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阅读《小小红帆艏》,回答1—5题。      侄女小谦今年八岁,很瘦,不大爱说话,却常常厮缠着我。星期天的下午,非拉着我到河边来。  冬日的小河在阳光中清清浅浅...
题目
题型:期中题难度:来源:
阅读《小小红帆艏》,回答1—5题。    
  侄女小谦今年八岁,很瘦,不大爱说话,却常常厮缠着我。星期天的下午,非拉着我到河边来。
  冬日的小河在阳光中清清浅浅地流着。    
  “这水真好,”小谦说,“咱们放船吧!”    
  “你去找点儿废纸。”    
  “嗳。”她连忙跳起来。即刻,收集了一叠红红白白的纸片。红纸极薄,不知是哪家娶媳妇放鞭炮落下的残屑,白纸极厚,是塑纸板。这两种原料显然都叠不成纸船。我思忖了一会儿,把白纸板一块块掰开,将红纸一条条撕成小帆插进白纸板中,这简易的红帆船就算做成了。准确地说,这不叫船,叫筏子。然而小谦还是很高兴地把它们一个个送进水里,很小心地用树枝击打着水面,让河水一波一波地把它们送往远方。    
  “小谦,你说这些船会翻吗?”    
  “不会。”她目不转睛地盯着河面。    
  “为什么?”我很有兴趣地问她。    
  “它是船呀!”她很奇怪地回头看着我,“它是船呀!”   
  我哑然失笑。可爱的孩子!它是船又怎样?也许在风和日丽中航行里它会显得很威武,可是一旦由于自身的疏漏或狂涛巨浪袭击它就会脆弱得不堪一击。这世上伟大的东西太多了,可永恒的又有多少呢?——更何况,①我们的船是多么小多么小多么小的小船呀。    
  孩子当然不懂这些,我却想让她明白。于是我做了一只有点失衡的小船,等小谦把它放进水里的时候,我问:“这船会翻吗?   
  “不会。”她依然斩钉截铁。   
  然而船却开始倾斜,小谦拼命地挥劫树枝帮助它维持平衡,可无济于事。“不会翻的……”她喃喃自语。非常努力尽责地救护着小船。我看见小船在水中打了个滚,又翻上来,红帆湿透了。我赶紧转过头去,怕伤了小谦的面子。     
  “姑姑,你看,船走了。”过了一会儿,小谦拽拽我的衣角。果然,那只小船奇迹般歪歪斜斜向远方飘去,那场景极像一场恶战中坚守到底终于凯旋的最后一名士兵扛着一面鲜艳招展的残旗正在离开战场,颇显几分悲美。    
  我突然热泪盈眶。为这船,也为了孩子——像河水一样清澈纯净的孩子。正因为她对苦难和坎坷一无所知,所以对生命才充满了最本质的维护和最无邪的热情,哪怕是一只废纸做成的小船,她也相信它不会毁灭,因为——“它是船呀!”   
  我自觉在内心里是一个比较冷漠苍凉的人,也许是所见所闻太多,所以虽未亲历什么沧桑世事,却对人生总持有一种非常顽固的悲哀的感悟。做事虽然也尽力而为,但从不抱什么积极态度。我嘲笑那些总是以诚挚和乐观去面对生活的人们,觉得他们幼稚盲目,无知可怜,今天才发现自己才是真正可怜,我似乎总是用那些虚泛而空洞的忧郁代替了对生活全力以赴地投入过自己抛洒过自己。②我认识得太明智太清晰,所以也就生活得太脆弱太无能。       
  我默默地望着河面,感到那一只只心帆船正带着一股清纯而滚滚的波流猛烈地冲击我心灵的壑。我真希望自己能一直在感动和被冲击中生活,像今天这样。我知道:因为眼前这些小船和身边这个孩子,我即便不伟大,也必定接近于伟大;我即便不永恒,也必定隶属于永恒了。    
  “姑姑,你说这些船还会翻吗?”小谦突然疑惑起来。    
  “不会。”    
  “它们会走远吗?”    
