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等值线图 > “入秋日”是指日均温连续5天小于等于22°C时的第一天。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入秋日等时线,读图回答1—2题。1、形成K、F两地入秋日时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题目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0128 模拟题
“入秋日”是指日均温连续5天小于等于22°C时的第一天。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入秋日等时线,读图回答1—2题。

1、形成K、F两地入秋日时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大气环流
D.地形2、下列关于K地区地理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高坡陡,地势起伏大
B.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热量充足
C.气温低,牧草矮,生态环境脆弱
D.积雪冰川多,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
答案
1、D
2、C
核心考点
试题【“入秋日”是指日均温连续5天小于等于22°C时的第一天。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入秋日等时线,读图回答1—2题。1、形成K、F两地入秋日时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主要考察你对等值线图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读某地区地形图,回答1—3题。

1、图中断崖m的相对高度[     ]
A.等于山峰K与山峰j的高差
B.大于山峰K与山峰j的高差
C.小于山峰K与山峰j的高差
D.是山峰K与山峰j的高差的3倍2、有关图示区域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B.深受湿润的西风影响,气候温湿
C.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D.境内多内流河、内陆湖3、有关M、N两地的比较,正确的叙述是[     ]
A.N地的水土流失比M地更严重
B.N地的风力常常大于M地
C.N地比M地更适合种植粮食作物
D.N地比M地正午气温更高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图,某地区地形图,回答1~3题。

1、图中断崖m的相对高度 [     ]
A、等于山峰K与山峰j的高差
B、大于山峰K与山峰j的高差
C、小于山峰K与山峰j的高差
D、是山峰K与山峰j的高差的3倍2、有关图示区域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B、深受湿润的西风影响,气候温湿
C、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D、境内多内流河、内陆湖3、有关M、N两地的比较,正确的叙述是 [     ]
A、N地的水土流失比M地更严重
B、N地的风力常常大于M地
C、N地比M地更适合种植粮食作物
D、N地比M地正午气温更高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南极洲的等温线图,分析回答1—2题。

1、南极洲的等温线大致呈同心圆状分布,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洋流
C.太阳辐射
D.大气环流2、南极大陆周围海域海冰覆盖面积年变化很大,其覆盖面积最大的月份应为[     ]
A.2~3月
B.8~9月
C.11~12月
D.6~7月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山区地形图。读图,完成1~2题。

1、甲地和乙地的相对高度为[     ]
A、100~300米
B、200~400米
C、300~500米
D、400~600米2、A山顶位于B山顶的方位为 [     ]
A、西北
B、东北
C、西南
D、东南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下图示意1961~200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我国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是

[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2、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     ]

A.纬度高
B.植被少
C.地势高
D.云雨少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