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 【题文】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图,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题目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图,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
A.E处气温比H处高B.F处的高度可达60千米
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D.F处气压比G处低
【小题2】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答案
【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图,S线代表地球表面,根据箭头方向,E处海拔高,气温比H处低,A错。大气环流主要在对流层,顶部最大高度是17-18千米,F处的高度不可能到达60千米,B错。气流②只可能是南北方向运动 ,C错。F处海拔高,气压比G处低,D对。
【小题2】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环节①是在陆地上的大气降水,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A对。环节②是地表径流,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是热量、水分,B错。环节③海洋水汽蒸发,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升高,C错。环节④是水汽输送,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与海陆热力差异相关,D对。
考点:大气环流的基本原理,海陆间大循环的主要环节。
核心考点
试题【【题文】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图,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主要考察你对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题文】读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图中四条曲线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④年内温差越来越大
B.④→①年内温差越来越大
C.③的年内各月气温的变化最小
D.④的年内各月气温的变化最大
【小题2】我国某地(102°42’E ,25°04’N)海拔1891米,图中最能表示该地年内各月气温的曲线是 (    )
A.①B.②
C.③D.④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读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图示黄河段沿线年平均水温线是(   )
A.X1B.X2C.Y1D.Y2
【小题2】两河海拔2000—1000米河段水温变化幅度(   )
A.2月Y河小于X河B.2月Y河大于X河
C.7月Y河大于X河D.7月Y河与X河相近
【小题3】河流水温变化与其流径地区的气候相关,Y河甲河段冬夏水温差异小,因其穿行在(   )
A.横断山区B.太行山区
C.黄土高原D.四川盆地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读下面区域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能反映乙山脉形成的是下列哪幅图(   )

【小题2】有关甲处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沿岸暖流的影响
B.地中海气候——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C.热带沙漠气候——沿岸寒流的影响
D.亚热带湿润气候——季风环流的作用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与交通条件改善,我国居民避寒旅行逐渐增多。根据气象部门划分冷、暖、热的标准,取1月平均气温在10℃~22℃之间的地区为我国居民适宜避寒区。据此并读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适宜避寒区适合我国北方居民旅行观光的是(   )
A.新加坡城市花园景观B.巴西高原热带草原景观
C.成都平原的都江堰D.西双版纳热带风光
【小题2】图中适宜避寒区甲处的纬度位置低于乙处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甲处受更严寒的冬季风影响B.乙处受更暖湿的夏季风影响
C.甲处太阳辐射较弱D.乙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更显著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读下面某区域局部图和某日降水量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甲图所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
A.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广大
B.自然带为落叶阔叶林带
C.中小河流众多,水能资源丰富
D.土壤肥沃,黑土分布广
【小题2】有关该日降水形成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盛行西风带来海洋水汽遇到山地迎风坡的阻挡
B.夏季风带来暖湿气流遇到山地迎风坡的阻挡
C.东南信风带来海洋水汽遇到山地迎风坡的阻挡
D.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对流雨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