  “当然。它们会走得很远很远。”    
  我知道我必须这样说。(选自《成长阅读》,作者乔叶)
1、画线句①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那些纸做的甚至有些失衡的小船,为什么小谦却斩钉截铁地说它“不会;’翻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怎样理解文中画线句②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句末说“我知道我必须这样说”,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罢本文,你在今后的人生路上,受到怎样的启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这一句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运用这一修辞手法意在强调船的小。
2、因为她对苦难和坎坷一无所知,所以对生命才充满了最本质的维护和最无邪的热情,所以对一只废纸做成的小船,也相信它不会毁灭。
3、虽未亲历沧桑世事,但对人生持有一种非常顽固的悲哀的感悟,所以对生活不抱什么积极态度。
4、被童心感动,用心呵护童心,用一种诚挚和乐观去面对生活。
5、示例: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苦难,保持一种乐观和热情,生活才是美好的。
(意思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小小红帆艏》,回答1—5题。      侄女小谦今年八岁,很瘦,不大爱说话,却常常厮缠着我。星期天的下午,非拉着我到河边来。  冬日的小河在阳光中清清浅浅】;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访绍兴鲁迅故居》,回答1—5题。  
  一转入那个地上铺着石板的小胡同,我立刻就认出了那一个从_幅木刻上久已熟悉了的门口。当年鲁迅的母亲就是在这里送她的儿子到南京去求学的。
  我怀着虔敬的心情走进了这一个简陋的大门。我随时在提醒自己:我现在踏上的不是一个平常的地方。一个伟大的人物、一个文化战线上的坚强的战士就诞生在这里,而且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
  对于这样一个人物,我从中学时代起就怀着无限的爱戴与向往。我读了他所有的作品,有的还不止一遍。有一些篇章我甚至能够背诵得出。因此,对于他这个故居我是十分熟悉的。今天虽然是第一次来到这里,我却感到我是来到一个旧游之地了。
  房子已经十分古老,而且结构也十分复杂,不像北京的四合院那样,让人一目了然。但是我仍觉得这房子是十分可爱的。我们穿过阴暗的走廊,走过一间间的屋子。我们看到了鲁迅祖母给他讲故事的地方,看到长妈妈在上面睡成一个“大”字的大床,看到鲁迅抄写《南方草木状》用的桌子,也看到鲁迅小时候的天堂——百草园。这都是一些普普通通的东西和地方,一点也看不出有什么神奇之处。但是,我却觉得这都是极其不平常的东西和地方。这里的每一块砖、每一寸土、桌子的每一个角、椅子的每一条腿,鲁迅都踏过、摸过、碰过。我总想多看这些东西一眼,在这些地方多流连一会。
  鲁迅早已离开这个世界了。他生前,恐怕也很久没有到这一所房子里来过了。但是,我总觉得,他的身影就在我们身旁。我仿佛看到他在百草园里拔草捉虫,看到他同他的小朋友闰土在那里谈话游戏.看到他在父亲严厉监督之下念书写字,看到他做这做那。
  这个身影当然是一个小孩子的身影。但是,就是当鲁迅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他那坚毅刚强的性格已经有所表露。在他幼年读书的地方三味书屋里,我们看到了他用小刀刻在桌子上的那一个“早”字。故事是大家都熟悉的:有一天,他不知道是由于什么原因,上学迟到,受到了老师的责问。他于是就刻了这一个字,表示以后一定要来早。以后他就果然再没有   迟到过。
  这是一件小事。然而,由小见大,它不是很值得我们深思自省吗?
