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 下图是某地气温年较差(单位:℃)图,读图回答1、2题。1.关于图示地区气温年较差空间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南向北增大B.平原地区小,高原、山地...
题目
题型:模拟题难度:来源:
下图是某地气温年较差(单位:℃)图,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示地区气温年较差空间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南向北增大
B.平原地区小,高原、山地大
C.由西向东增大
D.由沿海向内陆、由低纬向高纬增大 2.由图中数据可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A.大陆西岸的降水量多于东岸
B.大陆东岸的森林覆盖率大于内陆
C.大陆西岸的海洋性强于东岸
D.大陆东岸河流结冰期小于内陆
答案
1.D
2.C
核心考点
试题【下图是某地气温年较差(单位:℃)图,读图回答1、2题。1.关于图示地区气温年较差空间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南向北增大B.平原地区小,高原、山地】;主要考察你对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贺兰山和银川平原是沙海中的“绿岛”和“绿洲”。读下图,回答1—2题。

1.贺兰山成为“绿岛”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强,热量充足
B.地形抬升,降水较多
C.冰川融水多,水源充足
D.土层深厚,植被茂密 2.银川平原的形成原因是 [     ]
A.地壳下沉,风力沉积
B.断裂下沉,冰川物质堆积
C.地壳抬升,河流侵蚀
D.断裂下沉,黄河泥沙沉积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乘坐火车从芜湖至北京,沿途看到的自然植被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水分
B、土壤
C、热量
D、地形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有关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的地区存在差异性,有的地区不存在差异性
B、同一自然带内不存在差异性
C、不同的空间尺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D、只存在大尺度范围的地域差异,不存在小尺度范围的地域差异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读右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英文字母代表的自然带:
    A___________带;B____________带;C____________带;D____________带。
(2)图中E带与B带相似,F带与C带相似,G带与D带一致。这种分布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___地带性分布规律。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古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古诗不仅诗句优美,表达作者情感丰富,同时还蕴含着科学知识。根据地域分异规律的知识及图,回答(1)——(2)题。

(1)“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其中描述的现象 [     ]
    A、反映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是两地水分差异造成的
    C、是由于流经两地的河流不同造成的
    D、是一种地方性分异规律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从地理角度理解[     ]
    A、说明了冬季风到达不了玉门关
    B、反映了从沿海到内陆水分条件的差异
    C、反映了玉门关的热量条件不适合杨柳种植
    D、反映了玉门关以西绝对无杨柳生长
题型:0108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