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 【题文】读下图(图中斜线部分表示黑夜,θ=23°26′)(14分)(1)据图判断日期大约是      ...
题目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读下图(图中斜线部分表示黑夜,θ=23°26′)(14分)

(1)据图判断日期大约是              前后,若G点地方时为14时,则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               ,纬度是                  。(2)图中E、F、H、G四地按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依次排列是                   
(3)按昼长由长到短的变化情况依次排列是                      
答案
【答案】
(1)6月22日   120°E   23°26′N
(2)H>E>F>G
(3)E>H>F>G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在赤道处晨昏线与经线夹角等于直射点纬度,θ=23°26′,说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大约在6月22日前后。若G点地方时为14时,F点时刻是18时,则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120°E。纬度是 23°26′N。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从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距离直射纬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读图可以判断,纬度相邻纬线间隔是20°。所以由大到小依次是H>E>F>G 。
(3)北半球夏半年,由北向南昼长依次变短,所以昼长由大到小依次是E>H>F>G。
考点: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晨练线。
核心考点
试题【【题文】读下图(图中斜线部分表示黑夜,θ=23°26′)(14分)(1)据图判断日期大约是      】;主要考察你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题文】如图所示,此时ABC弧线上的太阳高度为0°,某人正在距离B地正南方2 775 km的某地用肉眼观测北极星,观测到的北极星仰角为48度。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4分)

(1)某飞机从A地附近某机场飞往C地附近某机场,其最短的航线是             。(2分)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度)              (纬度)。(4分)
(3)A地此日昼长约             小时,日出时间是              (该地区时)。(4分)
(4)B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为             。(2分)
(5)此时东半球新的一天的范围比旧的一天             (大、小)。(2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晨昏线与北半球纬线圈相切于H点,读H点纬度的年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H点纬度变化与下列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
A.H点从①到②时,北京的昼长逐日变长
B.H点从③到④时,北京的昼长逐日变长
C.H点从④到⑤时,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D.H点位于①③时,全球昼夜平分
【小题2】当H点位于②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
B.晨昏线与地轴的线面角达到最大值
C.长江入海口的盐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D.从大西洋驶入地中海的客轮顺风顺流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读“两区域示意图”,回答下题。

【小题1】飞机从乙地沿着最近距离飞往甲地,其方向是  (   )
A.由西北向东南
B.由西南向东北
C.由东北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D.由东向西
【小题2】图示区域(   )
①甲城市临大西洋,乙城市临太平洋
②东西半球位置不同
③甲、乙两城市沿海海域的洋流流向不可能大致相同
④甲城市所在区域实际范围比乙城市大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读图,回答下题。

如果图是从极地上空所视地球的自转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转线速度甲地大于乙地
B.自转角速度甲地小于乙地
C.此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
D.此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傅科摆指仅受引力和吊线张力作用而在惯性空间固定平面内运动的摆。为了证明地球在自转,法国物理学家傅科(1819—1868)于1851年做了一次成功的摆动实验,从而有力地证明了地球是在自转,傅科摆由此而得名。假定在北极点放置一个傅科摆,初始时摆沿90°W和90°E线摆动。据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3小时以后此摆的摆动方向是 (    )
A.沿45°E~135°W摆动
B.沿45°W~135°E摆动
C.沿90°E~90°W摆动
D.沿0°~180°经线摆动
【小题2】下图是傅科摆所证明的地理现象,造成平直河道两岸冲刷与堆积(阴影部分为堆积物)的情况是(    )
A.甲B.乙C.丙D.丁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