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春  风      老舍   ①济南与青岛是多么不相同的地方呢!一个设若比作穿肥袖马褂的老先生,那一个便应当是摩登的少女。可是这两处不无相似...
题目
题型:山东省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春  风      
老舍
  ①济南与青岛是多么不相同的地方呢!一个设若比作穿肥袖马褂的老先生,那一个便应当是摩登的少女。可是这两处不无相似之点。拿气候说吧,济南的夏天可以热死人,而青岛是有名的避暑所在;冬天,济南也比青岛冷。但是,两地的春秋颇有点相同。济南到春天多风,青岛也是这样;济南的秋天是长而晴美,青岛亦然。
  ②对于秋天,我不知应爱哪里的:济南的秋是在山上,青岛的是在海边。济南是抱在小山里的,到了秋天,小山上那黄绿的草丛,苍翠的松树,褐色的石层,仿佛给小山?穿上了一件色彩斑斓的衣衫,再配上那光暖的蓝空,我觉到一种舒适和安全,只想在山坡上似睡非睡地躺着,躺到永远。青岛的山,虽然秀美,却不能与海相抗,秋海的波还是春样的绿,绿得晶莹剔透,远处的点点白帆在绿波上轻轻荡漾,平时看不见的小岛也清楚地点现在天边。这远到天边的绿水使我不愿思想而不得不思想。济南的秋给我安全之感,青岛的秋给我带来丝丝的甜美。我不知应当爱哪个。
  ③所谓春风,似乎应当______________。可是,济南与青岛的春风都太粗猛,把两地的春都给吹毁了。济南的风每每在丁香海棠开花的时候把天刮黄,什么也看不见,连花都埋在黄暗中;青岛的风少一些沙土,可是狡猾,在已很暖的时节忽然来一阵或一天的冷风,把一切都送回冬天去,棉衣不敢脱,花儿不敢开,海边翻着愁浪。
  ④两地的风都有时候整天整夜地刮。春夜的微风送来雁叫,使人似乎多些希望。整夜的大风,门响窗户动,使人不英雄地把头埋在被子里;即使无害,也似乎不应该如此。对于我,特别觉得难堪。我生在北方,听惯了风,可也最怕风。听是听惯了,因为听惯才知道那个难受劲儿。它老使我坐卧不安,心中游游摸摸的,干什么不好,不干什么也不好。它常常打断我的希望:听见风响,我记得出门,觉得寒冷,心中渺茫。春天仿佛应当有生气,应当有花草,这样的野风几乎是不可原谅的!我倒不是个弱不禁风的人,虽然身体不很足壮。我能受苦,只是受不住风。别种的苦处,多少是在一个地方,多少有个原因,多少可以设法减除;对风是千没办法。总不在一个地方,到处随时使我的脑子晃动,像怒海上的船。它使我说不出为什么苦痛,而且没法子避免。它自由地刮,我死受着苦。我不能和风去讲理或吵架。单单在春天刮这样的风!可是跟谁讲理去呢?苏杭的春天应当没有这不得人心的风吧?我不准知道,而希望如此。好有个地方去“避风”呀!
