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 如图是我国农牧用地过渡带分布图。读图完成问题。小题1:图中原过渡带和可能变化地区说明该地区土地利用的情形是      A.农业用地向牧业用地转变 B.牧业用地向...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如图是我国农牧用地过渡带分布图。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图中原过渡带和可能变化地区说明该地区土地利用的情形是      
A.农业用地向牧业用地转变
B.牧业用地向林业用地转变
C.牧业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
D.林业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
小题2:下列四项中与图中土地利用转变带来的影响无关的是
A.2003年春,汉城、平壤的沙尘暴天气
B.2000年冬季,该地区遭受雪灾袭击,灾情严重
C.辽河上游河水含沙量增加
D.黄河流域地区的洪涝灾害
小题3:该地区为发挥区位优势、发展经济,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A.开发该地区丰富的煤炭资源
B.增大牧场牲畜数量以增加牧民收入
C.改革耕作制度,提高冬春季农田作物覆盖率
D.建设人工草场,种植牧草

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B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小题1:我国农牧业过渡区,生态环境脆弱,随着人口增多,牧业用地转为农业用地。雪灾是天气现象,与人类活动关系不大。
小题3:增大牧场牲畜的数量会出现过度放牧而破坏草原植被,导致生态恶化。
核心考点
试题【如图是我国农牧用地过渡带分布图。读图完成问题。小题1:图中原过渡带和可能变化地区说明该地区土地利用的情形是      A.农业用地向牧业用地转变 B.牧业用地向】;主要考察你对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根据表1资料,回答问题。
表1   我国四省(区)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2006年)
省(区)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耕地面积(万公顷)
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
木林总蓄积量(亿立方米)

34.3
532.5
1865.8
15.8

53.5
1539.1
727.9
15.0

51.9
542.4
404.4
0.4

31.1
361.0
184.6
2.0
小题1:表1中①、②、③、④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
A.川、黑、苏、陇B.苏、川、陇、黑
C.黑、川、陇、苏D.陇、黑、川、苏
小题2:下列推理,其过程和结论正确的是
A.耕地面积①比②小,因此.山区面积①比②大
B.水资源总量②比③多,因此,年降水量②比③大
C.木材总蓄积量③比④少,因此,森林覆盖率③比④低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比③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
小题3: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地叙述.正确的是
A.①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
B.②省(区)东部是我国著名的棉花产区
C.③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三熟
D.④省(区)北部灌溉用水主要是地下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是黄河干流沿程年径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兰州至河口段水量变化的自然原因是
A.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量大B.农业引水灌溉
C.沿途植被覆盖好,河水下渗严重D.有支流汇入
小题2:在含沙量变化图中,正确反映黄河含沙量沿程变化的折线是
A.折线①B.折线②C.折线③D.折线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长江上游地区地形复杂,自然资源较丰富,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800~1600mm之间。根据所学知识和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共12分)
资料一:见图1。
资料二:见图2。
资料三:见图3。



(1)长江上游流域的优势自然资源有                     等。(3分)
(2)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是       ;在地形坡度
5°~25°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       。(4分)
(3)长江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       (多选题)。(3分)
A.植物种类增加
B.土壤肥力降低
C.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D.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
E.增加降水量,引发滑坡、泥石流
(4)为治理长江上游的水土流失问题,我国在此建设的防护林体系为                 。(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中国地理四大区域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该图所能反映的区域特征是
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区域内部的特性完全一致
C.区域的划分没有明确的指标
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小题2:关于b区域中松嫩平原和a区域中长江三角洲自然环境差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前者为温带季风气候,后者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B.前者大陆性较强,后者大陆性较弱
C.前者农作物生长期较长,后者生长期较短
D.前者雨热同期,后者雨热不同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4为“中国四季分配类型图”,读图回答

图例甲、乙、丙、丁代表的四季分配类型(①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②长冬无夏春秋相连③ 四季如春 ④长夏无冬秋去春来)依次是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①②④D.①③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