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城乡规划 > 下图表示我国西南某地区聚落分布景观。读图完成1~2题。1、左右两图所示聚落的分布特点,分别为[     ]A、左图—位于河流于支流的交汇地带,右图—依山而建,大...
题目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下图表示我国西南某地区聚落分布景观。读图完成1~2题。

1、左右两图所示聚落的分布特点,分别为[     ]
A、左图—位于河流于支流的交汇地带,右图—依山而建,大致沿等高线延伸
B、左图—位于港口附近,右图—位于林区的边缘
C、左图—位于交通线附近并沿交通线延伸,右图—依山而建,垂直于等高线延伸
D、左图—位于河流两岸,右图—位于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 2、左右两图所示聚落,受自然灾害危害较大的分别是[     ]
A、左图—干旱,右图—洪水
B、左图—洪涝,右图—滑坡
C、左图—泥石流,右图—地震
D、左图—地震,右图—干旱
答案
1、A
2、B
核心考点
试题【下图表示我国西南某地区聚落分布景观。读图完成1~2题。1、左右两图所示聚落的分布特点,分别为[     ]A、左图—位于河流于支流的交汇地带,右图—依山而建,大】;主要考察你对城乡规划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读我国某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A处聚落形态及形成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据图分析,与A处相比,B处聚落密度较___________,大致呈_____________状分布,分析 A、B、
     C、D四个聚落中______________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说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上图中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题为“古聚落和古建筑”的研究性学习,以下为该小组收集的材料。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古代聚落选址及建筑常考虑的一些原则,例如“攻位于汭”(汭:河水内湾 环抱处,为凸
              岸)、“坐北朝南”等,都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正确认识。
 材料二:我国古代聚落区位选址示意图及相关因素。

(1)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试从聚落安全、农业生产两方面分析古代聚落通常选择在“汭位”布局
         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利用气候有关知识解释我国东部地区房屋为什么是坐北朝南的建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凹岸在我国古代聚落选址中是不适合辟为住宅用地的,但现在我们发现伦敦、上海等一些港口
        城市最早往往在凹岸布局,试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在地形复杂的丘陵地区,村落的规模一般较大。 [     ]
题型:江苏会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认为人类文明经历了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历时数千年,第二次浪潮历时几百年,第三次浪潮可能只要几十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四大文明古国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1750年,欧洲总人口大约有1.4亿,占世界人口的比例19.2%,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65.8%。
              到1850年,欧洲人口数量几乎翻了一番,达到了2.66亿,占世界人口的比例22.7%,亚洲人口占
              世界人口比例63.9%。到1900年,欧洲人口达到4.01亿,占世界人口的比例24.9%,亚洲人口占
              世界人口比例58.3%。
(1)根据材料一归纳四大文明古国所处地理位置的共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会出现在上述地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柱状图表示材料二所反映的人口变化。

(4)结合图表指出这一时期人口变化的趋势,并说明造成欧洲人口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100多年前,远距离通讯主要通过信件和口信的方式;现在,一封电子邮件只要几秒钟就能发往世
         界各地;一本电子书可以存上相当于一个小型图书馆的资料。是什么技术引发了信息革命?你如何
         评价这场革命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上海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据以下史料,回答1—3题。
    《史记·五帝本纪》中写到:“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易经·系辞下》记载:“中日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1、史料中的“聚”“都”“市”均属于[     ]
A、乡村
B、城市
C、集市
D、聚落 2、人类之所以能在经历了百万年的游牧生活之后定居下来形 成“聚”“邑”“都”“市”,最基本的
    原因是 [     ]
A、人类社会的两次大分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B、为了繁衍后代
C、为了逃避自然灾害
D、为了防御外族的侵略 3、对聚落的外部形态有深刻影响的是[     ]
A、当地地形、气候等地理环境要素
B、居住在其中的人群种族
C、当地的风土民情
D、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欣赏水平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