1、请根据对本文的理解,试写出济南与青岛两地在气候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写济南秋天的美,主要是通过山来表现的,重点抓住了___________来进行具体描写,给作者的感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青岛秋天的美,主要是通过海来表现的,重点抓住了___________来进行具体描写,给作者的感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是写春风的,可是为什么前文却用了大量的文字来写济南、青岛秋天的美丽呢?试谈谈自己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第③段中说,济南、青岛的春风都太粗猛,把两地的春都给吹毁了。那么,作者心目中的春风应当是什么样呢?请结合对文章的理解,发挥联想和想像,运用准确形象的语言,在本段画横线处具体描写出作者心目中的春风。
所谓春风,似乎应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认真阅读第④段文字,仔细揣摩和品味相关语句,谈谈济南、青岛两地春风的肆虐给作者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相同点:两地的春天都多风,两地的秋天都长而晴美。
  不同点:夏天,济南很热,青岛是避暑胜地;冬天,济南冷,青岛温暖 。
2、黄绿的草丛、苍翠的松树和褐色的石层;舒适和安全;秋海的绿波、白帆和小岛;丝丝的甜美 。
3、写济南、青岛两地秋天的美丽,是为了以秋美作铺垫,反衬春凤的粗猛和寒冷,突出两地春风的令人不快。(意对即可)
4、温柔可人,轻吻着柳枝,微微吹皱了水面,偷偷地传送花香,同情地轻轻掀起禽鸟的羽毛,给人舒适温情的感觉。(符合文意,且抓住春风温柔舒适可人的特点,想像合理,语言形象即可。)
5、两地的春风给作者以痛苦而又无可奈何的感受。(意符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春  风      老舍   ①济南与青岛是多么不相同的地方呢!一个设若比作穿肥袖马褂的老先生,那一个便应当是摩登的少女。可是这两处不无相似】;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行板如歌

  ①柴可夫斯基好像一直生活在我的心里,他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了。
  ②他之容易接受,是由于他作品的流畅的旋律与洋溢的感情和才华。他的一些舞曲与小品是那样行云流水,纯洁明丽而又如醉如痴,多彩多姿。比如《花的圆舞曲》,比如《天鹅湖》,家喻户晓,浑然天成。它们令人愉悦光明、热爱生命。他是一个赋予生命以优荚的旋律与节奏的作曲家。没有他,人生将减少多少色彩与快乐!
  ③他的另一些更加令我倾倒的作品,则多了一层无奈的忧郁,美丽的痛苦,深邃的感叹。他的伤感,多情,潇洒,无与伦比。我总觉得,他的沉重的叹息之中有一种特别的妩媚与舒展,这种风格像是——我只找到了——苏东坡。他的乐曲——例如第六交响曲《悲怆》,开初使我想起李商隐,苍茫而又缠绵,绮丽而又幽深,温柔而又风流……再听下去,特别是第二乐章听下去,还是得回到苏轼那里去。
  ④艺术就是永远的悲怆的解释,音乐就是无法摆脱的忧郁的摆脱。对于一个绝对的艺术家来说,悲怆成全着荚,荚宣泄着却也抚慰着悲。悲与美共生,悲与荚冲撞,悲与荚互补。人生苦短,人生苦苦。然而有美,有无法人为地寻找和制造的永恒的艺术普照人间。于是软弱的人也感到了骄傲,至少是感到了安慰,感到了怡然。这就是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的哲学。
  ⑤在他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中,既有同样的荚丽的痛苦,又有一种才华的赤诚与迷醉,我觉得缔造着这样的音乐世界,呼吸着这样的乐曲,他也是满脸泪痕而又得意洋洋,烂漫天真而又矜持饱满。他缔造的世界悲从中来而又圆满无缺。你好像刚刚迎接到了黎明,重新看到了罪恶而又清爽、漫无边际而又栩栩如生的人世。
  ⑥这就是才华。我坚信才华本身就是一种美,是一种酒,饮了它一切悲哀的体验都吃久了诗歌的花朵,成就了荚的云霞。它是上苍给人类的,首先是给这个俄罗斯人的最珍贵的礼物。是上苍给匆匆来去的男女的慰安。拥有了这样的礼物,人们理应更加感激和平安。柴可夫斯基给人的是珍惜,珍惜生命,珍惜艺术,珍惜才华,珍惜美丽,珍惜光明。珍惜的人才没有白活一辈子。而这样的荚谁也消灭不了。在火里不会燃烧,在水里不会下沉。
  ⑦也许音乐都是抒情的。但是贝多芬的雍容华贵里包含着够多的理性和谐的光辉,莫扎特对于我来说则是青春的天籁,马勒在绝妙的神奇之中令我感到的是某种华美的陌生……只有柴可夫斯基,他抒的是我的情,他勾勒的是我的梦,他的酒使我如醍醐灌顶。他使我热爱生活,热爱青春文学,他使我不相信人类总是像豺狼一样你吃掉我、我吃掉你。我相信荚的强大,柴可夫斯基的强大。他是一个真正的催人泪下的作曲家。我相信这与人类不可能完全灭绝的善良有关。这与冥冥中的上苍的意旨有关。
