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 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日本与新西兰的地理特征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所处的南北半球不同,但都位于东半球B.两国的气候都具有海洋性特征C.两国均以...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日本与新西兰的地理特征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所处的南北半球不同,但都位于东半球
B.两国的气候都具有海洋性特征
C.两国均以平原地形为主
D.日本的面积小于新西兰
小题2:日本农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而新西兰则以大牧场放牧业和混合农业为主,导致这种差异的因素主要是
A.气候B.地形C.技术D.市场

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 20°以东是东半球,读图可知日本位于东半球,新西兰位于西半球A错误;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新西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B正确。两国地形以山地为主,C错误;日本面积大于新西兰,D错误。
小题2:日本是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种植业的发展,新西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多雨,多雾,日照少,不利于谷物的种植,但适于多汁牧草的生长,所以A正确。
核心考点
试题【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日本与新西兰的地理特征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所处的南北半球不同,但都位于东半球B.两国的气候都具有海洋性特征C.两国均以】;主要考察你对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图表材料,结合学习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图。图示地区是世界优质天然草场分布区,A城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牛肉出口港口。

材料二:A城市气温、降水资料
城市
年平均气温
最热月平均气温
最冷月平均气温
年平均降水量
A市
16.6℃
23.6℃
10.8℃
970毫米
(1)分析图示地区形成天然草场的原因。(9分)
(2)说明A市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牛肉出口港的原因。(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三个地区农业资料。读图,回答题。

小题1:有关三个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为商品谷物农业B.②为季风水田农业
C.③为混合农业D.三地的商品率都很高
小题2:根据图中信息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市场适应性差B.②科技水平低
C.③生产规模小D.①②机械化水平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土壤不同B.热量不同C.降水不同D.地形不同
小题2:下列能够正确体现乙图所示区域的特征的项目是
①有广泛分布的黑土   ②雨热同期,大陆性气候稍强   ③水稻土 ④水田
⑤水稻种植业   ⑥综合性工业基地   ⑦重工业基地   ⑧旱地耕作业
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⑤⑥⑦⑧D.②⑦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某调水工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对图中地理事物的判断,正确的是
A.A线的数值大于B线B.图中山脉是武夷山
C.此调水工程是东水西调D.受到寒流影响
小题2:关于C区域描述正确的是
A.灌溉水源充沛,是著名的商品谷物农业区
B.该地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C.羊毛是该地出口的主要农产品之一
D.该地的农事活动有轮荒现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图甲和图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图甲和图乙中的阴影部分表示世界上两个著名的传统工业区,它们在19世纪中后期发展工业所拥有的共同区位优势是________资源和水资源丰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工业区在自然带上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所在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都是_______________业。图_______(填“甲”或“乙”)所示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更高。
(3)20世纪60年代以后,这两个地区都进入了区域发展的________阶段,区域内资源短缺、________________、土地和劳动力成本偏高。区域面临着_______________、人口减少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4)面对困境,两地都采取了发展科技、改善交通条件和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使得区域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推动了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两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内容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大力发展____________和高新技术产业,③重视___________产业的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