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规划的“广佛肇”、“珠中江”和“深莞惠”三个经济圈如下图:材料二:国家海...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规划的“广佛肇”、“珠中江”和“深莞惠”三个经济圈如下图:

材料二: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在广州发布《2009年南海区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广东沿海3个海洋生态监控区全部处于不健康或者亚健康状态。

(1)《规划纲要》把广州佛山和肇庆规划为一个经济圈的原因是什么?
(2)广东按照十一五规划“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发展动力,努力当好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的总体要求,应加快哪些方面发展?
(3)从材料二图可推知,最为污染严重的海域是          ,污染源来自              ,制成此图主要运用哪些地理信息技术                  
(4)概述珠江口海域生态监控区连续5年处于不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
答案

(1)广州、佛山、肇庆山水相连,经济社会联系密切;经济互补性非常强;为广佛两市产业转移提供更广的空间,促进广佛两市产业结构优化和整体实力的提升;扩大广佛同城化及广佛都市圈的效应和辐射影响;有利于为肇庆创造良好的发展机遇,融入珠三角核心区,承接广佛两市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吸纳生产要素向肇庆集聚,从而加快肇庆的发展,缩小与珠三角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
(2)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经济国际化和体制创新;加快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建设绿色广东;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3)珠江口;沿海城市工业和市政排污、河流携带入海的污染物等陆源污染物;RS和GIS
(4)污染加重;天然海岸被大量人工岸线取代;红树林被破坏等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题从广州佛山和肇庆它们之间的距离、经济发展的互补性、产业转移等方面去回答。第(2)题结合“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科学发展观”等提供发展方向。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自主创新能力;经济体制的创新;城乡协调发展;和谐社会的建设;绿色环保建设等。第(3)题读图例可知:最为污染严重的海域是珠江口;污染源主要是沿海城市工业和市政排污、河流携带入海的污染物等陆源污染物;所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主要获取污染海域的信息,然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处理,制成所需要的图示。第(4)题珠江口海域因污染加重;天然海岸被大量人工岸线取代;红树林被破坏等,所以处于不健康状态。
点评:本题考查珠江三角洲地区划分为同一经济圈的原因及发展方向、沿海海域的污染状况,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理解经济圈的含义及划分的意义,会结合图示判断海域的污染状况,进而判断污染源,掌握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特点。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规划的“广佛肇”、“珠中江”和“深莞惠”三个经济圈如下图:材料二:国家海】;主要考察你对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下列是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材料。据此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示意考察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二 M、N城均为历史文化名城。《资治通鉴》称 M 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闾阎相望,桑麻翳野”。201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N 城设立经济特区(范围包括 N 城及其西部口岸)。

(1)描述M城气候特征。(7分)
(2)指出M城成为古代著名集镇的有利自然条件。(8分)
(3)简析从“丝绸之路”到“亚欧陆桥”交通运输方式转变的原因。(10分)
(4)分析N城设立经济特区有利的社会经济原因。(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是我国30°N附近地形剖面及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剖面线上,东、西部年平均降水量的差异是_______ ,其主要影响因素有______、______。(3分)
(2)剖面线上,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相比,年太阳总辐射量较低的是_______ ,原因有_______________。(3分)
(3)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 ,发展该农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 。(4分)
(4)你认为拉萨河谷地种植水稻是否可行?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左图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右图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1)指出图7中P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6分)
(2)贺兰山被称为银川平原的“守护神”,分析其原因。(6分)
(3)指出自贺兰山至黄河不同地域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类型。(8分)
(4)近年来,宁夏在银川平原打造枸杞特色农产品产业带。试推断其依据。(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巴西盛产甘蔗,产量居世界首位。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巴西甘蔗产量达5.6亿吨,其中一半以上用于生产乙醇,是世界第二大乙醇生产国,该国近半数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图为巴西及周边区域图。

(1)分析巴西大量生产乙醇的主要原因。(6分)
(2)有人建议我国借鉴巴西的经验,以甘蔗或粮食作原料生产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试分析其利弊。(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茶树适宜生长在温度为10-35℃,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空气湿度较大,坡度和缓,排水条件良好的地区。
(1)图中所示甲、乙两地区,最适宜茶树生长的是_______。你是依据图中哪些信息判断的?请列举两条并说明。(9分)
近些年,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务工的外来人员约30%来自安徽省。
(2)请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吸引大量安徽人前来务工的主要原因。(6分)
为了促进我国沿海地区外贸加工等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国家在安徽省的长江沿岸城市设立了产业转入示范区。
(3)外贸加工等产业的转入,会给这些城市的产业发展带来哪些好处?(6分)
安徽省南部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等美景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
(4)游客怎样才能观赏到图所示的黄山云海?请你提出两条建议。(6分)
(5)观景时,导游要求游客站在观景台上,除了方便观景,还有什么原因?(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