  这坚毅刚强的性格伴随了鲁迅一生。“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他一生顽强战斗,追求真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对人民是一个态度,对敌人是完全不同的另一个态度。谁读了这样两句诗,不深深地受到感动呢?现在我在这一间阴暗书房里看到这一个小小的“早”字,我立刻想到他那战斗的一生。在我心目中,他仿佛成了一块铁,一块钢,一块金刚石。刀砍不断,石砸不破,火烧不熔,水浸不透。他的身影突然大了起来,凛然立于宇宙之间,给人带来无限的鼓舞与力量。(选自《游遍天下》,作者季羡林,有删节)
1、“我怀着虔敬的心情走进了这一个简陋的大门”一句中“简陋的大门”具体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句的内容是否矛盾?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第4自然段,说说:对于鲁迅故居中的东西和地方,作者为何会觉得这都是极其不平常的东西和地方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鲁迅刻“早”字的故事,文章中写得非常简略,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自己的语言概述选文最后一段的主要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黄蜂筑巢
  到了霜降的时候,黄蜂陆续坠落阳台了。一只又一只,总是不断地出现,却又不会大批地同时死亡,有时候扫地,扫帚前面就蠕动着一两只。
  秋日的阳光温厚无力地照耀着,像摊开四肢时缓缓输送的血脉。秋的日子将尽,前面似有一堵无力逾越的无形的墙,在秋风的驿马来往传送急件的时候,挡住了那些没有办好移民文件的小生命。
  黄蜂的家族里,大部分没有办好移往冬天的手续。在阳台上,我听见一个细嗡嗡的声音说:生活着多么好啊,但是我们,只有一死了。
  我听见了这声音,不忍把这两只蜂扫进尘土和枯叶里,便用扫帚挑起它,轻轻放到窗台上。它像一个打秋千的小孩一样紧紧抓住扫帚尖,然后落在一片宁静的秋光里。
  A秋天的阳光罩住这个小小生命,仿佛舞台的灯光罩住一个即将谢幕的芭蕾舞演员。它的翅膀像裙子般垂落,透明地遮住它的小身躯,身躯在阳光下异样的鲜明美丽。
  B那样的金黄上印着那样的黑纹,仿佛是出自名家之手的套色版画。那金黄应该是晚熟的金皇后玉米颗粒的黄,浸透了阳光的纯金之色,而那黑纹斑,却是无月之夜的浓黑。这两者套印在它的身上,就是夜与昼,生命与死亡,温柔和峻厉,无限与短暂。
  它蠕动,欲飞,颤抖,然后停住。仿佛它已经明了生命的期限似的,开始整顿自己。用毛茸茸的两只小手收拾整理自己的触须,像吕布拨弄两根长长的花翎那样,认真而又骄傲。那是两根多么漂亮的触翎啊,它捋着它,一遍又一遍,如同一个清洁的爱美的人儿。
  小家伙!
  你原来是如此自爱呢!
  可是我们原来是怎么认识你的呢?我原来还以为你是个四处寻衅的亡命之徒呢!你的屁股后面总是挂着一支毒箭,随时准备刺向仇敌,我以为你是好斗的。黄蜂尾上针么,我至今记得童年捅马蜂窝时,几只毛茸茸的小爪子紧紧抠住鼻子上的毛孔,然后狠狠一刺,……至今鼻子还大着。
  黄蜂就是马蜂,春天时竞在阳台的墙缝里筑了巢,嗡嗡嘤嘤,不时地有起飞和返航,小小的阳台一下成了热闹的空军基地,给一家人造成威胁。如果要想毁掉这个基地和里面的众多“歼击机”也很容易,晚上用一团泥巴糊住墙缝,就全数“闷”死在里面了。但是……何苦呢,毕竟是一些没有攻击过人的小生命,即便是黄蜂,也不忍去荼毒无辜。“到了秋天它们自己就完了。”我说。
  从春天到夏天,它们天天从我们的头顶、脸前飞来掠去,人无伤害之心,蜂子也决不主动攻击,连误会也没发生。相安无事之下,我忽然发现了这些小家伙是非常有灵性、非常善解人意的.它们仿佛看得见你的心里没有存着歹意。
  后来,我越看越觉出它们的可爱、团结、忙碌,甚至把观察它们的活动当做了我每天的乐趣。金色蜂群仿佛是阳光锋芒变幻孵化而出的生命,连同那嗡嗡的声音也像是夏日阳光的声音呢……这些一粒一粒的、飞翔的小光芒啊!