  ⑧我喜欢——应该说是崇拜与沉醉这种风格,特别是在我年轻的时候,只有在这种风格中,我才能体会到生活的滋味,爱情的滋味,痛苦的滋味,艺术的滋味。真正的深情是无价的。虽然年华老去,虽然我们已经不再单纯,虽然我们不得不时时停下采漆一舔自己的伤口,虽然我们自己对自己感到愈来愈多的不满……又有什么办法!如果夜阑人静,你谛听了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你也许能够再次落下你青年时代落过的泪水。只要还在人间,你就不会完全麻木。
  ⑨于是你感谢柴可夫斯基。
注:①行板:音乐速度记号,属中慢板,约为每分钟60——72拍。指稍缓的速度而含有优雅的情绪。②柴可夫斯基:19世纪俄罗斯浪漫乐派作家。③醍(ti)醐(hu)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④《如歌的行板》;柴可夫斯基1871年写作的《D大调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
1.文章开头说“柴可夫斯基好像……的一部分”,其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末“这就是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的哲学”一句中,“哲学”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⑥段画线句,意蕴深厚,表达优美。试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⑦段,作者列举贝多芬、莫扎特、马勒,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山东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问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①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②——朱自清《背影》
1.简要概括选文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中写父亲的穿着,为什么有三处用到“布”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选文中画线的文字加批注。要求:(1)批注可以谈感悟理解,也可以生发联想,还可以从艺术表达方而进行欣赏。(2)两处任选一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山东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城市里的树
王亚田

  树是城市的客人,树要在客人家度过一生。
  树的故乡在山林和旷野,那里有鸟语花香,有潺潺溪水,有它们相濡以沫的兄弟姐妹。如果它们的数量足够多,就构成了森林。自从有了城市,树的家族中一部分成员就背景离乡,来到城市的大街小巷。树一到城市,面临的是另一种森林——由高楼大厦构成的丛林。这里没有鸟语花香,只有车水马龙;没有潺潺溪水,只有钢筋水泥。从此,树看不见了土地。
  人把自己弄得彻底与大地隔绝,而树永远需要脚踏实地。但是水泥、柏油、砖块把土地覆盖,像古代犯人脖子上的枷板,把树干和树根隔开。水,泥,这是多么柔软的两个字眼,但组合成一个词时,就成为最坚硬的一种东西。城市的路面是不吸水的,每到下雨时,我看到雨水滚滚而流,流进下水道,而不是树根,我就想树渴了怎么办?因为有了坚固的路面,城市的树也就不会“落叶归根”,树把叶子生出来,但叶子却找不到根,它们随风而飘,就像丢失的找不到父母的孩子。
  人们不会给一棵起一个名字,树总是以类的名义而存在,比如梧桐、白杨、松柏。其实每棵树也像每个人一样是不同的。城市的树不能像山林里的树那样自由生长,经常会被修剪,砍去旁逸斜出的枝条,这种修剪不是为了让树成材,而是嫌那些多余的枝条碍事。但修剪是人的事,而长成什么样子是树的事,树永远不会按照人的意志去生长,去改变。现在的树与一千年前的树没有区别,但现在的人与一千年前的人已大不一样,绝大多数的人都在按照别人的意志生活。
  城市的树身上,经常贴满了办证电话、招聘启事、治病广告。树不但受着污染,有时还得承受疼痛。
  城市的道路不断在拓宽,而每次拓宽道路对树来说都可能是一次灾难,因为道路拓宽后原来在路边的树就处于了路中间,这些树要么被砍伐,要么被重新移到新道路和边上,反正树永远只能靠边站。但是人挪活,树挪死。树被移动后,等于经历了一场浩劫,它枝头上原先的枝条要被全部砍掉,这就像一个得了重病的人做化疗、放疗后会失去一头的秀发。多年前一次出差路过山西的一个小城,突然看见一条主干道的中央长着一棵粗壮的古树,人流车流都绕着这棵树走。这是我见过的唯一一棵长在路中间的树。我猜想,这座城市当年修这条路时,可能有关部门对这棵树的去留进行过激烈的争论,最终他们决定留下这棵树,因为这棵树的年龄比这座城市里所有的人、建筑都要老。一瞬间我竟然有一种感动,觉得这个城市的人真伟大。
