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 读我国甲、乙两区域略图,回答题。小题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我国甲、乙两区域略图,回答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小题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小题3: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
①多山的地形 ②干旱的气候 ③对外联系不便 ④生产方式落后 ⑤水资源短缺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C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由图可知,甲为新疆的塔里木盆地,该地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气温高时,冰雪融化量大,形成汛期,故C项错误;乙为海南岛,属于季风气候,夏季降水丰富,河流的水量大,形成汛期。
小题2:甲、乙两地分别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都具有夏季热量充足的优势;此外,两地的经济水平都不太高,劳动力价格较低,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小题3:直接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A、B两地都位于山区,因此对外联系都不便,再加上两地的生产方式落后,故制约了经济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根据图示的地理轮廓和重要的地理事物分布进行准确的经纬度定位,进而结合我国区域地理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等内容分析即可。注意比较分析。
核心考点
试题【读我国甲、乙两区域略图,回答题。小题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要考察你对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读下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示城市周围区域发展种植业的制约因素是
A.土壤肥力B.热量
C.水 源D.光照
30.小题2:与同纬度我国东部地区相比,图示城市附近地区
①年太阳辐射总量高   ②多大风
③水能丰富   ④森林分布广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沿106.5°E的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据图判断题。

小题1:图中山地②年降水量最多处位于   
A.山顶2900米处B.南坡海拔2200米处
C.南坡海拔2800米处D.北坡海拔2100米处
小题2:一月,④地气温高于①地的原因除纬度因素外,主要是因为④地 
A.海拔较低B.受冬季风影响较小
C.森林覆盖率高D.受夏季风影响较小
小题3:下列关于①地所处的地形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源条件不足
B.①地地形区属于地堑式构造平原
C.①地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D.①地不易出现土壤盐碱化现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题。

小题1:山脉①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A.东侧为华北平原,西侧为黄土高原
B.东侧为东北平原,西侧为内蒙古高原
C.东侧为内蒙古高原,西侧为东北平原
D.东侧为黄土高原,西侧为华北平原
小题2:山脉②两侧地形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A.东侧为水稻,西侧为谷子B.东侧为水稻,西侧为冬小麦
C.东侧为春小麦,西侧为水稻D.东侧为冬小麦,西侧为谷子
小题3:山脉④两侧分别属于
A.东侧属长江水系,西侧属闽江水系B.东侧属海河水系,西侧属黄河水系
C.东侧属珠江水系,西侧属长江水系D.东侧属闽江水系,西侧属长江水系
小题4:关于四条山脉共同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四条山脉都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B.四条山脉都位于两省交界处
C.四条山脉的东南侧降水比较丰富D.四条山脉两侧的农业类型都不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洞庭湖面积日渐缩小的主要原因是
A.入湖河流上游森林被伐,泥沙带入湖中淤积B.入湖的河流水量较少
C.洞庭湖流域年降水量减少D.大量抽水灌溉农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E纬线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单位有
A.山东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
C.辽宁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江苏省、河南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