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我家养了一只小花猫,我们叫它小花,它活泼又漂亮。你瞧,它那圆圆的脸上,一双大眼睛闪着绿光,小巧的嘴边还神气地竖着几根胡子。它全身长...
题目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我家养了一只小花猫,我们叫它小花,它活泼又漂亮。你瞧,它那圆圆的脸上,一双大眼睛闪着绿光,小巧的嘴边还神气地竖着几根胡子。它全身长着灰褐色的毛,还均匀地夹着白色斑纹。它翘着棉条似的尾巴,真惹人喜爱!
  邻居家也养了一只猫,我可不大喜欢它。喏,一张尖尖的脸,大嘴巴旁边还有一撮最歪毛。除了和小花一样明亮的大眼睛,全身上下没有一处让人看得上眼。它的性情非常古怪,每天早上躲在墙角洞口东张西望,不知道搞啥名堂。一次,我想摸它,反被它咬了一口。从此,我恨透了它,见到它就打,可这家伙特别机灵,老远见了我就一缩尾巴逃得无影无踪,真气人。
  我越讨厌邻居家的猫,就越喜欢小花,常常省下好吃的东西喂它。我爸爸叫我别惯坏了它,要不然,它长大了连老鼠都不会捉。我嘴上不吭声,心里却说,哪能呢,小花从小就这样伶俐,长大了准是捕鼠能手。
  可是谁能想到,事情竟让爸爸说中了,那天,邻居叔叔放出铁笼中的小老鼠让小花捉。a小花竟像在恶狼面前的绵羊一样,先是用脚顶住地面,身子死命后退,后来干脆狼狈逃跑,在场的人哄堂大笑。b这时邻居家的猫不知从哪里窜来,像离弦的箭扑向老鼠,接着是老鼠的惨叫……
  从此,我再不追打邻居家的猫了,也不再娇惯小花了,每当小花缠我的时候,我就说:“去,学抓老鼠去!”
1、作者采用_________________手法写两只猫,通过比_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__,写出它们的特点。
2、上述文字在状物中倾注了作者的感情,对自家的小花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对邻居家的猫则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后来通过捕鼠一事,作者改变了态度。
 3、文中加点的“机灵”和“伶俐”能否互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划线的a和b两句都是______________修辞句,它们分别形容什么?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对比;外形;性格;本领 
2、溺爱;骄惯;讨厌;憎恨 
3、不能。“机灵”指聪明灵活,反应快。而“伶俐”只是指中看,好玩而已。 
4、比喻。a形容作者小猫的胆怯无能;b形容邻居小猫的速度快。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我家养了一只小花猫,我们叫它小花,它活泼又漂亮。你瞧,它那圆圆的脸上,一双大眼睛闪着绿光,小巧的嘴边还神气地竖着几根胡子。它全身长】;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佐茶的鱼

