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闻...
题目
题型:浙江省期中题难度:来源: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仆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公仆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 “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给上面的文字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2.说说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①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青年听得到。 
                                                                                                                                                        
     ②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3.文段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 方面”的 闻一多先生“言”“行”完全一致?
                                                                                                                                                            
                                                                                                                                                            

4.第②段“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中“这”指代什么?为什么说情况迥乎不同,一反既往?
                                                                                                                                                          
                                                                                                                                                          
 
5.最后几段,几乎是一句话一段,能不能合为一段,为什么?
                                                                                                                                                            
6.请简要概括闻一多先生的形象。
                                                                                                                                                            
答案
1.第一层:开头到“证实了他的‘言’和‘行’”。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
     第二层:最后两节。总结全文,高度评价闻一多先生。
2.①闻一多先生最初只在昆明青年中宣传民主。
     ②这句话表达了闻一多英勇无畏,誓与反动派拼死一战的决心。
3.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
4.“这”指的是闻一多作为革命家的一面。因为作为青年运动的***,闻一多先是宣传革命,然后用行动争取民主,与做学问时先埋头苦干,然后再“说”不一样。
5.不能,因为一方面强调闻一多是卓越的学者,优秀诗人,革命烈士,另一方面也突出闻一多是言与行一致的伟人。
6.闻一多先生是一位精于学术,有钻研精神的学者;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
核心考点
试题【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闻】;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与女儿沟通音乐
        ①像大多数女孩一样,我女儿喜欢听流行音乐,对当红的港台歌星如数家珍,书桌周围的墙面上贴满了偶像的彩照。对她的热劲,我虽然理解,但总有些不以为然,我对她说,对流行音乐这么热衷没多大意思,应该听一些古典的,那才是受用一世的。谁知她反击道:你只知道听贝多芬、莫扎特,都是些老古董。 
       ②有一次,她要我找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和德彪西的《月光》CD,她说音乐课上老师刚教过,觉得蛮好听的,要我再放给她听。这天她翻来覆去听了好几遍。 
       ③又一天,女儿在放Beyond的歌,当听到那熟悉的《光辉岁月》时,我忍不住跟着哼唱起来,一时间竟唱得热血沸腾,豪情激荡,女儿在一旁很惊讶:爸爸,你也懂啊?我晓:爸爸年轻时也是喜欢流行音乐的,特别喜欢这首《光辉岁月》,还有达明一派、草蜢、昆拿、优客李林,还有刘文正、谭咏磷、张国荣、陈百强、徐小风、奚秀兰,还有邓丽君! 
       ④当我说出这一串串乐队组合和歌星名字时,女儿先是直瞪眼,继而是拍手欢呼,激动过后,她问我:既然你这么喜爱过流行音乐,现在为什么不听了?我说:听了古典再听流行,觉得味道不够了,可能和一个人的年龄、性情、经历和对人生的感悟有关。流行音乐是属于青春期的,所以年轻时一般都喜欢追星,但慢慢地要听一些古典的,古典是老古董,古典是经典:是几百年来的艺术结晶,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一旦喜欢上,那幸福迷恋的感觉肯定会超过你迷流行音乐的感觉。当然,流行音乐中也有好的,有精华作品,比如刚才听的《光辉岁月》,一听到,我仍会激动,仍会要听,要唱。
       ⑤从那天起,我和女儿在听音乐时的对立情绪缓和了许多。一天,她在听韩国当红组合H·O·T的歌,我听到有一首歌的旋律优美跌宕,很有感染力,就问这歌叫什么,女儿说是《孩子啊》。晚上回家后,女儿一见我就如发现新大陆似的对我说:“你知道吗?你上午听到的《孩子啊》这首歌的曲子是根据莫扎特《第二十五交响曲》改编的,我看过说明的。还有首《希望》,中间用了贝多芬的《欢乐颂》!”
       ⑥ 又过了几天,女儿对我说,最近听张学友的歌,发现在乐队伴奏中有羽键琴,“巴赫和莫扎特的音乐中不也有羽键琴吗?”我说是啊,羽键琴曾是一件流行的古乐器,看来现在的流行乐坛也已注意吸取古典音乐的养料,你听,用了古典曲调和古乐器,味道和品位就不一样了。女儿频频点头。我又说:其实,古典音乐也吸取了其他音乐的养科,如巴托克、德沃夏克、柴可夫斯基等,在他们的音乐中,就采用融合了许多流传于民间的曲调,民间音乐也可说是一种流行音乐,流传的时间长了,再经过大师们的妙笔生花,于是就化成了古典音乐的一部分。所以古典和流行并不是绝缘的,好的音乐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
     A、跌(                 )               B、底(                  )
2、女儿对流行音乐非常喜爱,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用原文回答)
                                                                                                                                   
3、第④段中划线字“这”指代什么?
                                                                                                                                                             
4、“从那天起,我和女儿在听音乐时的对立情绪缓和了许多”,“我”和女儿之间为什么会“对立”?“对立情绪缓和”的原因是什么?请用两三句话加以概括。
                                                                                                                                                           
                                                                                                                                                           

