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明太祖曾经想把孟子的牌位搬出孔庙。判断下列《孟子》一书中的哪一句话最可能触恼了明太祖A.“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B.“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明太祖曾经想把孟子的牌位搬出孔庙。判断下列《孟子》一书中的哪一句话最可能触恼了明太祖
A.“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B.“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
C.“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
D.“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A项“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大意是:如果君主把臣下视作粪土、草芥,那么大臣会把君主当作仇敌;B项“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大意是说助长君主的恶行,他的罪名小;迎合昏庸的君主,引他去干坏事,罪名就大了项“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 。C项大意是:与他的理想不相合的国君绝不事奉,不是他喜欢的百姓,就不使用,天下有道,就出来做官,为国家人民服务;天下混乱无道,就辞官隐居,这是伯夷的作风。D项“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大意是:大王,您为什么一定要说到利呢?只有仁义就够了。“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这一言论最可能导致朱元璋的不满。故此题应选A项
点评:明清皇权的不断加强的措施及反映出的趋势。
第一,朱元璋废除丞相,皇帝自掌六部——皇权专制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第二,明成祖设立内阁
第三,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作用:①简化政务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②专制皇权达到了顶峰。
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核心考点
试题【明太祖曾经想把孟子的牌位搬出孔庙。判断下列《孟子》一书中的哪一句话最可能触恼了明太祖A.“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B.“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主要考察你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清朝雍正帝维持和发展了康熙开创的盛世局面。下列史实中,发生在雍正年间的是
A.四大徽班进京,京剧初步形成B.短暂开放,允许浙江“一体贸易”
C.制瓷工艺提高,粉彩瓷器发明D.设立军机处,授予决策大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明太祖曾作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造成这一问题的制度因素是
A.三省六部制的确立B.官僚政治的腐败
C.内阁的设置D.宰相制度的废除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康熙帝说 :“今天下大小事物,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东华录》(清)
材料二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8.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权利法案》(英)
回答: 
(1)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英政治体制的差异。(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英不同的政治体制在18世纪以后给两国历史发展所带来的不同影响。(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判断题:正确选A,错误选B。每题2分,共10分。
小题1:丞相废除后,朱元璋曾感叹:“百官未起朕先起,百官皆睡朕未睡”,深感力不从心,于是设置了内阁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
小题2: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从此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小题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
小题4: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根本原因都是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
小题5: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政权上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1954年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则从制度上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洪武十五年(1382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导太子。秩皆五品。……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而已。
——《明史》卷72《职管制》
材料二 凡京奏,禁中称文书,必发阁臣票拟。阁票用本.纸.小贴.墨字,内照票拟,或皇上御笔,或宦官代书,具在文书上面用朱字。阁票如有未合上意,上加笔削或发下改票,阁臣随即封上,间有执政强争,也多曲折。                          
——叶凤毛《内阁小识》
材料三 “光荣革命”以后,国王经常召集重要大臣一起开会,以征求他们对一些政治问题的意见。当时,因为这种会议在一个小房间中举行,所以人们就称这个会议为内阁会议,不过,在1714年以前,内阁还不是一个法定的组织,它只是少数主要大臣参加的会议。此后国王也没否决过内阁的决议。于是有的重要大臣就出来主持内阁会议,并把内阁的意见集中起来向国王汇报,这样,他的位置就日益突出,慢慢成为后来人们所称的首相。内阁制就这样逐渐形成并完善起来。
——《世界史资料丛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明朝内阁的特点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三,概括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2分)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习知识,概要说明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制的区别。(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