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一日的春光  冰心 (13分)去年冬末,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曾说:“我要尽量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今年北平的春天来得特别地晚,而且在还不知春在哪里的时候,...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一日的春光  冰心 (13分)
去年冬末,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曾说:“我要尽量地吞咽今年北
平的春天。”
今年北平的春天来得特别地晚,而且在还不知春在哪里的时候,抬头忽见黄尘中绿叶成阴,柳絮乱飞,才晓得在厚厚的尘沙黄幕之后,春还未曾露面,已悄悄地远引了。
天下事都是如此——
去年冬天是特别地冷,也显得特别地长。每天夜里,灯下孤坐,听着扑窗怒号的朔风,小楼震动,觉得身上心里,都没有一丝暖气。一冬来,一切的快乐、活泼、力量、生命,似乎都冻得蜷伏在每一个细胞的深处。我无聊地安慰自己说,“等着罢,冬天来了,春天还能很远吗?”
然而这狂风,大雪,冬天的行列,排得意外地长,似乎没有完尽的时候。有一天看见湖上冰软了,我的心顿然欢喜,说,“春天来了!”当天夜里,北风又卷起漫天匝地的黄沙,愤怒地扑着我的窗户,把我心中的春意,又吹得四散。有一天,看见柳梢嫩黄了,那天的下午,又不住地下着不成雪的冷雨,黄昏时节,严冬的衣服,又披上了身。有一天看见院里的桃花开了,这天刚刚过午,从东南的天边,顷刻布满了惨暗的黄云,跟着千枝风动,这刚放蕊的春英,又都埋在漠漠的黄尘里……
九十天看过尽——我不信了春天!
几位朋友说,“到大觉寺看杏花去罢。”虽然我的心中,始终未曾得到春的消息,却也跟着大家去了。到了管家岭,扑面的风尘里,几百棵杏树枝头,一望已尽是残花败蕊;转到大工,向阳的山谷之中,还有几株盛开的红杏,然而盛开中气力已尽,不是那满树浓红、花蕊相间的情态了。
我想,“春去了就去了罢!”归途中心里倒也坦然,这坦然中是三分悼惜,七分憎嫌,总之,我不信了春天。
四月三十日的下午,有位朋友约我到挂甲屯吴家花园去看海棠,“且喜天气晴明”——现在回想起来,那天是九十春光中惟一的春天——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就欣然地答应了。
东坡恨海棠无香,我却以为若是香得不妙,宁可无香。我的院里栽了几棵丁香和珍珠梅,夏天还有玉簪,秋天还有菊花,栽后都很后悔。因为这些花香,都使我头痛,不能折来养在屋里。所以有香的花中,我只爱兰花,桂花,香豆花和玫瑰,无香的花中,海棠要算我最喜欢的。
海棠是浅浅的红,红得“乐而不淫”,淡淡的白,白得”哀而不伤”,又有满树的绿叶掩映着,纤适中,像一个天真、健美、欢悦的少女,是造物者最得意的作品。
斜阳里,我正对着那几树繁花坐下。
春在眼前了!
这四棵海棠在怀馨堂前,北边的那两棵较大,高出堂檐约五六尺。花后是响晴蔚蓝的天,淡淡的半圆的月,遥俯树梢。这四棵树上,有千千万万玲珑娇艳的花朵,乱哄哄地在繁枝上挤着开……
看见过幼稚园放学没有?从小小的门里,挤着跳出涌出使人眼花缭乱的一大群快乐、活泼的力量和生命.这一大群跳着涌着的分散在极大的周围,在生的季候里做成了永远的春天!
那在海棠枝上卖力的春,使我当时有同样的感觉。
一春来对于春的憎嫌,这是都消失了,喜悦地仰首,眼前是烂漫的春,骄奢的春,光艳的春,——似乎春在九十日来无数地徘徊瞻顾,百就千拦,只为的是今日在此枝头,快意恣情地一放!
看得恰当好处,便辞谢了主人回来。这春天吞咽得口有余香。过了三四天,又有友人来约同去,我却回绝了。今年到处寻春,总是太晚,我知道那时若去,已是“落红万点愁如海”,春来萧素如斯,大不必去惹那如海的愁绪。
虽然九十天中,只有一日的春光,而对于春天,似乎已得到了报复,不再怨恨憎嫌了。只是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如同小孩打架后相寻,大家忍不住回嗔作喜,却又不肯即时言归于好,只肯背着脸,低着头,撅着嘴说,“早知道你又来哄我,当初又何必把我冰在那里呢?”
小题1: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含义。(2分)
我要尽力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                                                                                   
小题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欣赏。(4分)
①有一天看见湖上冰软了,我的心顿然欢喜,说,“春天来了!”     
