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秦汉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又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汉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又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必得中书、门下二省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二 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戴青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际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如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他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
——引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以天下为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言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论政体》
材料四 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翰廷总之,所以稳当。”
——《洪武实录》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材料二指出,唐初君主的权力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约?(2分)据此概括唐初的君主专制制度呈现出怎样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三、材料四,指出唐太宗与明太祖在丞相作用的看法上有何不同?(4分)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唐代和明代丞相制度的变革对中国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有什么不一致的地方(4分)
答案

(1)制约:皇权受到三省大臣和法律的制约。特点:皇权之下的分权,唐代在君主专制政体下形成了集体决策的局面,君臣关系、中央各部门之间的关系都配合得比较协调;但从本质上看,唐朝仍然是君主专制的统治。
(2)不同:唐太宗认为设置丞相有利于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可避免因君主决策失误而亡国;明太祖认为设置丞相是政治动乱的根源,应集中权力于皇帝一人。
(3)不一致:唐朝处于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三省六部制完善了中央集权制,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文化的繁荣;而明朝以来中国封建制度日益衰落,专制主义的强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不利于社会进步。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一“唐代宰相是委员制”“必得中书、门下二省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说明三省六部制制约皇权;材料二“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说明法律制约皇权。据此概括唐代形成了集体决策的局面,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少皇帝的决策失误,君臣关系、中央各部门之间的关系都配合得比较协调;但从本质上看,唐朝仍然是君主专制的统治。
(2)根据材料三“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等可知是强调发挥丞相参政议政的作用,材料四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可知是强调设置丞相是政治动乱的根源,应强化皇权。
(3)结合古代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在不同时期的作用回答。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完善了中央集权制,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文化的繁荣;封建社会后期,其消极作用是主要的,专制主义的强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不利于社会进步。
核心考点
试题【(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秦汉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又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主要考察你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据《晋书》记载:“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茬且为一时选用之本耳。其始 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余风。”另据《宋史》记载,“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 州都郡正,以才品人,而举世人才,升降盖寡,徒以凭借世资,用相陵驾。”两则材料对九品中正制评价的相同点是 
A.该制度实行之初能依据人才优劣确定品第B.该制度选官用人只重门第
C.该制度是士族地主垄断政权的工具D.该制度具有封闭性、凝固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沉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
A.征辟制B.察举制C.科举制D.九品中正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资治通鉴·唐纪》记载:“每议政之际,是非蜂起,上不能决也。”这表明唐朝时期(  )
A.政治民主化出现B.三省体制存有弊端
C.皇帝大权已旁落D.社会纷争错综复杂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反对专制,追求民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主流,是社会的进步,但在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专制独裁曾占据着统治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主政治逐渐地走上了历史的舞台,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据此回答:
情景一:中国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材料一: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宫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书门下通过的诏牧,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执行,尚书省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
——《中华通史》
(1)材料一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有人认为这一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古代中央行政体制的成熟,请你结合图二及所学知识加以说明。(5分)
(2)中国封建社会的各个时期,统治者不断加强专制统治。结合宋、明、清三个朝代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说明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6分)
情景二:雅典民主
材料二:伯利克里讲到:“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的和宽恕的;但是在公家的事物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法律制度使我们心悦诚服。
——伯利克里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时的演讲
(3)材料中的“全体人民”指哪些人?雅典采取了哪些措施保障民主制的正常运作?雅典这种民主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6分)
材料三:关于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
雅典人
口总数
雅典公
民总数
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
表决形式
审判程序
罪名
陪审员
审判员
产生方式
约40万
约4.2万
6,000
501
抽签
举手
一审制
渎神和蛊惑青年
(4)据材料三,归纳雅典民主制度存在的问题。(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引自《旧唐书》中的这则材料实质上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 
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矛盾D.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