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城市与地理环境 > 读图,回答问题。(10分)(1)该地区城市分布密集,从自然地理区位分析,主要受        、        等因素的影响较大。(2分)(2)从1985年到2...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该地区城市分布密集,从自然地理区位分析,主要受        、        等因素的影响较大。(2分)
(2)从1985年到2000年,该区域城市发展的显著变化有                      。推动该地区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是           。(4分)
(3)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大力发展之时,发达国家部分地区却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试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
答案
(1)地形  气候  河流 水源(任答2点得2分)
(2)城市数量增多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 形成城市带(群)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增加(任答3点得3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1分)
(3)①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要求提高,城市中心环境质量下降,而乡村和小城镇环境质量好;
②乡村地区和小城镇的各种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达到现代人们生活的要求;
③高速公路及地铁等现代交通设施出现,人们能方便快捷地往返。(任答2点得4分)
解析
长三角地区地形低平、气候暖湿、河流水源充足及交通便利,利于生产、人口密度大,所以聚落增大成为众多的城市。1985年至2000年城市数量增多、形成城市群带等,主要原因是区域经济发展快,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开始早,郊区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所以部分拥挤在闹市中的中高收入者到郊区居住生活。
核心考点
试题【读图,回答问题。(10分)(1)该地区城市分布密集,从自然地理区位分析,主要受        、        等因素的影响较大。(2分)(2)从1985年到2】;主要考察你对城市与地理环境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日常的活动空间大体可分为居住、工作、休闲三类,每一类活动空间的规模都与当时的社会经济规模相关。该图表示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向后工业时代演化过程中,居住空间、工作空间、休闲空间的变化模式。你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休闲空间可能出现的变化是
A.规模逐渐变小 B.逐渐与居住空间分离
C.逐渐与工作空间融合 D.种类日趋单一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城市发展模式图,回答14~15题。

小题1:能正确反映城市发展一般过程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下列因素与郊区城市化的形成无关的是(  )
A.郊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B.城市居民追求更好的环境质量
C.农业现代化使农业人口逐渐减少,城市人口增加
D.城区与郊区交通网络更加便捷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 世界银行和世界货币组织1997年年会发布的《碧水蓝天——展望21世纪的中国环境》的研究报告中称:“从1995年到2020年,最大城市的大气质量总体有所改善……”
材料二 据国内15个城市轨道交通规划,2010年,我国新建轨道交通项目总长度近1 300千米,北京、上海、广州三座城市规划以每年40千米的速度建设轨道交通项目。
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正致力于改善在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是( )
①大气污染 ②绿地面积少 ③交通拥挤 ④就业困难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是“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建设规划图”,其中正确的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①乡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②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
③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没有乡村快;
④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