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日平均气温≥5℃的积温”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从图中信息判断,我国该区域的地形特点是( )
【小题2】图中我国境内最不可能遭遇的自然灾害是( )

【小题1】从图中信息判断,我国该区域的地形特点是( )
A.地势东高西低 |
B.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
C.地势南高北低 |
D.① 、②所在位置为山脊 |
A.泥石流 | B.地震 | C.台风 | D.滑坡 |
答案
【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1】B
【小题2】C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图中日平均气温≥5℃的积温曲线看,总体积温值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可推断出海拔高度由东南向西北递增,该区域的地形特点是地势西北高,东南低。① 、②所在位置温度较周围高,为山谷。答案选B。
【小题2】从图中经纬度和国界线信息判断,该区域位于我国的青藏地区,由于处于板块交界处附近,多地震;位于喜马拉雅山区。受西南季风影响,有一定的降水,会有泥石流和滑坡现象出现;该区域离海洋较远,难以受到台风的影响。答案选C。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点。
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图中日平均气温≥5℃的积温曲线看,总体积温值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可推断出海拔高度由东南向西北递增,该区域的地形特点是地势西北高,东南低。① 、②所在位置温度较周围高,为山谷。答案选B。
【小题2】从图中经纬度和国界线信息判断,该区域位于我国的青藏地区,由于处于板块交界处附近,多地震;位于喜马拉雅山区。受西南季风影响,有一定的降水,会有泥石流和滑坡现象出现;该区域离海洋较远,难以受到台风的影响。答案选C。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点。
核心考点
试题【【题文】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日平均气温≥5℃的积温”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从图中信息判断,我国该区域的地形特点是( &】;主要考察你对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题文】读黄淮海平原某地某年的气象资料统计表,完成问题。

【小题1】该地气候( )
【小题2】在排水不畅的洼地,这一年土壤盐分向地表积聚的月份是( )
【小题3】这一年,我国在气候上表现为( )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风力≥8级日数 | 1.5 | 1.8 | 3.8 | 5.7 | 3.0 | 3.0 | 0.7 | 0.8 | 0.8 | 2.0 | 1.4 | 0.6 |
平均气温(℃) | -3.2 | -0.7 | 6.5 | 14.0 | 22.0 | 27.0 | 27.5 | 26.5 | 20.7 | 14.5 | 6.3 | -0.7 |
降水量(mm) | 3.3 | 7.5 | 4.2 | 33.0 | 53.0 | 24.0 | 53.0 | 48.0 | 24.0 | 26.0 | 26 | 3.5 |

【小题1】该地气候( )
A.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 |
C.比东北平原气温高,春旱严重 |
D.不适宜发展种植业 |
A.1—4月 | B.5—8月 | C.9—12月 | D.11—次年3月 |
A.夏季风势力强于正常年份 |
B.我国南方北方出现南涝北旱现象 |
C.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比正常年份强 |
D.长江中下游的梅雨持续时间较短 |
【题文】下图表示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地的降水和气温情况,其中柱状图表示降水,曲线图表示气温,最左边的纵坐标表示降水量(单位:毫米),最右边的纵坐标表示气温(单位:℃),读图后回答问题。(10分)


(1)图中A代表 ,B代表 ,C代表 ,D代表 。
四地气温曲线图中,夏季我国气温分布特点为___ ____。
(2)图中可以读出,在我国季风区内降水量集中在___ ___季节;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___________ ___ 。(2分)
(3)我国季风区内降水和气温时间配合特点是 ,这种配合特点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好处 。


(1)图中A代表 ,B代表 ,C代表 ,D代表 。
四地气温曲线图中,夏季我国气温分布特点为___ ____。
(2)图中可以读出,在我国季风区内降水量集中在___ ___季节;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___________ ___ 。(2分)
(3)我国季风区内降水和气温时间配合特点是 ,这种配合特点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好处 。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每小题3分 共9分)
材料一 下图为非洲略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 马赛人是东非最著名的一个游牧民族,一年中的游牧路线的最南端在坦桑尼亚的多多马(6°10′23″S,35°44′31″E),最北端在肯尼亚的基塔莱(1°01′N,35°00′E)。下表和下图分别示意多多马和基塔莱的气候类型和降水资料。

