晋国赵鞅与郑军作战。战前,鉴于郑军人多势众,为鼓舞士气,赵鞅临阵誓师,“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遂:参政),人臣隶圉免(奴隶免除身份)”。材料直接反映了当时(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
A.战争目的为攻城略地B.争霸战争日趋频繁
C.奖励军功已渐成风气D.士阶层社会地位高
曹墓之争
2009年12月,河南安阳发现一座东汉大墓,一些学者依据该墓的规模、形制、遗物及文献记载等,认定这是曹操墓,由些引发了各界热议。

学者质疑的主要理由
√ 刻有“魏武王”的石枕是从盗墓者手中缴获的:
√ 曹操生前常把自用的石枕等赐予近臣;
√ 文献中对曹墓方位的记载十分复杂,与该墓所处的地貌、地形不太相符。


 
材料一                              

学者持有的另一种意见
此项研究在众多证据的支持下公布学术成果,似乎并无不妥,之所以招来众多质疑,是因为学界存在着抄袭造假的现象,影响了公众对学术成果的信任度。


 
 材料二 
问题:
(1)此事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原因之一在于墓主曹操是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请你列举两个与曹操有关的史实。
(2)从材料一来看,质疑者的依据是什么?(4分,不得摘抄原文)
(3)根据材料二,你认为史家怎样才能增加学术可信度,写出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