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14分)腐败,这一人类社会几千年来的痼疾,始终是世人永恒不齿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贞观六年,中书舍人高季辅上言:“外官卑品,犹未得禄,饥寒...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4分)腐败,这一人类社会几千年来的痼疾,始终是世人永恒不齿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六年,中书舍人高季辅上言:“外官卑品,犹未得禄,饥寒切身,难保清白,今仓廪浸实,宜量加优给,然后可责以不贪,严设科禁……上许之。”贞观十八年,太宗本人对当朝重臣做了精当评价,其中,杨师道“性行纯和,自无愈违”,岑文本“性质敦厚”……戴宵性贞正,死时“宣宇弊陋,祭享无所,令有司特为造庙”。
(高宗永徽三年)政府颁布《唐律疏议》规定:(官员)受财而枉法者,一尺杖一百,一匹加一等,十五匹绞。不枉法者,一尺杖九十,二匹加一等,三十匹加役流。无禄者,各减一等。
——摘编自王春瑜《中国反贪史》
材料二   1889年英国颁布第一部反腐败法,即《公共机构腐败行为法》,该法特别禁止公共机构的任何人员收受或者要求收受以及承诺或实际提供任何形式的礼物、贷款、费用、酬劳或利益。l906年通过的《防止腐败法》将《公共机构腐败行为法》规定的范围扩大到不仅包括公共机构的工作人员,而且包括公共机构本身。在英国,政府对议会负责,议会有权对政府进行监督。英国的司法机关完全独立于政府,不受政府管辖。司法机关可以通过法院判决对政府及其官员的行为进行监督。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是对政府滥用职权的一种有效制约,使腐败行为更容易暴露在阳光下,因而在实际上对腐败行为起到了威慑作用。
一摘编自《英国反腐机制的启示》
材料三  肖玉壁在任清涧县张家畔税务分局局长期间,利用职权贪污挪用公款,采用多收少报的方法欺瞒上级。边区政府依法判处肖玉壁死刑,他不服,写信向***求情。时任边区政府主席的林伯渠把信带给***,***问:“肖玉壁贪污了多少钱?"林伯渠答:“3000元。"***又问:“他的态度怎样?"林伯渠说:“他给您写了一封信,要求您看在他过去作战有功的情分上,让他上前线,战死在战场上。"***明确表示:“我完全拥护法院判决。”肖玉壁被执行枪决后,《解放日报》就此发表评论:“在‘廉洁政治’的地面上,不容许有一个‘肖玉壁’式的莠草生长!有了,就拔掉它!”
——摘编自《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反贪腐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反腐败的举措。(3分)
(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反腐败的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7分)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共产党反腐败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处理“肖玉壁”案的重大意义。(4分) 
答案

(1)举措:高薪养廉;严刑峻法;褒奖清廉官员(或树清廉典型)。(3分)
(1)方式:法制反腐;制度反腐;舆论反腐。(3分)
成因:工业革命后,英国经济快速发展;民主政治制度完善。(4分)
(3)态度:坚决打击。(1分)
意义:教育警醒了干部,推动政府廉政建设;赢得民心,有利于边区政府巩固;有利于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依据材料中“饥寒切身,难保清白,今仓廪浸实,宜量加优给,然后可责以不贪”、“贞观十八年,太宗本人对当朝重臣做了精当评价,死时“宣宇弊陋,祭享无所,令有司特为造庙”、“《唐律疏议》规定:(官员)受财而枉法者,一尺杖一百,一匹加一等,…”,由此可以总结出唐朝发腐败的措施有:高薪养廉、褒奖清廉官员、严刑峻法。
(2)依据材料中“1889年英国颁布第一部反腐败法,…1906年通过的《防止腐败法》将《公共机构腐败行为法》规定的范围扩大到不仅包括公共机构的工作人员,而且包括公共机构本身。”、“在英国,政府对议会负责,议会有权对政府进行监督…”、“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是对政府滥用职权的一种有效制约,”,由此可以总结英国反腐的措施:法制反腐、制度反腐、舆论反腐。第二小问依据材料提供的时间是19世纪末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结束后,英国经济发展迅速;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不断完善。
(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可以直接得出中共的态度是坚决打击;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反贪腐的历史经验及启示》,可以总结出一、起到警醒其他干部的作用;二、赢得民心;三、有利于维护并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核心考点
试题【(14分)腐败,这一人类社会几千年来的痼疾,始终是世人永恒不齿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贞观六年,中书舍人高季辅上言:“外官卑品,犹未得禄,饥寒】;主要考察你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唐高宗时,大臣长孙无忌等撰定《唐律疏议》三十卷解释律令条文,通行天下,这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较完速的法典。决定法典能否在全国颁布的审批权在于(   )
①尚书省   ②中书省   ③门下省   ④皇帝
A.③④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宋代官职大辞典》中写道:“干德三年(965年)三月,朝廷遣官立转运使,总一道之财赋。这一举措在政治方面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保证了地方的财政收入,稳定了地方安定局面     
B.加强了对地方财政管理,从而加强对人民统治
C.导致对人民掠夺更加残酷,加剧了 社会的矛盾   
D.削弱了地方割据了物质基础,有利于中央集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的某类官员,他们都是对皇帝不附和,总是对皇帝所有决策政事表示异议。其实这本就是他们的天职,也是他们升迁的途径。”材料中“他们”是指
A.太尉B.谏议大夫C.刺史D.御史大夫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后汉书卷四六邓禹传》“邓氏自中与后累世宠贵,凡侯者二十九人,公二人,大将军以下十三人,……其余侍中、将、大夫、郎、谒者不可胜数。”此种状况的出现与当时什么选官制度有关?
A.察举制B.世袭制C.军功爵制D.科举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观察下图,下列诗句反映了图片所示古代制度的是(   )
A.“立嗣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B.“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C.“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白了头”D.“身未离襁褓,业披冠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