  再后来,就是寒露、霜降了。
  它们挣扎在季节的墙边,坠落在时限的海关前,无限珍惜,异常温柔。它们当中没有一个使用过上天配发给自己的箭。我听见这些陆续坠落阳台的小生命说:生活着多么好啊,但是我们,只有一死了。
  明日立冬。明年请务必再来聚会呵,小家伙!(选自《周涛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1.文中两次较详细地写黄蜂走向死亡时的“举动”,表达了作者不同的情感。阅读文章,填写表格。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黄蜂的举动
作者的感受
第一次
 
 
第二次
 
阅读下列选文,完成l—2题。
                    一只惊天动地的虫子                    
迟子建
  ①我对虫子是不陌生的。小时候在菜园和森林中,见过形形色色的虫子。我曾用树枝挑着绿色的毛毛虫去吓唬比我年幼的孩子,曾经在菜园中提了“花大姐”将它放到透明的玻璃瓶中,看它金红色夹杂着黑色线条的光亮的“外衣”,曾经抠过树缝中的虫子,将它投到火里,品尝它的滋味一想着啄木鸟喜欢吃的东西,一定甘美异常。至于在路上和田间匍匐着的蚂蚁,我对它们更是无所顾忌,想踩死一只就踩死一只,仿佛虫子是大自然中最低贱的生灵,践踏它们是天经地义的。     
  ②成年之后,我不拿虫子恶作剧了,这并不是因为对它们有特别的怜惜之情,而是由于逐渐地把它们给淡忘了。     
  ③然而去年的春节,我却被一只虫子给深深地震撼了,这一年来,我从来没有忘记过它,它就像一盏灯,在我心情最灰暗的时刻,送来一缕明媚的光。     
  ④去年在故乡,正月初一,我从弟弟家过完除夕回到自己的家。推开家门,见陈设还是过去的陈设,杜鹃依然如往年一样怒放着,而窗外的雪山和草滩也一如既往地沐浴着冬日清冷的阳光,这物是人非的场景让我觉得分外的苍凉。我孤独地站在屋子的窗前,久久不肯离开,我想让目光与那些流云做伴,因为它们行踪飘忽,时有时无,与我迷离的心态正吻合。    
  ⑤后来是一个电话让我把目光又转向室内。接完电话,我给供奉在厅堂的菩萨上了三炷香,然后席地而坐,闻着檀香的幽香,茫然地看着光亮的乳黄色的地板。地板干干净净的,看不到杂物和灰尘。突然,我的视野中出现了一个小黑点,开始我以为那是我穿的黑毛衣散落的绒球碎屑。可是,这小黑点渐渐地朝佛龛这侧移动着,我意识到它可能是只虫子。    
