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阅读郦道元的《三峡》一文,完成小题。(17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郦道元的《三峡》一文,完成小题。(17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1:解释下面短语中划线的字词。(4分)
①略无处     阙:                       ②沿阻绝         溯:             
③乘御风     奔:                       ④猿鸣声泪沾裳   三: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译文:                                                    
②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译文:                                                   
小题3:写景要善于抓住景物的特点,请你分别用四字短语概括三峡的特点。(3分)
山的特点:              ;夏水的特点:              ;秋谷的特点:              
小题4:说说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6分)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答案

小题1:①同“缺”,缺口 ②逆流而上 ③奔驰的快马 ④泛指多
小题1:①如果不是正午和夜半,是看不到太阳和月亮的。②白色的激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
小题1:高陡绵长 水大流急 林寒涧肃(概括到相关的点即可)
小题1:①侧面描写(1分),突出三峡两岸山的高而陡的特点(1分)。 ②作比较(1分),突出夏季三峡水流湍急的特点(1分)。 ③侧面描写(1分),突出三峡秋天凄清、肃静的特点(1分)。
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能力。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出“山”“夏水”“秋谷”的特点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文章的表现手法以及表达效果。为了突出“山高”“水急”“环境凄清”等特点,作者运用了侧面描写以及对比衬托的方法。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郦道元的《三峡》一文,完成小题。(17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厉彦林的《享受春雨》一文,完成小题。(8分)
①也许是刚经历了冬天太多的郁闷和压抑,也许是寒风、残雪在记忆的底片上留下太多的沧桑与悲凉,万物掐灭生命的色彩与声音,孤独地萧条着、沉默着。一夜微风,唤醒早春三月的晨曦,也吹来了北方第一场春雨。山川、河流、乡村、房屋、树林、花草、庄稼、庄稼人,都在翘首春的惠风拂面,享受春雨的滋润,感觉春天那年轻的心跳……
②春雨如烟,如雾,如丝,如梦,悄悄落下来,一滴一滴,淅淅沥沥,飘飘洒洒,缠缠绵绵。恰似烟雾迷蒙、若有若无、若即若离的水墨画,朦胧且迷人。春雨婀娜多姿,巧笑倩兮,步履轻盈,委婉含蓄,率性天然,没有夏雨的暴烈,没有秋雨的忧愁,没有冬雨的冷酷,像位清纯、含蓄待嫁的新娘,充满对生命、对世间万物的爱恋……为了履行前世约定,悄无声息地把睡梦中的大地山川抚摩一遍,湿润着每一个角落、每一棵小草。令人悄然想起“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美妙佳句。一会儿工夫,雨点越来越大,越来越急,嘻嘻哈哈,打打闹闹,在干燥的土地上留下密密匝匝的雨窝。春雨从不埋怨和选择土地肥沃或贫瘠,总是执着地投入,迅速渗进地下,形不成水流,只让土地守候和感动,让世人留恋和感叹。
③走在乡间小路上,任细细的雨丝自由地落在脸上,痒酥酥的,滑到嘴里,甜丝丝的。此时可以真正感受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惬意与舒畅。我记得在老家院中赏雨的情景。雨点劈里啪啦掉下来了,洒在头上,落在脸上,说不清道不明的舒爽。我忘情地站在雨里,虽然衣服被打湿,可心里高兴,脸上绽放着笑容,享受着那份难得的清凉和惬意。院里的梧桐树耸立雨中,紫红的小芽芽摇曳着甜美的心事。枝杈上被雨淋过的喜鹊窝颜色更加凝重,淘气的小喜鹊躲在老喜鹊的翅膀下,时而从窝里探出小脑袋,新奇地瞥一眼外面的风景,又唧唧喳喳地把头缩回去。树下有一群相互依偎的鸭子,时而用嘴巴梳理着羽毛,呱呱地交流着什么。那鸟鸣声、鸭叫声,伴随风声雨声,滋润,清雅,恬淡,宁静……
④春雨贵如油,老天爷也十分小气。雨刚下了一会儿,就停了。雨虽然不大,却滋润着乡间万物,悄然改变了山乡的颜色,编织出一幅绚丽多姿的图画,点燃了生命的期待与呼唤!……草儿绿了,花儿开了,土地松软了,生命以最简单、最自然的方式在繁衍、传承、轮回。前两天还光秃秃的山冈,奇迹般地罩上了新绿。真可谓浓妆淡抹总相宜。大地是藏梦、长梦的地方!萌生绿色的地方就舒展生命,就有开花的渴望,就有歌声在酝酿!每人都种植一份鲜嫩的心境,收获一缕成长的愿望。
⑤春雨是会说会笑的精灵,是律动生命的音乐。春雨会跟随着气候幻化不同姿态、不同神情,也会随听雨者心情演绎不同的内涵。或嫣然,或惆怅,或温柔,或冷寂,或清丽,或婉约……可谓千种心情,万种雨境。
小题1:本文是以                         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1分)
小题2:请根据示例分析春雨的其他特点。(2分)
