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 (20分)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城市的 “空心”现象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区迁移,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分)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城市的 “空心”现象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区迁移,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在郊区构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且在老城区和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
材料二 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图甲)和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图乙)。


(1)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图甲和图乙中的               等国家,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           ,分析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2)有关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正确的说法是(双选)(   )
A.是社会生产力退化的表现
B.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
C.是城市化发展的继续
D.是大量非农业人口转化为农业人口造成的
(3)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城市化水平可以体现           水平,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促进。
(4)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发达国家城市化处于城市化发展的               阶段,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处于城市化发展的               阶段。
(5)美国洛杉矶城区分散,占地面积广,“空心”现象严重,分析其今后发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

(1)英国   美国   日本   逆城市化现象(4分)
原因:交通和通信的现代化,缩短了城市与郊区之间的距离;用地紧张,地价上涨;城市人口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新商业区在郊区发展,为居住在郊区的人们提供了便利的服务。(6分,答对3点即可满分)
(2)BC(1分)
(3)社会经济发展水平(1)     (4)后期    中期(加速)(2分)
(5)节约用地;合理布局;改造老城区;优化环境(6分,答对3点即可满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材料一所述现象是郊区城市化到逆城市化现象,这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是城市化过程的一个阶段,主要是因为交通和通信的现代化,缩短了城市与郊区之间的距离,城市内用地紧张,地价上涨,城市人口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新商业区在郊区发展,为居住在郊区的人们提供了便利的服务。导致人口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出现负增长,这种逆城市化现象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日本等
(2)结合前面分析,逆城市化是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是城市化发展的继续。所以BC对。逆城市化不是生产力的倒退,也没有城市人口转变为农业人口,A、D错。
(3)城市化水平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4)城市化初期是缓慢增长,中期城市化发展处于(加速)阶段,城市化速度 快,后期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化水平更高,增长较慢。
(5)针对洛杉矶城区分散,占地面积广,可以采取节约用地,合理布局等措施。城市“空心”严重,是老城区的环境质量,基础设施差造成的,所以要改造老城区,优化环境。
核心考点
试题【(20分)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城市的 “空心”现象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区迁移,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主要考察你对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抚养比是区域内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读我国及甲省抚养比统计表回答下列问题。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总抚养比
34.3
34.3
31.2
32.3
30.6
31.4
30.1
30.4
30.6
少年儿童抚养比
23.8
23.8
20.6
21.1
18.9
18.6
16.4
16.5
15.7
老人抚养比
10.5
10.5
10.6
11.2
11.7
12.8
13.7
13.9
14.9
全国
平均
水平
总抚养比
42.9
43.6
41.7
40.5
38.6
40.1
38.3
37.5
36.7
少年儿童抚养比
32.7
32.3
30.2
28.6
26.8
27.4
25.6
24.6
23.7
老人抚养比
10.2
11.3
11.5
11.9
11.8
12.7
12.7
12.9
13.0
小题1:甲省区总抚养比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因为 
A.养老体系完善,劳动力抚养负担小
B.该地区经济落后,劳动力力迁出
C.老年人口的死亡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
D.社会经济较发达,生育率偏低
小题2:关于我国抚养比变化产生的影响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总抚养比过高,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用工紧张
B.老龄人口抚养比较快增长,社会养老负担重
C.总抚养比将快速下降,利于经济的迅速发展
D.总抚养比偏高,改变职业构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省委党校科社教研部教授高莉娟博士认为,这一政策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完善,是适应人口发展新形势、合乎民意的重大举措。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的主要依据是
A.0~14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B.15~64岁人口比重有所下降
C.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D.人口数量持续减少
小题2:图乙中,能够反映我国2010年人口年龄构成的是
A.①点B.②点C.③点D.④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人口负担系数也称抚养系数,是指人口总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用百分比表示 (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下图为“我国人口负担系数变化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阶段劳动力充足
B.B阶段人口负担下降主要是因为我国的经济水平大幅度提高
C.C阶段劳动力数量先下降后上升
D.D阶段人口老龄化很严重
小题2:针对我国现阶段人口负担情况,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放开二胎政策,鼓励生育
B.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就业机会
C.大力发展高能耗产业,促进经济发展
D.增加教育投入,减少社会养老支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生育率是指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妇女或育龄妇女的实际生育水平或生育子女的数量;抚养比是指在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读“韩国历年生育率和抚养比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逻辑推理不正确的是
A.社会经济发展——生育观念转变——婚育年龄推迟——生育率下降
B.社会经济发展——养育成本提高——生育意愿降低——生育率下降
C.社会经济发展——儿童抚养比下降——生育率下降——老年抚养比上升
D.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进步——人均寿命延长——老年抚养比提高
小题2:参照韩国人口增长规律,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有效途径是
A.大量向外移民B.加强人口普查
C.快速发展经济D.搞好宣传教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刘易斯拐点”是指劳动力由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新就业人口主要集中在20~39岁年龄段。下图为我国劳动力数量变化及预测情况,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开始出现“用工荒”的时间拐点大致是    
A.2002年B.2007年C.2012年D.2020年
小题2:针对“刘易斯拐点”的出现,我国政府应  
A.继续实行严格的低生育政策
B.加大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技能
C.鼓励大量外资企业的入驻
D.增加对企业的补贴,提高劳动者工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