  ⑥它果然就是一只虫子!我不知它从哪里来,它比蚂蚁还要小,通体的黑色,形似乌龟,有很多细密的触角,背上有个锅盖形状的黑壳,漆黑漆黑的。它爬起来姿态万千,一会儿横着走,一会儿竖着走,好像这地板是它的舞台,它在上面跳着多姿多彩的舞。当它快行进到佛龛的时候,它停住了脚步,似乎是闻到了奇异的香气,显得格外的好奇。它这一停,仿佛是一个指挥着千军万马的将军在酝酿着什么重大决策。果然,它再次前行时就不那么恣意妄为了,它一往无前地朝着佛龛进军,转眼之间,已经是兵临城下,巍然站在了佛龛与地板的交界上。我以为它就此收兵了,谁料它只是在交界处略微停了停,就朝高高的佛龛爬去。在平面上爬行,它是那么的得心应手,而朝着呈直角的佛龛爬.它的整个身子悬在空中,而且佛龛油着光亮的暗红的油漆,不利于它攀登,它刚一上去,就栽了个跟斗。它最初的那一跌,让我暗笑了一声,想着它尝到苦头后一定会掉转身子离开。然而它摆正身子后,又一次向着佛龛攀登。这回它比上次爬得高些,所以跌下时就比第一次要重,它在地板上四脚朝天地挣扎了一番,才使自己翻过身来。我以为它会接受教训,掉头而去了,谁料它重整旗鼓后选择的又是攀登!佛龛上的香燃烧了近一半,在它的香气下,一只无名的黑壳虫子一次一次地继续它认定的旅程。它不屈不挠地爬,又循环往复地摔下来,可是它不惧疼痛,依然为它的目标而奋斗着。有一回,它已经爬了两尺来高了,可最终还是摔了下来,它在地板上打滚,好久也翻不过身来,它的触角乱抖着,像被狂风吹拂的野草。我便伸出一根手指,轻轻地帮它翻过身来,并且把它推到离佛龛远些的地方。它看上去很愤怒,因为它被推到新地方后,是一路疾行又朝佛龛处走来,这次我的耳朵出现了幻觉,我分明听见了万马奔腾的声音,听见了嘹亮的号角,我看见了一个伟大的战士,一个身子小小却背负着伟大梦想的英雄。它又朝佛龛爬上去了,也许是体力耗尽的缘故,它爬得还没有先前高了,很快又被摔了下来。我不敢再看这只虫子,比之它的顽强,我觉得惭愧,当它踉踉跄跄地又朝佛龛爬去的时候,我离开了厅堂,我想上天对我不薄,让我在一瞬间看到了最壮丽的史诗。
  ⑦几天之后,我在佛龛下的角落里发现了一只死去的虫子。它是黑亮的,看上去很瘦小,我不知它是不是我看到的那只虫子。它的触角残破不堪,但它的背上的黑壳,却依然那么明亮。在单调而贫乏的白色天光下,这闪烁的黑色就是光明!(选自迟子建散文集《假如鱼也生有翅膀》,稍有改动)
1.某文学期刊要做迟子建的专题,其中选择了这篇文章,专栏记者为此采访了迟子建。以下是记者的提问,假如你是迟子建,你将如何回答?
(1)问题A:通常我们不会用“惊天动地”来形容一只虫子,而您用了,并且还把它作为文章题目。您是怎样考虑的?
迟子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问题B:有读者问,您在描绘这一只虫子前,花了很多笔墨,似嫌拖沓,对这一点您怎么看?
迟子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问题C:这篇文章收录在您的散文集《假如鱼也生有翅膀》中,您说您比较喜欢这篇文章,那么您觉得对“虫子”的描绘,最成功或最得意的是哪一点?