示例:第②语段让我们感受到春雨的朦胧,多姿,无私奉献。
第③语段让我们感受到                                                            
第④语段让我们感受到                                                            
小题3:选文中的“春雨如烟,如雾,如丝,如梦”和朱自清的《春》一文中的“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这两个句子,你更喜欢哪一句?请说出理由。(2分)
小题4:选文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感受,请运用排比写一段话,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表达你对“夏雨”或“秋雨”的感受,60字左右。(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18分)
向一棵树鞠躬
王崇亚
①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说突然,是因为我在这条小巷的尽头住了十年,天天从它跟前走过,竟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那天早晨,我无意识地朝路边的砖垛上扫了一眼,一下子就看到了这棵树。
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
③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周围是林林总总的大树小树。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它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砖们不规则地排列在一起,好像训练累了的老兵,歪歪斜斜地站在那里,勉强保持着一种队形。
④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它站在高高的砖垛上作俯视状,鸟瞰着这个喧闹的世界。它小心地经营着自己。它当然喜欢玉树临风般的躯体,哪怕是小家碧玉的亭亭玉立也可以呀!但命运却把它交付给一堆砖。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儿向老榆树告别。可是就在瞬间,一阵微微的风,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它知道: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它长成了灌木丛。
⑤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过不少的苦痛。雷电轰击过它,狂风摧残过它,风雪侵蚀过它。最难耐的还是干旱和贫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却贫瘠得难以供应它起码的养料。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厄运使得它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体佝偻,它没有屈服。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为一棵榆树而感动。
⑥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一个老人默默地站在那棵树旁。老人告诉我,这垛砖堆了十八年。当初准备盖房子用,儿子突然得病死了。媳妇改嫁,他领着孙子孙女度日,房子就耽搁了。现在孙子孙女已长大成人,会挣钱了,政府又补贴了一部分钱,房子终于可以翻修了。在老人平静的叙述中,丝毫不见其悲凉,仿佛生活就是如此。
⑦我怔在那里。十八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艰辛度过的。老人走了,他边走边自言自语道:“你看这棵树,咋就恁耐活呢?缺水少土的,竞活了十八年,真要活成精了!”蓦地,我仿佛觉得眼前的这棵榆树,就是老人的翻版。蓬蓬松松的枝叶,是老人稀疏的乱发;褶褶皱皱的树干,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还有那地下柔柔细细的根,是老人冉冉飘飞的胡须。
⑧望着老人步履艰辛地走了,走在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上。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我默默地伫立,向老人、向那棵榆树深深地鞠了一躬。                              
(选自《朝着太阳奔去》)
小题1: 选文思路清晰,概括起来说是由    写到      ;构思精美,主要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3分)
小题2:第②段划线句中“不同寻常”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3分)
小题3: 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1)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
(2)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
小题4:第⑦段划线句写出了老人与树的许多外在的相同之处,他们之间还有哪些隐性的相同之处呢?试写出两条。(4分)