  树在城市,一生过得伤痕累累。有一次在西郊的路上,我看见一棵合抱的梧桐树被除数一辆满载货物的卡车拦腰撞断。生活中,我常常发现一些善良、正直的人受到伤害,很长时间我想不通这是为什么。看见这棵被撞断的树后,我相通了:善良而正直的人与善良而正直的树会有同样的遭遇。因为善良他们都手无寸铁,虽然他们不会伤害别人,但别人却有可能欺负他们。因为正直,他们都不会弯曲和躲闪,伤害来临时,会受伤更重。
  我每天都会看见树,看见树的时候常常眼睛发潮,总是充满伤感。城市里的树就像进城的农民工,无依无靠。它们受尽委屈,却毫无怨言,受尽伤害,却充满宽容。树最终会原谅一切,自己把伤口愈合。如果城市里没有树,只有柏油马路、钢筋水泥、高楼大厦,那么城市将会是多么地坚硬和干枯。正是树摇曳的身姿、葱茏的绿意,给了我们温柔、诗情、生动和美。
  树一辈子站在一个地方,一动不动,不言不语,一世沉默。你如果与一棵树交上了朋友,他会永远站在那里等你。(选自2007年6月《青年文摘》)
1.作者说,“树在城市,一生过得伤痕累累”,具体列出伤痕累累体现在什么地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理解“现在的树与一千年前的树没有区别,但现在的人与一千年前的人已大不一样”这句话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写在山西小城看见过路中间的古树,为什么说“这个城市的人真伟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城市爪的树有哪些可贵的地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山东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问题。
  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滴,大生命中之一叶。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要记住:①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好比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②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世界、国家和个人的生命中的云翳没有比今天再多的了。——冰心《谈生命》
1、文中画线句子①给人一深刻启示,下面对其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江流和种子成了死湖和空壳,也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不必遗憾。
B、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进取,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一切干扰。
C、只有不断流动,生命之水才有活力;只有不断生长,生命之树才能常青。
D、揭示生命真谛,生命的活力只有在奋斗中才能体现。
2、下面对画线句子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生应该经历幸福和痛苦,快乐和悲伤,而只有某种单一的经历是不够的。
B、暗示人们的生活中会有很多不幸和痛苦,但他们为编织美丽人生创设了机遇。
C、希望每个人的一生都能有丰富多样的经历,那样才能真正体验到人生的美好。
D、表明我们个人的的生命是渺小而卑微的,因而也是痛苦和美丽的。
3、下面是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所表明的见解是: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B、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是:生命的道路是曲折的,一定要经历种种磨难。磨难就是痛苦,痛苦就是不幸福。
C、作者认为:生命的本质和规律在于蓬勃成长,奋勇前进。
D、这段文字,从表达方式上看是议论;从内容上看,点明了快乐和痛苦是生命之歌的基本旋律。
题型:四川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问题。

自然的凤

  ①清晨,阳台那方的窗帘随-阵凉尽飘举来。想起昨晚友人从上海来电话,说酷暑难熬,真庆幸北京人的福份。
  ②不管白天没有树阴遮拦的地方太阳多毒,晚上在树下乘凉,总有树顶微动的时候,“凉风下来啦!”还记得几十年前老人就这样欢呼。
  ③欢呼的是自然风。
  ④一年四季,早午晚夜,如果没有风,自然界能够如此生动么?如果没有风,就没有草花的摇曳、山岚的流动,没有“微风燕子斜”,天边落霞千姿百态的变化。
  ⑤如果没有风,就没有山雨欲来时,“风是雨的头”那种气势。至今城居无山,我也爱在阳台上看云盼雨,相信云龙风虎之说,更羡慕那些淳良的鸽手,平时漫步屋脊的竞也乘风展翅,绕着几十米高的烟囱飞旋,甚至不费力地蹲到烟囱顶上,是雨前的风使它们兴奋。兴奋的还有燕子,素常少见,不知道隐藏何处,据说气压低,逼得它们乱飞,那么它们吱吱尖叫着,该是在茫然中呼朋唤侣,就像马路上的行人,冒着突起的裹挟着雨丝和尘土味的风疾走,要寻个避雨的屋檐吧!