   很多人都知道马祖生产一种细小的香鱼,用辣椒炒来佐饭很开胃口,我们泾县也产这种鱼,体积还要小些,名叫琴鱼,传说西汉炼士琴高,选了泾县北门外一处山明水秀的地方烧丹炼药,丹成,便羽化而登仙,临上天时,感念这处地方的水质太好,应有所报答,于是顺手把药罐子里的药渣撒向河中,便化作尾尾红色的小鱼。这种小鱼便是泾县琴溪有名的琴鱼。神话归神话,鱼却是一味上品,据说以前曾作贡品,其名贵可以想见,但这种琴鱼可不是用来当菜佐饭的,那未免猪八戒吃人参果--有点太糟蹋东西了。
  江南人嗜饮茶,泾县白山出产一种名贵的茶叶,泡在杯中颜色便转成白的,这是泾县的白云茶。
  有好的茶叶必须配上好泉水,那才相得益彰,而琴溪的水恰是上等好水,两种好东西配在一起,便变成无上妙品。路过琴溪的人,事先都要携带一个毛竹筒,以便装些溪水回去孝敬年老爹娘。但是这还不够完美,最完美的必须在饮早茶时,配上一小撮琴鱼。祖父起身很早,他必定先到河边柳林中打完一趟太极拳回来才饮早茶,饮早茶时必定配一小碟琴鱼和一大碟子桂花酥糖,姑姑在家已经为他老人家准备妥当了的。
  祖父吃琴鱼,是用大拇指和食指去“钳”。每次只限两条鱼,我说爷爷好小气,他老人家笑笑说:“这东西比鸦片还贵哪!”
  贵还在其次,还难买。琴鱼是论两论钱不论斤的,因为琴鱼产量少,很难捕到。我11岁时离家赴宣城当学徒,曾经过琴溪,因为等渡船,顺便看当地人用网捕鱼,每次收网,总不过一二十尾,不够铺满一只手掌心的,因为稀少,所以贵,因为有神话,其味又鲜美,所以名贵。名贵也者,定有很多道理也。
  祖父的早茶在地方上很有点名气,有事来需求的一定在早晨赶来,因为早晨时候,祖父的心情最好,几乎有求必应,到晚上来就不见得了。
  琴鱼未必每早必有,因为有时候有钱也买不到,但桂花酥糖则从未缺过,因为制酥糖的是官庄的玉成轩糕饼铺。我家吃饼、送礼祖父必指定这个字号,道理我不知道。但别人家却对我祖父的嗜好摸得很清楚,过年过节,送来的四色礼,一定是桂花酥糖、雪片、蜜枣和绿豆糕。因为酥糖是黄色的,雪片是白色的,蜜枣是红的,绿豆糕是绿的。我忘记到了冬天,绿豆糕该换哪一样了。
  我自小跟祖父学着饮早茶,只学会了吃桂花酥糖,饮茶则一如牛饮,不辨其味。
  台北衡阳路采芝端和成都路的老天禄,都卖桂花酥糖,包装得很精美,但吃后粘牙。如今我已好多年不曾“粘牙”了,不知道品质改良了一些没有。
1.文章第①自然段引用传说,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描写祖父吃琴鱼时的情景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路过琴溪的人,都要携带一个毛竹筒,装些琴溪水回去孝敬老爹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琴鱼价钱贵,还难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别人过年过节送给祖父什么礼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尾处作者为什么好多年不曾“粘牙”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好一个安塞腰鼓!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1、请找出文中的六组意义相反的词,说说这些词语意在突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面的文字写出了安塞腰鼓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从对这些特点的描写中,可以看出安塞人具有_____________的性格。
3、文中划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说安塞人腰鼓锤起来“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发挥你的想象力,再造一个:......一样,是......“这样的句子,来描写安塞腰鼓锤起来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比较阅读甲、乙文,完成1—7题。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朱自清《春》)
  背阴的岩下,积雪不管立春、春分,只管冷森森的没有开化的意思;是潭、是溪、是井台还是泉边,凡带水的地方,都坚持着冰块、冰砚、冰溜、冰碴……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针扎。(林斤澜《春风》)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酝酿(  ) 应(  ) 呼(  )
2.甲文画线诗句出自_____________。
3.甲文划线词“卖弄”,从感情色彩上看,原来是_______词,在文中属于________词。乙文中划线词“开化”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样写春风,但两文选择的描写对象不同。说一说各写了哪些景物?(各不少于4种)。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文都从视觉、听觉、触觉对春风进行了多角度描写。请指出下列句子或词语分别从什么感觉器官来描写?
  甲文: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
     ②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
     ③(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乙文:④“扑”、“漫”、“插”、“灌”等动词。
     ⑤呜呜吹号,哄哄呼啸。
     ⑥扑在人脸上,如无数针扎。
  从视觉上写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听觉上写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嗅觉上写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触觉上写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地点上看,甲文描写是___________的春风,乙文描写是__________________的春风。
7.甲文表现的春风的特点是___________,乙文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济南的冬天》(节选),完成1—10题。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_______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_______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_______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_______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1、根据原文在文中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
2、第一段按空间顺序,从上而下有层次地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空间位置上的景物。
3、雪本来是白色的,而文中却说它“微微露出点粉色”,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4、写出下面的喻体在文中比喻什么。
  看护妇:___________ 银边:___________ 花衣:___________
5、济南雪后山景总的特点是(用文中一个词回答):“___________”。
6、第二段写景的顺序是___________。这段中的“________”字用得十分传神,形象地照应了前文“暖和安适地睡着”一句,生动地表现出济南_________的环境。
7、(1)“这是张小水墨画”的“小水墨画”是指

