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化学试题 > 物质组成与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 下列实验装置(部分固定装置略去)和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1可以进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B.图2可以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实验C.图3可验证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D.图4可检...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实验装置(部分固定装置略去)和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可以进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
B.图2可以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C.图3可验证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D.图4可检验食盐水通电后的部分产物

答案
CD
解析

试题分析:A、NaOH溶液能腐蚀磨口玻璃塞,不能装入酸式滴定管,错误;B、温度计应置于烧杯内的环形玻璃搅拌棒中,测量减小误差,错误;C、加热、冷却可以探究温度对2NO2(g)N2O4(g)的影响规律,正确;D、电解食盐水生成的气体产物分别是氢气、氯气,正确。
核心考点
试题【下列实验装置(部分固定装置略去)和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1可以进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B.图2可以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实验C.图3可验证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D.图4可检】;主要考察你对物质组成与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图1用于放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
B.图2用于实验室收集SO2
C.图3用于实验室制备Fe(OH)2
D.图4用于比较NaHCO3和Na2CO3热稳定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工业上由废铜屑制硫酸铜晶体的流程如下:

(1)下列溶解铜屑的两种方案中,方案二的优点是               。(答两点即可)
方案一:向铜屑中加入足量的浓硫酸并加热。
方案二:向铜屑中加入少量的银粉再加足量的稀硫酸并通入足量空气。
(2)测定硫酸铜晶体( CuSO4·xH2O)中结晶水数目可通过以下实验步骤确定:
Ⅰ.称取0.4820 g样品置于小烧杯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加热溶解,边搅拌边滴加BaCl2到沉淀完全;
Ⅱ.过滤并洗涤沉淀;
Ⅲ.将盛有沉淀的滤纸包烘干并高温灼烧,再转入高温炉中,一定温度下反复灼烧到恒重,得到BaSO4质量为0.4660 g。
回答下列问题:
①计算CuSO4·xH2O中的x=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②步骤Ⅲ中,如果空气不充足和温度过高,可能会有部分沉淀被滤纸中的碳还原为BaS,若其他操作均正确,则x的测定结果将      (填“偏低”、“偏高”或“不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同学在气体体积测定仪中用镁和硫酸反应测定1 mol氢气体积。完成下列填空:

(1)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塞上B瓶的玻璃塞,用橡皮塞塞紧A瓶加料口,当看到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时,可以确认装置气密性良好。
(3)已知液体量瓶的刻度范围是110~130 mL,实验时称取镁带的质量要控制在0.100~0.110 g之间,目的是_________。
(4)完成一次测定实验,需要2次用注射器抽气,其中需要记录的是第__________次抽出气体的体积。
(5)下列情况会导致实验结果偏高的是______(填编号)
a. 镁表面的氧化膜没有除尽         b. 储液瓶中的液体是水
c. 未冷却到室温就读数            d. 装置气密性不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化学小组为测定加碘盐中KIO3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
已知:KIO3 + 5KI + 3H2SO4= 3K2SO4 + 3I2 + 3H2O
I2 + 2Na2S2O3 = Na2S4O6 + 2NaI
步骤一:准确称取a g加碘盐,配制成250mL溶液;
步骤二:取所配制溶液25.00mL于锥形瓶中,加稀硫酸酸化,再加入足量的KI溶液;
步骤三:用bmol·L-1 Na2S2O3溶液的溶液滴定步骤二所得溶液至终点,记录数据;再重复滴定2次,平均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为12.00mL。
(1)步骤一中配制250mL溶液,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和胶头滴管外,还有       
(2)步骤三中进行滴定的过程中下列哪个操作正确          

选择          作为指示剂,到达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                              
(3)实验测得此加碘盐中KIO3的质量分数=         (KI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14)。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各图示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 
A.图1为证明非金属性强弱:S>C>Si
B.图2为制备少量氧气
C.图3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
D.图4为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