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大气受热过程 >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1: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海陆昼夜增温、冷却的模拟实验,如图所示。材料2:图中甲为福建省 7 月气温分布图,乙为甲中B地年内...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1: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海陆昼夜增温、冷却的模拟实验,如图所示。

材料2:图中甲为福建省 7 月气温分布图,乙为甲中B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

(1)材料1实验说明了什么地理原理?(2分)
(2)说出材料2图中甲由 A 地经戴云山、 B 地到黄岗山一线的气温分布特点,并根据材料1的实验,说明A地气温比B地低的原因。(6分)
(3)福建省是我国的重点林区之一,森林消防工作已积累了许多经验。结合图乙分析,说出B地一年中森林防火的重点季节及理由。(4分)
答案
(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平原和内陆河谷地区气温较高,黄岗山和戴云山地区海拔高气温较低;A地处于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显著,夏季增温较慢,气温较低。
(3)秋冬。B地秋冬季节风干物燥,易引发森林火灾。
解析
本题考查热力环流原理及应用。第(1)题,沙石代表陆地,水代表海洋,两者昼夜温度差异说明了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第(2)题,结合等温线分析气温分布,结合海陆热力性质说明差异原因。第(3)题,森林因干燥可引发火灾,福建冬春降水较少,气候相对干燥,可能出现火灾。
核心考点
试题【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1: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海陆昼夜增温、冷却的模拟实验,如图所示。材料2:图中甲为福建省 7 月气温分布图,乙为甲中B地年内】;主要考察你对大气受热过程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该图中,①②两地纬度相同,海陆位置相近,各箭头表示不同的辐射形式。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若①②两地的相对高度为2 500米,则两地气温相差约
A.1.5℃B.2.5℃C.15℃D.25℃
小题2:如果②地云量增多,则A2与D2的变化表现为
A.两者均增大B.两者均减小
C.前者减小,后者增大D.前者增大,后者减小
小题3:①②两地热力状况比较可知
A.A1>A2B.B1>B2 C.C1<C2D.D1>D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北半球中纬度某地连续三天的天气状况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0月4日平均气温最高B.10月5日昼夜温差最大
C.10月6日最易出现霜冻D.10月5日恰逢台风过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高一学生实验小组,在模拟验证某地理原理时,采用下列做法:在一
个标有尺度的六面都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分别放置一个电炉(有导线连到柜外)和一大碗冰块在底部两侧。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的纸片A,在玻璃柜底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竖立的纸片B(如图)。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况,可以验证该原理。回答:

(1)以上实验要验证的是                          (地理原理)。
(2)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纸片A向         (填左或右)偏,    纸片B向    (填左或右)偏。
(3)在图中线段上用箭头画出电炉和冰块附近低处(B等高面)和高处(A等高面)之间空气的流动方向。(2分)

(4)运用该原理解释其存在对改善城市大气环境的影响.(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问题

小题1: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A.AB.BC.CD.D
小题2: 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是      
A.AB.BC.CD.D
小题3:根据大气热力作用中能量转换的过程,将图中字母所示现象按先后顺序排列
A.ABDCB.ABCDC.ACBDD.ACDB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深秋季节,我国北方农村用浓烟笼罩大白菜预防冻害,其主要原因是
A.浓烟吸收太阳辐射,使地面温度升高
B.浓烟反射太阳辐射,使大气温度升高
C.浓烟可阻挡冷空气前进,减少受害面积
D.浓烟吸收地面辐射,通过保温作用使地面温度升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