5、父亲认为古典音乐比流行音乐更胜一筹的依据是什么?
                                                                                                                                                          
6、女儿与父亲在欣赏音乐方面获得了怎样的共鸣点,请用原文中的一句话来表述。
                                                                                                                                                           
7、文章中有多处描写了作者欣赏音乐的心得,你喜欢音乐吗?你对音乐还有其他心得体验吗?说出来与大家交流交流。
                                                                                                                                                          
                                                                                                                                                          
题型:浙江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夏日原野上的追赶
       ①从上学开始,老师就不止一次地在黑板上写下“最有意义的事”这样的作文题目。什么是最有意义的事呢?现在想来,那时写的几乎都是一些好人好事,什么捡钱包、让座位、扶老人过马路……这当然是有意义的。然而,如果要把它们说成是我们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事,似乎也并不准确。因为人生最有意义的事将会对我们产生恒久的影响,会成为我们一生中一直闪亮的灯塔,会影响到我们人生的航线和生命的质量。
       ②我常常在想,生命里最有意义的事,往往就静默于你的生命之中,然而却会在你生命的某一时刻,呈现出强烈的意义来。
       ③那是一年夏天的事。我在山里放羊。山坡下有一块瓜地。________(A.热烈 B.酷烈 C.和暖)的阳光将西瓜熟透的气息一丝一丝地逼入我的体内。看瓜的是一个老人,他一直闭着眼睛躺在一个草棚子下面。我想他一定是睡着了。这大夏天的正午,太阳把人身体里的力气一点点都蒸发了,连那把根扎了不知有多深的老树,都像在开水锅里煮过一般,叶子卷得扯都扯不开,他不睡着才怪呢!瓜地里的西瓜像一个个孩子一样顽皮地瞪着我,如果能抱着一个大西瓜狼吞虎咽一气,那该有多爽啊!
       ④我终于鼓足了勇气,一个猛子扎进瓜地摘下一个大西瓜,但就在这时,我的背后传来一声大喝,我抱上瓜就跑。虽然他的大喝带给我极大的恐惧,但当我抱着瓜开始跑的时候,我充满了自信。想想吧,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要追上一个十二岁的孩子,那简直就是龟兔赛跑!我抱着瓜回头看看那个追过来的老人,他腿脚不太利索,跑起来的样子很好笑。我心里在笑他,他怎么就不想一想,他怎么可能追上我呢?
       ⑤夏日的田野是富有的,到处是绿色。我就在这样的田野里像一只被追赶的兔子一样奔跑着,并不时回过头去看看那追赶我的老人。他一瘸一拐地追着。我跑一段,就停下来向他举举手中的西瓜,然后继续往前跑。耳边的风掠过我的头发,像母亲手中的梳子梳过一样轻柔而舒适。我的奔跑将深藏于绿色之中的兔子、狐狸、山猫惊动起来了,野鸡、麻雀、鸽子也从草地上翔起。整个田野更显得繁华而富有,我甚至有些喜欢这种被追赶下的奔跑了。
       ⑥我跑出老远,心想他一定停下来了吧。可回头一看,他依然一瘸一拐地追着。我只得又将西瓜向他举了举,继续往前跑。
       ⑦在夏日的炎阳下长时间奔跑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已经气喘吁吁,嗓子像吃过辣子一样干涩燥热,衣裤像水洗过一样贴在了身上。我有些支持不住了,但老人依然在一瘸一拐地追赶。看得出来,他没有放弃的意思,仿佛他丢失的不是一个瓜,而是别的什么东西;而且似乎他也乐意在这夏日里无遮无拦的田野上做一个追赶者。
       ⑧我开始困惑了,他要追到什么时候才算个尽头呢?但有一点我很明白,只要他不放弃,就会追上我的,一定会追上我的!
       ⑨西瓜地离我们已经很远了,但他的追赶像一片巨大的云彩投下的阴影_______(A.阻挡 B.影响 C.笼罩)着我,我跑不出去。这就像马在风中跑,马比风的速度快,但马永远跑不出风的世界。我害怕起来了,人一害怕骨头就酥了。我不得不放弃。我将瓜放在了路上,跑到远处大口大口喘着粗气,看着他一步一步逼近,最终到达西瓜跟前。他抬起头看看我,然后像一个将军拎起敌人的首级一样将西瓜拎起来看看,又将西瓜放回原地,转过身一瘸一拐地归去了。
       ⑩他归去的样子颇有些凯旋的意味。 这件事已经很遥远了。这些年来在社会上东奔西忙,我会时不时想起那场夏日原野上的追赶,想起看瓜老人那永不放弃的一瘸一拐的身影。
1、根据文意,从第③段、第⑨段的括号内为空白处选择恰当的词。
2、根据选文,可以理出“我”在被追赶中心理、行为的主要变化过程。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什么是“我们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事”?请用原文中的语句概括作答。(限25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品味第⑨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结合语境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你认为老人为什么执意追赶“我”?从夏日原野上的这场追赶中,你获得了怎样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①客人小心翼翼递过去一张字条。贝多芬戴上眼镜,专注地凝视了一会儿:“好,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他说,虽然严肃,但脸上浮现出善良的微笑,“你们很勇敢……可是你们不容易了解我,也很难使我听懂你们的话。过来坐在我旁边,你们知道我听不见的。” 
       ②他敲敲自己的耳朵,随手拿过来一张纸一枝铅笔给客人。 
       ③客人在纸上写着:“我们要知道您的生平,把您的消息带给万千大众,使他们了解您真实的好灵魂。” 
       ④看了这几句话,一滴泪在大音乐家眼里闪光。他喃喃地如同独语:“我的好灵魂!人家都当我是个厌世者,你们怎么会想到这个!在这里我孤零零地坐着,写我的音符——我将永远听不见音乐,但是在我心里发出的回响,比任何乐器上演奏的都美。我有时不免叹息,我真软弱……一个音乐家最大的悲剧是丧失了听觉。” 
       ⑤贝多芬神往地说:“一个人到田野去,有时候我想,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⑥他接着说:“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⑦贝多芬激动而又沉郁的情绪深深感染了来访者,客人不停地记下来。
       ⑧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将他的灵魂锁闭在磐石一样密不通风的“耳聋”之中。这犹如一座不见天日的囚室,牢牢地困住了他。不过,“聋”虽然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不幸和烦忧,却也带来了与人世的喧嚣相隔绝的安静。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
1、①段中画线句运用了                修辞,从这句话中,你可以了解当时人们是怎样看待贝多芬的?
                                                                                                                                                         
