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地图 > 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8分)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图(单位:m)及冬半年天气系统示意图。材料二  1961年至1990年成都与上海有关气象资料地点气...
题目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图(单位:m)及冬半年天气系统示意图。

材料二  1961年至1990年成都与上海有关气象资料
地点
气候资料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平均气温(ºC)
5.5
7.2
11.6
16.5
21.0
23.5
25.2
24.9
21.0
16.9
11.8
7.1
日均日照(h)
2.2
2.1
3.1
3.8
4.2
4.3
4.8
5.3
2.7
2.1
2.0
1.9


平均气温(ºC)
3.7
4.6
8.5
14.2
19.2
23.4
27.8
27.7
23.6
18.3
12.4
6.1
日均日照(h)
4.4
4.2
4.5
5.1
5.6
5.4
7.5
7.8
5.4
5.2
5.0
4.8
材料三 “天府”在人们的印象中是“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谨”。2008年2月,由《中国国家地理》举办的“新天府”的评选中,成都平原排名榜首,从而把“天府”的称号持守了2300多年。
(1)说出图中所示地区地形 的主要特征。(4分)
(2)冬半年,A城市常为阳光明媚、温暖如春的天气,而B城市则常常是低温阴雨天气。结合材料一简析原因。(6分)
(3) 依据四川盆地(如成都市)气温年较差比同纬度的沿海地区(如上海)小的特点,有专家认为,四川盆地表现出了一定的海洋性气候特征。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简析成都气温年较差比上海小的原因。(10分)
(4) 结合材料三,简述成都平原能把“天府”的称号持守了2300多年的原因。(14分)
答案

(1)山地、高原为主(云贵高原);(2分)地势西北高,东南低。(2分)
(2)A地位于锋面西侧(西南),受暖湿气流(暖气团)控制;(3分)B地位于锋面的东(东北)侧,受北方冷气团控制。(3分)
(3)北有秦岭、大巴山等高大山脉阻挡,(2分)冬季风影响小;(2分)成都一月均温高于上海,(2分)
7月,成都受西南季风、东南季风的影响,阴雨天多;(2分)月均日照时数比上海少,故平均气温比上海低。(2分)
(4)气候温暖多雨(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2分)地形平坦,(2分)土层深厚,土壤肥沃;(2分)河流多,灌溉水源充足;(2分)都江堰水利工程,减少旱涝灾害;(2分)农业发达,物产丰富;(2分)开发历史悠久。(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地形特征从地形分布和地势起伏分析,观察等高线数值分布及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云贵高原,东南1000米左右,从东南向西北数值增加,说明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势东南低,西北高。
(2)该地为云贵高原,A位于云南省,B位于贵州省,受准静止锋影响;因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受地转偏向力影响,B为东北风,受冷气团影响,气温低;A位于锋面西南,受暖气团影响,所以冬半年A、B天气现象不同。
(3)气温年较差小,说明冬季成都气温比上海高,夏季比上海低,分析哪些因素使成都气温出现这样的变化;四川盆地北部有秦岭和大巴山的存在,阻挡冬季风;夏季盆地地形多雨多雾,光照时数低于上海,气温比上海低。
(4)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农业发达,农业布局因素从以下几方面分析:①地形;②气候;③土壤;④水源;⑤农业基础;⑥水利工程对旱涝灾害的影响等。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为紫色土,肥力较高;河流多,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都江堰减轻旱涝灾害。
核心考点
试题【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8分)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图(单位:m)及冬半年天气系统示意图。材料二  1961年至1990年成都与上海有关气象资料地点气】;主要考察你对地图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右侧气候资料分别表示A、B两地中的某一地。读图完成(1)~(3)题。

(1)比较A、B两地候特征的主要差异。(8分)
(2)多瑙河a河段春季常出现洪水,试分析原因。(12分)
(3)多瑙河已成为沟通北海与黑海的重要航线,但多瑙河三角洲却没有形成重要的港口城市,试分析原因。(12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图为雅鲁藏布江局部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图中甲岛为一江心洲,其与图中最高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A.1210mB.830mC.610mD.430m
小题2:关于图中河流描述正确的是(   )
A.河流地处亚热带,无结冰期
B.图中河段流速较慢
C.图中河段航运价值较大
D.该河最终流入湄南河
小题3:此地种植业生产较周边地区发达,其主要自然条件是(   )
A.地势较高,生长期长,作物品质优良B.光照丰富
C.积温较高D.人口稠密,劳动力较丰富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四川盆地城市密度与重庆CBD分布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二山皆为重庆附近山脉,其海拔高度与年降水量相差不大,但甲山山谷常年多水,而乙山山谷常年少水,试从左图中分析其差异的形成原因。(8分)
(2)简述左图中等城市的分布规律,并说明城市规模与数量的关系。(4分)
(3)分析重庆城市形态的形成原因。(6分)
(4)根据重庆的发展可以推测,其主要的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A—D中      点,说明判断依据。(8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某岛国等高线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题。

该岛国人口较为稠密的地区是
A.①B.②C.③D.④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2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是世界某区域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图乙是该区域部分地区等高线和附近海域简图。

(1)据图描述图示区域的气温特征。(6分)
(2)读图乙,指出该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说出你的推断理由。(8分)
(3)图乙中的M地区玉米种植业发达,据图分析其优势自然条件。(6分)
(4)据图甲、图乙信息推测洋流对东、西两岸哪一侧地理环境的影响更大,并说明你的判断理由。(4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