小题5:“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对这种观点,你是否认同?请简述理由。(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短文,完成小题。(18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选自《记承天寺夜游》)
【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wán)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节选自袁宏道《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4分)
欣然起行。  欣然:            ⑵竹柏影也。盖:            
春为月。  为:              ⑷尤为观。  观: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⑵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小题3:【甲】【乙】两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分别是什么?同是描写月色,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5分)
⑴写月语句                                                                
⑵描写方法                                                                
小题4:请为乙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用“/”标上停顿。(3分)
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
小题5:【甲】【乙】两文篇末的议论分别表露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或感情?(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16分)
蝴蝶与花椒树
(李文香)
①盛夏时节,花椒树向人们展示着它的蓬勃,刚刚微红的花椒颗粒一簇簇挂满枝头。布满芒刺的枝条,有的修长且舒展地向外延伸着,有的先向下弯曲而后又笔直向上;枝头的叶子和果子凸现出来,像舞蹈着少女的臂腕和纤手。花椒的香味溢满庭院,街坊邻居下地从我家门口过时,都要探头闻一闻,“嗯……好香啊!”每到此时,花蝴蝶异常的多,围绕花椒树飞着,有时在脸上颤一下,有时在肩头上亮个相。
②八月中旬,是花椒粒最红的时候,先将大部分的颗粒采摘下来,晾晒在小棚子顶上。烈日炎炎的中午,那些不知名的大蝴蝶,快乐地飞动着,尽显着它华贵的姿容。它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时而绕花椒树飞舞,时而在晾晒的花椒上聚拢,像是在窃窃私语。当看到它们聚在一起时,我和弟弟宁可不吃饭也要举着大扫把捕捉蝴蝶,弄得满头大汗。捕捉到的蝴蝶需按住脑袋用大头针钉在墙壁上和木板上,当做标本一样的收藏,然后夹在书里。
③在我的记忆中,那些被晒***花椒妈妈还要偷偷地卖掉。有一次卖得最多,却被妈妈全部借给了隔壁家二婶,用来给她家柱子哥治肺结核病。当时我十分气愤:“妈,二叔带头批判咱家,你怎么把钱都借了?”我撅着嘴。“看你把嘴撅得能拴上一头驴了,做人呀,在最不易的时候,就要帮一把,咱们不和他们一般见识。”母亲的善良更叫我记得骨铭心。
④无论庭院外的世界怎样,每到花椒树茂盛的季节,那些美丽的蝴蝶依然围绕着花椒树舞着、闹着,似乎仰着头宣布,热闹是别人的,美丽才是自己的。
⑤花椒树是有灵性的,结了果的花椒树是不能移栽的,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栽种花椒树的人要和花椒树的生死相连的。这样的说法,也确实得到了证实,自1976年大地震后,我家的庭院失去了从前的繁荣,倒塌的墙壁将花椒树的大部分暴露出来,结出的果实也不再属于母亲一人,那些蝴蝶遭到了空前的攻击。第二年的夏天,整个村庄变了模样,大半个花椒树不再结果。还没到霜降,整个树的叶子都脱掉了,只有一两只蝴蝶。在树叶上留下点点泪滴,再也不见了那种蝴蝶群舞的踪影
⑥晚秋的一个中午,在不知不觉中,花椒树死去了。而这之后,我家也迁出了原来的庭院,这就是花椒树的灵性,佛性禅理,它不侍二主且有着人性般至高无上的尊严。
⑦多年来,身居风景优美的都市,游历过不少名山大川。但我幼时庭院蝴蝶与花椒树的相濡以沫,花椒树对栽树人的恪守与执著,蝴蝶对花椒树的忠贞不渝,每每想起备觉温馨。                                 (选自《散文选刊·下半月》,有删节)
小题1:文章第①②段花椒与蝴蝶交织来描写,你认为这样安排有怎样的作用?(4分)
小题2:对第①段、第⑤段加线语句任选一处,从修辞运用的角度加以赏析。(4分)
小题3:这篇文章对“蝴蝶与花椒树”进行描写,而第③段对母亲卖花椒的情节进行了记叙,这多余吗?为什么?(4分)
小题4:从文章的结构安排角度,谈谈最后一段的作用。(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2分)
①凡可以患者,何不为也?(     ) ②所欲有甚生者。(     )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万钟于我何加焉?
小题3:上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小题4:“行道之人”和“乞人”的做法你是否赞同?谈谈你的看法。(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