  ⑥如果没有风,暴雨也为之减色,只有风助雨势,雨助风威,才把千万道粗犷的雨线,刮得直注横飞,犹如千军万马,过处扬起滚滚烟尘。
  ⑦当然,倏忽而至的疾风猛雨,是自然界的动乱;更多平静的时候,风是轻的,柔的,缓的,如扇,扣拂,如吹,“吹面不寒”,比方阳历三四月,一阵风,加上几滴雨,草在不知不觉间绿了,或是“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水纹如毂(hú有皱纹的纱),纸船也不愁吹翻。只是这种时候,除了有心人,都会忘了风的存在。此时风在帆上,“风正一帆悬”,想见千百里水程一帆风顺;风在竹叶上,萧萧作响,在那听风声雨声的人,一枝一叶总关情。谁说风是无形的?你看窗上摇动的树影花光;该没有人说风是无声的,那催人笔墨淋漓作《秋声赋)的秋声,难道不就是风声么?
  ⑧“好大的西北风啊,……一二三四呼呼呼……”童年时这首快乐的欹,始终在耳边回响,不但在通红的炉火边,听着户外的风声益觉得温暖的可贵;就是带着棉帽、裹着围巾迎风上学,西北风如刀片扎脸,手指冻僵,跳着脚前行,一哼起这歌儿,也就来了劲,来了勇气,乐观得热血奔流。
  ⑨天地间能够没有风么?能够只有“春风宜人”的温煦么?不,从三级风到八级风,这才是自然界,这也才是人生。也许因为年纪大了,易于怀旧,每逢擦抹窗台上的尘土的时候,总唤回少年时代的遐想,那是多么向往遥远的风沙,要出门投身向遥远的风沙啊。
  ⑩这我才懂得,为什么自然界那最诱人的叫做风景,叫做风光。没有风会少了多少美的景观,这世界就不会这么生动。
  说的是自然风。它是无可替代的。“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这是三百年前引出文字狱的两句诗;时过境迁,细心揣摩,这里面不是蕴着一种难得的情趣么?
1.文章开篇两段,作者写到风时,既提及朋友的电话,又想起几十年前老人的欢呼,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按要求分析填空。
这样写是为了在______中突出自然风带给人的舒适和惬意,同时_______________。
2.阅读⑤-⑧段,文章主要从哪四方面描写了自然风的力量?下面的概括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雨前轰轰烈烈的造势(   )
B.雨中风风火火的助威(   )
C.疾风猛雨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自然(   )
D.冬日里寒风能带给人勇气,鼓舞人前行(   )
3.作者通过文字的描述表达了他的什么观点?(请用原文句子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全文,如何理解文中画横线的“从三级风到八级风,这才是自然界,这也才是人生”这句话?请字数要求填空回答。
  这句话写出了作者的人_____(2个字),人生的经历不仅仅只是_________(4个字),少不了___________(4个字)的时候。
5.仿照下列句子的形式,从“雨”、“光”、“月”三个词语中任选一个,另写一个句子。
例句:风在竹叶上,萧萧作响,在那听风声雨声的人,一枝一叶总关情。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⑤段描写鸽子、燕子等动物在雨前的反常举动,展示了风带给自然界的变化和影响。
B.第⑦段中作者借雨、草、叶等物,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将风写得具体可感。
C.作者在文中引入和风有关的古代诗句、民间熟语,说明古人对自然风的研究十分深入。
D.文章最后引用三百年前的两句古诗,说明作者领悟到了一种难得的情趣。
题型:四川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