②这四棵树上,有千千万万玲珑娇艳的花朵,乱哄哄地在繁枝上挤着开……
小题3:“海棠花又是我深爱的”,请简要概括作者深爱海棠的原因。(4分)
小题4:文章第三自然段作者说“天下事都是如此——”,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3分)
答案

小题1:吞咽:尽情地享受,表达了“我”在寒冬中对春天强烈的期盼之情。
小题1:①运用了动作、神态描写(1分),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对春天的期盼与喜爱之
情(2分)。②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乱哄哄”“挤”等词生动地写出了海棠花
开得繁茂,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2分)。
小题1:海棠虽然无香,但它浅红淡白,绿叶掩映,色彩宜人,秾纤适中,充满生机。(4分)
小题1:此题为开放性题型,有理即可。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词语的语境义。解答时结合上下文理解该词语的深层次含义同时要联系作者的情感。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语句的能力。鉴赏语句可以按照如下方法:方法+效果+情感,解答时必须要结合具体的语句。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点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时一定要结合上下文,答出该词语的深层次的意思。
小题1:本题是一道开放题。只要围绕文章的中心、说法合理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一日的春光  冰心 (13分)去年冬末,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曾说:“我要尽量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今年北平的春天来得特别地晚,而且在还不知春在哪里的时候,】;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江革①幼而聪敏,早有才思,六岁便属文,柔之②深加赏器,曰:“此儿必兴吾门。”九岁丁父艰③,与弟江观同生④,少孤贫,傍无师友(读书没有师友指点),兄弟自相训勖⑤,读书精力不倦。十六丧母,以孝闻。服阕⑥与观俱诣太学,补国子生,举高第。谢朓⑦尝宿卫⑧,还过江革,时大雪,见革弊絮单席,而耽学不倦,嗟叹久之,乃脱所著襦,并手割半毡与革充卧具而去。(节选自《梁书·江革传》)
【注释】①江革:人名 。 ②柔之:江革之父,江柔之。③父艰:父亲去世。④同生:
孪生兄弟。⑤训勖:督促、勉励。⑥服阕:服孝期满。
⑦谢朓:南朝宋著名诗人。⑧宿卫:值夜班。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稍稍宾客其父(以宾客之礼相待)B.六岁便文(写)
C.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文采和道理)D.少贫(孤独)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2分)       (    )
A.泯众人矣尘气莽莽B.是指物作诗立就为其名
C.与革充卧具而待君久不至,已D.脱所著襦后乃至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②十六丧母,以孝闻。
小题4:江革和方仲永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你最受启发的是什么?(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题目。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媵人持沃灌(热水)B.白玉之环(腰间)
C.邴原少(丧父变成孤儿)D.凡学者(能够)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4分)
A.烨若神人师恻
B.足肤皲裂不知过书舍
C.不知口体奉不若人也一冬
D.余缊袍敝衣处其间一羡其不孤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小题4:我们可以分别从甲文和乙文中学到什么?(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题目。(14分)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1:下列词语中的划线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乘御风:飞奔的马
B.素湍绿潭:白色的急流
C.属引凄异:接连不断
D.哀转久:与世隔绝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⑵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小题3:按要求填空。(4分)
明末清初的张岱曾说:“古人记山水,太上郦道元……”作为山水游记文学的巨擘,郦道元确实是写景高手。寥寥几笔,突出了山峡的山                 的特点(自己用四字短语概括);写水,先用“                 ”写夏水的盛大(用原文的四字短语填空),又用“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写出江水的湍急。山是水的伏笔,水是山的呼应,山水相得益彰,真是天地大书中一幅绝美的插图。
小题4:文章结尾引用渔人的歌谣有什么作用?(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6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榛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节选自王禹偁《黄冈竹楼记》)(12分)
【注】①子城:城门之外的套城,也叫瓮城、月城。②雉堞(zhìdié):城墙上矮而短的墙。圮(pǐ):毁坏。③榛:丛生的杂树。莽:深密的荒草。④月波楼:在湖北省黄冈县城上。⑤平挹(yì)江濑(lài):意思是平视沙滩清流似乎伸手可汲。挹:汲取。濑:沙滩上的流水。⑥阒(qù):静。(xiònɡ ):远。⑦状:描述。⑧丁丁(zhēnɡ  zhēnɡ ):棋子敲击声。⑨投壶:古代宴饮时举行的一种娱乐游戏,用箭往壶里投,以投中次数决定胜负。⑩公退:办公归来。华阳巾:道士戴的头巾。
小题1:解释句中划线的词。(4分)
⑴水清洌(            )  ⑵不可状(            )
不动(            )  ⑷鹤氅 (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乃记而去公退
B.岸势犬牙差互待酒力醒
C.潭西南望野芳发幽香
D.其境过清中有足乐者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句子。(6分)
⑴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⑵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⑶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小题4:文段理解。(4分)
(1)试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甲文第二段。(2分)
(2)甲乙两文都表现了作者遭贬后为排解内心愤懑而寄情山水的心境,请根据两文内容,结合作者的心境,补写下面的对联。(2分)
见永州石潭,乐山水树竹,感受凄寒之景;
登黄冈竹楼,宜琴棋诗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曹刿论战(节选)(12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4分)
①小惠未  (   )         ②牺牲玉帛 (    )
③公将之  (    )         ④逐齐师 (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小题3:阅读全文,说说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小题4:本文运用“对比”“映衬”的手法刻画曹刿,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其作用。(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