(1)说出非洲南部大陆东岸与西岸年均温的差异,并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3分)
(2)判断M地的气候类型并简要分析其成因。(3分)
(3)马赛人一年中游牧的位置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试分析其原因。(3分)
材料一 下图为非洲略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 马赛人是东非最著名的一个游牧民族,一年中的游牧路线的最南端在坦桑尼亚的多多马(6°10′23″S,35°44′31″E),最北端在肯尼亚的基塔莱(1°01′N,35°00′E)。下表和下图分别示意多多马和基塔莱的气候类型和降水资料。
| 气候类型 | 干季 | 湿季 |
多多马 | 热带草原气候 | 5~10月 | 11月~次年4月 |
基塔莱 | 11月~次年3月 | 4~10月 |

(1)说出非洲南部大陆东岸与西岸年均温的差异,并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3分)
(2)判断M地的气候类型并简要分析其成因。(3分)
(3)马赛人一年中游牧的位置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试分析其原因。(3分)
【题文】 “
” 是风向标符号,长线段表示风向,短线段表示风力大小。图甲和图乙表示世界某地区不同季节的风向情况。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小题2】图甲所示季节里( )


【小题1】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 B.温带海洋性气候 |
C.地中海气候 | D.热带季风气候 |
A.华北平原地区正在忙于收摘棉花 |
B.非洲热带草原的野生动物正在向南迁徙 |
C.美国东南部沿海飓风活动频繁 |
D.三江平原正在忙于播种小麦 |
【题文】下图中的四地代表拉萨、昆明、重庆和贵阳,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③地夏季气温最高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2】②地冬季气温最低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3】④地气候的主要成因是( )

【小题1】③地夏季气温最高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最低 | B.位于谷地 |
C.太阳高度角大 | D.距海洋近 |
A.地势高 | B.距冬季风源地近 |
C.纬度位置高 | D.太阳高度角小 |
A.西南季风的持续影响 |
B.森林覆盖率高 |
C.东南季风的持续影响 |
D.较低的纬度和较高的海拔 |
最新试题
- 1— Do you think you can repair the car by yourself?—______It"
- 2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处处充满着化学知识.(1)下图食物中,能提供大量维生素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2)加钙牛奶
- 3已知点P(-4,8,6),则点P关于平面xoy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A.(-4,-8,6)B.(-4,8,-6)C.(
- 4中国共产党某次代表大会决定“……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
- 5焦裕禄,这个永不褪色的名字,如一座丰碑,矗立在兰考,矗立在中国大地,矗立在亿万百姓心中。在焦裕禄、王进喜等民族脊梁的身上
- 6若与是同类项,则= .
-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文学史上的“风***”,指的是《诗经》中“国风”与屈原的《离***》,
- 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人们的集中居住地——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B.原始的氏族形式的居住地被称为聚落C.欧洲是
- 9面积一定的梯形,其上底长是下底长的12,且当下底长x=10cm时,高y=6cm.(1)求y与x的函数表达式;(2)当y=
- 10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
热门考点
- 1图甲中游标卡尺测长度时,可以准确到____________mm,读数为____________mm;图乙中螺旋测微器读数
- 2若,则( )A.B.C.D.
- 3Kobe _____ all players and _____ the first prize.A. wins…bea
- 4 已知是等差数列,,,则该数列的前10项和A.64B.100 C.110D.120
- 5若⊙O1和⊙O2的圆心距为4,两圆半径分别为r1、r2,且r1、r2是方程组的解,求r1、r2的值,并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
- 6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B.蜡烛受热熔化C.铁生锈D.铁铸成锅
- 7雨后的晚上,人在月光下行走,为了不踩到水坑里,人们根据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规律总结出,当迎着月光走时,地面发________
- 8己知:(x+1)(x2+mx+n)的计算结果不含x2和x项,求m、n的值.
- 9试做比较,并将下面的备选内容的序号填入恰当的空格中。①国家立法机关制定;②在校学生;③舆论、习惯、信念;④自然形成;⑤教
- 10材料一:近年来,中华大地喜事不断,神箭升天;蛟龙入海;GDP连年攀升,跃居世界第二;奥运、世博、经济论坛等国际重大会议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