迟子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专题刊登以后,读者对文中“虫子”的行为各有评说,该文学期刊就此做了一个网上调查,下面是网友们的观点,你的想法呢,请你也写一写,并作适当的阐述。
1楼:对这一只“惊天动地的虫子”大家有什么想法,一起谈谈吧。
2楼:一只令人肃然起敬的虫子,一只令我自惭形秽的虫子,一位令人敬爱的作家,她的笔尖给我们这个浮躁的时代指引着沉实的价值方向。    。
3楼:生活中这样的虫子太悲剧了,为什么非要爬上去呢?虫子的牺牲很无谓,平淡是真,惊天动地不是我们这些平凡人折腾得起的。
4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选文,完成文后各题。
                     你并不是个坏孩子                     
丁立梅
  一个自称叫陈小卫的人打电话给我,电话那头,他满怀激动地说,丁老师,我终于找到你了。
  他说他是我十年前的学生。我脑子迅速翻转着,十来年的教学生涯,我换过几所学校,教过无数的学生,实在记不起这个叫陈小卫的学生来。
  他提醒我,那年你教我们初三,你穿红格子风衣,刚分配到我们学校不久。
  印象里,我有一件红格子风衣。那是青春好时光,我穿着它,蹦跳着走进一群孩子中间,微笑着对他们说,以后,我就是你们的老师了。我看到孩子们的脸仰向我,饱满、热情,如阳光下的葵。
  我当时就坐在教室最北边的一排啊,靠近窗口,很调皮的那一个,经常打架,曾因打破一块窗玻璃,被你找到办公室谈话。老师,你想起来没有?他继续提醒我。
  是你啊!我笑。记忆里,浮现出一个男孩子的身影来,隐约着,模糊着。他个子不高,眼睛总是半睨着看人,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经常迟到,作业不交,打架,甚至还偷偷学会抽烟。刚接他们班时,前任班主任特意对我着重谈了他的情况:父母早亡,跟着姨妈过,姨妈家孩子多,只能勉强管他吃穿。所以少教养,调皮捣蛋,无所不能。所有的老师一提到他,都头疼不已。
  老师,你记得那次玻璃事件吗?他在电话里问。
  当然记得。那是我接手他们班才一个星期,他就惹出一件事来,与同桌打架,打破窗玻璃,碎玻璃划破他的手,鲜血直流。
  你把我找去,我以为,你也和其他老师一样,会把我痛骂一顿,然后勒令我写检查,把我姨妈找来,赔玻璃。但你没有,你把我找去,先送我去医务室包扎伤口,还问我疼不疼。后来,你找我谈话,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以后不要再打架了,你打了人,也会让自己受伤的,对不对?那块玻璃你也没要我赔,是你掏钱买了一块安上的。他沉浸在回忆里。
  我有些恍惚,旧日时光,飞花一般。隔了岁月的河流望过去,昔日的琐碎,都成了可爱。他突然说,老师,你做的这些,我很感动,但真正震撼我的,却是你当时说的一句话。
  这令我惊奇。他让我猜是哪句话,我猜不出。
  他开心地在电话那头笑,说,老师,你对我说的是,你并不是个坏孩子哦。
  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却让他记住了十来年。他说他现在也是一所学校的老师,他也常找调皮的孩子谈话,然后笑着轻拍一下他们的头,对他们说一句,你并不是坏孩子哦。
  一句话,对于说的人来说,或许如行云掠过。但对于听的人来说,有时,却能温暖其一生。(选自《课外阅读》)
1.文章写一件什么事?请用简练的语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具体语境,揣摩下面句子的妙处。
我看到孩子们的脸仰向我,饱满、热情,如阳光下的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令我惊奇。他让我猜是哪句话,我猜不出”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全文,你可以感受到学生对老师的___________之情,同时,也体会到老师对学生的___________之心。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6题。
寂寞的月亮
  在我的视野里,月亮是寂寞的。她那么孤单地悬挂在天空,星星离她那么遥远,地球离她那么遥远,就连一直在给她光和热的太阳,也总是离她那么遥远。月亮孤孤单单地悬挂在天上,已经有数亿万年了吧?这是何等漫长的寂寞呵!
