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化学试题 > 氧化钠与过氧化钠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与足量O2反应,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逐渐加快B.Na2O和Na2O2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C.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与足量O2反应,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逐渐加快
B.Na2O和Na2O2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
C.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说明原溶液中有Na无K
D.25 ℃,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小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Na与足量O2反应,随温度升高,会逐渐生成过氧化钠,A不正确;Na2O和Na2O2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相等,都是1:2,B不正确;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说明原溶液中有Na,但不能排除K,因为需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钾的焰色反应,C不正确;25 ℃,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小,D正确,答案选D。
点评:该题是常识性知识的考查,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难度不大。注意知识的积累和总结,并能熟练记住和运用即可,易错点是选项A、C。
核心考点
试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与足量O2反应,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逐渐加快B.Na2O和Na2O2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C.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主要考察你对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下列关于Na2O2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1 mol Na2O2与足量CO2反应转移的电子为1 mol
B.将10 g H2和CO的混合气体充分燃烧,将生成物(H2O、CO2)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中充分反应,固体增重为10 g
C.将Na2O2投入FeSO4溶液中生成红褐色沉淀
D.将等物质的量的NaHCO3和Na2O2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加热排除气体后剩余固体为Na2CO3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氢钠的化学式是     ,俗称     
(2)碳酸氢钠可治疗胃酸(0.2%~0.4%的盐酸)过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等物质的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足量盐酸反应时生成CO2的量,前者       后者(填“>”、“<”或“=”)。
(3)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碳酸氢钠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Na2O2和CO2定性、定量实验的装置示意图。

注射器1中抽取了100mL CO2,U型管中装有适量小玻璃珠和约1.5g Na2O2粉末。实验开始时,打开K1、K2、K4止水夹,关闭K3止水夹,推动注射器1活塞,缓缓将CO2压至U型管,注射器2活塞缓缓向外移动。回答下列问题:(本题不考虑注射器内壁的磨擦阻力)
(1)U型管内的玻璃珠并不参与反应,其所起的作用除防止过氧化钠粉末被吹走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             
(2)U型管中可观察到的反应现象是         
(3)注射器I活塞推到底后,注射器2中收集到的气体大于50mL,其原因除可能仍还含CO2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        
(4)为了使剩余气体中二氧化碳能反应完,接下来的操作是          
(5)要证明反应产物之一为氧气,最为方便的实验方法是           
(6)本实验结束后固体产物板结,难以从U型管中取出,为了要证明固体产物中含有碳酸盐,实验时还需要从如下图示仪器和试剂中选择       (填字母)。当装置和药品都安装完毕后,接下来的操作步骤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实验室模拟工业生产碳酸钠:一定温度下,往一定量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氨气达到饱和后,再不断通入CO2,一段时间后,出现沉淀,过滤得到NaHCO3晶体。
(1)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2)加热NaHCO3得到纯碱制品,实验室可进行此操作的装置是           
 
A                  B                 C                     D
(3)得到的纯碱制品含有少量NaHCO3和NaCl,设计实验验证样品中各种组分。试剂和仪器限选用:试管、胶头滴管、过滤装置、Ba(NO3)2溶液、NaOH溶液、AgNO3溶液、澄清石灰水、稀硫酸、稀盐酸、稀硝酸。
步骤一:取少量制品于试管中,加少量蒸馏水,振荡,溶解。往试管中加入            
                           振荡,观察                 
现象:溶液中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结论:                            。
步骤二:将步骤一的浊液过滤,取滤液于试管中B中,加入                       
振荡,观察
 
现象:                           ;
结论:样品中含有NaHCO3
步骤三:将步骤二的浊液过滤,取滤液于试管C中,                             
                          振荡,观察
 
现象:                           ;
结论:                            。
 
(4)用碘量法测量自来水中残留的Cl2的浓度:
① 在大锥形瓶中放置过量的KI,加一定量的冰醋酸,准确取水样200mL加入瓶中,迅速塞上瓶塞摇动,水样呈淡黄色,发生反应:Cl2+2I=2Cl+ I2
②加少许淀粉溶液,用cmol/L Na2S2O3溶液滴定,发生反应:I2+2S2O32=2I+S4O62,当                                                            ,达到滴定终点。
③重复操作3次,平均读数为V mL,则该样品中残留Cl2的浓度:         mg/L(Cl的相对原子质量:35.5)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实验小组把CO2通入饱和Na2CO3溶液制取NaHCO3,装置如图所示(气密性已检验,部分夹持装置略):

(1)D中产生NaHCO3的化学方程式是     
(2)请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B中溶液的作用      
(3)当D中有大量白色固体析出时,停止实验,将固体过滤、洗涤、干燥备用。为确定固体的成分,实验小组设计方案如下(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配成1000 mL溶液作为样液,其余固体备用):
① 方案1:取样液与澄清的Ca(OH)2溶液混合,出现白色沉淀。
实验小组对现象产生的原理进行分析,认为该方案不合理,理由是      
② 方案2:取样液与BaCl2溶液混合,出现白色沉淀并有气体产生。
实验小组认为固体中存在NaHCO3,其离子方程式是     
该小组认为不能确定是否存在Na2CO3,你认为该结论是否合理?_____。
③ 方案3:实验小组中甲、乙同学利用NaHCO3的不稳定性进行如下实验:
甲同学:取样液400 mL,用pH计测溶液pH,再水浴加热蒸发至200 mL,接下来的操作是      ,结果表明白色固体中存在NaHCO3。为进一步证明白色固体是否为纯净的NaHCO3,结合甲同学实验,还应补充的实验是     
乙同学:利用仪器测定了固体残留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a. 根据A点坐标得到的结论是     
b. 根据B点坐标,计算残留固体中n(NaHCO3:n(Na2CO3))=       
通过上述实验,该小组认为,可以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备NaHCO3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