[     ]

A、古老的济南
B、小雪后的济南秀丽景色
C、雪后济南山坡上的小村庄
D、唐代某一名画
(2)这张“小水墨画”的特点是

[     ]

A、朦胧
B、淡雅
C、古朴
D、灵秀
8、用四个字概括济南冬天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三段“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三段描写景物,多处使用了表示色彩的词语。下面所描写的景物表现了怎样的色彩?
  ①水藻(  ) ②天空(  ) ③屋顶(  ) ④草山(  )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竹林深处人家》(节选),完成1—6题。
  在竹坞里面对着辽阔的竹的海洋,看到整个世界都是绿色,除了近处的竹叶在微风中摆动发出沙沙的响声,再也听不到别的吵音。我心里在想着,宁静的竹海里难道没有人家?回过头来,发现山麓的竹林上出现了缕缕轻烟。那是雾还是山岚?都不是,那是竹林深处人家的炊烟。那位当地朋友说,那里有村庄,有人家,只是在竹海上面连一点痕迹也看不到,如果不是烧饭的时候,就连这一点炊烟也没有。朋友,我们竹海里的村庄可热闹呢。
  于是我们便向深藏在竹海里的山村进发。先前看到的炊烟轻绕竹林,仿佛就在不远之处,但是从山坞上再钻入竹海里,越山涧,过竹桥,爬石路,比想象的要远得多。后来逐渐地听到鸡鸭一类家禽的叫声,知道山村近了,再后来又看见孩子们赶着山羊回来,我们已经踏在村庄的街道上了。在路边,在空地上,在人家的门口,几乎全晾着新鲜的笋干,和晒着黄色带着斑点的竹箬。竹乡里的竹材早就运到外地去支援经济建设了,只有这两样东西留在乡里进行加工。
  有一点我是猜到的,竹乡里的房子,是尽可能利用本地出产的竹材,栋梁是竹的,天棚是竹的,连板壁、地板、门窗也无一不是竹的。可是我却没有想到,家家户户用的,不论家具和器皿全都是竹子做的,或者说不会想到用竹用得这样彻底。这是走进任何一家人家首先得到的鲜明、突出的印象。放眼望去,凳子和椅子、台子、凉床、碗橱、衣柜、茶几、摇篮、鸡笼和兔笼,还有斗笠和各种用具,全部是各种竹子制成的,接山泉用的水管是竹子,甚至穿的鞋子也是竹箬做的。在这样的人家里,我呼吸到一种浓郁的乡土气息感到非常舒适。主人从门外把新竹的气息--事实上这里连空气也充满了竹的清香。我想,在竹林深处人家,在到处是竹具的环境里,再也没有比用山泉沏当地出产的碧螺春和吃新晒的尖笋干更和谐更有情调的了。
  我们正要离去,忽然传来了女孩子们的欢笑声。那声音隐蔽在竹林深处,看不见人,声音却愈来愈近。后来她们终于拨开竹林出现了,原来是一群拾竹箬的女孩子回来了。
1、上文对竹子的描写很有特色。按下面描写的角度从文中找出同竹子相关的句子各一句。
  ①色彩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声音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气味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描写竹林到描写村庄,文中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体会下列句子,说说划线动词的作用。
  先前看到的炊烟轻绕竹林,仿佛就在不远之处,但是从山坞上再钻入竹海里,山涧,竹桥,石路,比想象的要远得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竹乡的竹子利用情况,“我”没到之前猜到了哪些?“我”没有想到的是哪些?请概括回答。
  ①猜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没有想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正要离去,忽然传来了女孩子们的欢笑声。”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这“笑声”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补全下面含“竹”字的成语和歇后语。
  ①成语:________竹________竹
  ②歇后语:竹篮打水——(    ) 竹筒倒豆子——(    )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