  看那些从月球上发回来的照片,月亮上面,永远都是冰天雪地的样子,永远都是戈壁荒原的样子。月亮上面,有山峰,但那些山峰是寂寞的;有峡谷,可那些峡谷是寂寞的;她的那些平原,广袤地铺展开去的,不是江南水乡那样的美,而是无尽的荒凉。月亮上没有风,她连听一听轻风吟哦的机会都没有;月亮上没有雨,她连看一看雨丝飘飞的可能郝没有。她没树,没有水,没有空气,甚至连一丁点的小小生命也没有。月亮,不只是寂寞,而是死一般的寂寞了。
 关于月亮,从古到今,有很多传说,什么“嫦娥奔月”,什么“吴刚伐桂”,但是月亮压根儿就没有过这些。那些传说,不过是人类的种种附会罢了。月亮什么也没有。也许,她正是为了排解寂寞,才不停地围绕着地球旋转的吧?如果是这样,那她的寂寞就更加让人心疼了。可是,我们心疼过或关心过月亮的寂寞吗?没有。我们似乎从来就没想到过她的寂寞与孤独。我们看不到她的时候,总是在心头埋怨着她,甚至是不停地指责着她。很多年了,月亮总是这样被我们埋怨和指责着。我们只知一味地从她那里享受月光、获得诗意、索取浪漫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了月亮,我们写过很多诗文,但一篇篇翻开来看,那不是写给月亮的,不是的,那是我们借助月亮来写给我们自己的。我们还借助月亮唱过许多歌,然而,那一首首歌,没一首是专门唱给月亮的。是的,我们不仅没有为月亮付出过什么,而且,还无止境地向月亮索取。我们的这些行为,是多么的自私!
  可是,我们是否想过,月亮其实是不屑于自己的寂寞的。
  数亿万年了,月亮从来没有埋怨过广寒宫的寂寞,也从来没有向谁诉说过心中的孤独。她似乎如道寂寞的苦痛,所以,一如既往地用她的光为我们照亮黑夜,为我们排解寂寞。不是吗?是月亮让李白在孤独中找到了自己的知音,他大胆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狂放地“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月亮在李白的心中成了可以永远结游的朋友。月亮也似乎懂得那些游子的心,所以她总是用她的圆祈盼人间团圆和美满。她总是希望每一个游子能够平平安安回家,总是祝福所有的有情人能够成为一生一世相亲相爱的眷属,总是盼望每一个家庭能够和和睦睦美美好好。除此之外,她还为我们带来许浪漫的诗意,装点我们的家园和生活,让我们一代一代在这诗意的家园中生生息息。据说,在月明之夜,那些小偷和其他不良分子,其犯罪的概率都小了许多。由此看来,明洁而光辉的月亮是在劝化人们从善,是在把友爱、道德和人性洒向人间。是的,这就是月亮,她在广寒宫忍受着永恒的寂寞,却总是把美好与祝福呈献给我们。
  月亮是很大度的,很高尚的。她从不计较和埋怨,始终洁白、纯净、无瑕地高悬在天空中,给予我们无声的启示与祝愿。也许,这样的月亮才叫做月亮,而不是随便叫做一颗什么星星。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她才值得我们前赴后继地去仰望、去等待、去盼望,甚至去呼唤……
  然而,月亮又似乎根本就不在意这些,她独自悬挂于天空,不因为众星捧月而圆,不因为众人遥望而亮。她就是她,寂寞地悬挂于天空,孤独地洁白于天空。她不会因为什么而改变,更不会因为什么而消失。
  在数亿万年的寂寞中,她银色的圆,是太阳神奖励给她的一枚勋章!(作者汪建中,有改动)
1.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月亮的寂寞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月亮有什么特点?请联系全文分点归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月亮,人们写过很多诗文,但作者认为“那是我们借助月亮来写给我们自己的”。请以读过的诗词为例(上文中出现的诗歌除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看,“月亮其实是不屑于自己的寂寞的”,但作者却以“寂寞的月亮”为题,请你揣摩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的结尾说“在数亿万年的寂寞中,她银色的圆,是太阳神奖励给她的一枚勋章!”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这一结尾的表达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哪一项不恰当?(    )   
A.歌颂了月亮淡泊宁静、甘于寂寞的品格,希望人们用一颗宁静、大度、善良的心去对待生活。
B.褒扬月亮在人们难以企及的高度,独步于天庭,拥抱寂寞,把一片光辉洒向人间的崇高精神。
C.赞美月亮飘逸洒脱的风骨和特立独行的风范,启示人们面对喧嚣的世俗要心静如水,摒弃浮动。
D.崇尚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呼吁人们在生活中洁身自好,在孤独中感受快乐,在寂寞中享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