2、⑤第段中,为什么贝多芬说:“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3、你怎样理解⑥段中画线的贝多芬说的那句话?
                                                                                                                                                            
4、第⑧段中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其中所提到的“永恒”你认为指什么?
                                                                                                                                                             
题型:贵州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零点降生的女孩》片段,完成1—4小题。
     (1)我的家乡有一种说法,凡是在子夜零点降生的女孩都是十分幸运的,将来一定会出人头地,业有所成。村子里就有一个零点降生的女孩,她家境优裕,工作顺利,婚恋幸福,是全村女孩子羡慕的对象。人们一说起她,就要谈到她的零点降生之兆。她成了大家心目中零点降生幸运儿的有力例证。
     (2)你知道,我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都不怎么好,所以我从懂事起对自己就没有信心。村里那个幸福女孩更让我相信:生死由命,成败在天。上天既然已经安排好了你的命运,你再努力也没有用。我变得对一切都无所谓,在天然惰性的驱使下,整日无所事事,随波逐流,任凭母亲怎么劝说也不回头。一次,母亲被我气极了,忍不住狠狠责骂了我一顿,我居然蛮不讲理地顶撞她:“你怎么不把我生到零点?那样我就有福气了,还用你操这么多心!”
     (3)母亲怔住了。
     (4)晚上睡觉的时候,母亲坐到我的床边,温柔地掖着我的被角,轻轻地告诉我:“妞妞,其实你也是零点生的。这些年妈一直没有说出来,是因为你太浮气,怕别人的好话捧坏了你。不过,你要知道,即使你是零点出生的,也并不是生下来什么都有的。天上掉不下白面馍,咱村的那个女孩要是不学好,现在也不会是这样子。你要是不努力,将来照样没出息。”
     (5)我哭了。我开始后悔自己以前的自暴自弃。那一夜,我没有睡。我在心里暗暗发誓:今后决不吝惜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决不辜负自己零点降生的这份幸运。
     (6)8年之后,我考上了大学。我是村里第一个正式大学生——这时我已经完全相信自己是命运的宠儿了。临走的那一天,恰好是我二十岁生日,母亲给我做了一顿丰盛的午餐,郑重地告诉我:“妞妞,其实你不是零点生的。”
     (7)我吃惊地看着她,好一会儿才明白她在说什么。我早已不在乎零点不零点的事了,可她却还一直放在心上——也许只有母亲才会把这样的事情放在心上。
     (8)“我不过是为了给你鼓鼓劲儿才那样说的。”母亲解释的神态像一个犯了错误的小孩子,愧疚而不安。我的眼前忽然浮现出8年前的那个夜晚,耳边也一字字地响起了母亲当初的话语。我忍不住泪如泉涌。其实愧疚不安的应当是我,不是吗?
     (9)从那一刻起,我彻底觉悟了:如果一个人只惰于听从上天的安排而忽略了自身的力量,是多么愚蠢。无论什么时候,一个人都没有理由听天由命。其实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潜藏着许多好机会,但你只能靠自己的双手去挖掘。天会刮风天会下雨但是永远也不会掉下白面馍。你只能用自己的双手,自己为自己创造出一眼源源不绝的幸福之泉。
1、从文中看,“母亲”有两个方面的特点,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答:①                                              ②                                                     
2、作者写本文的用意是什么?请根据原文词句作答。
     答:                                                                                                           
3、为什么说愧疚不安的是我?“母亲怔住了”,为什么怔住了?
     答:                                                                                                        
4、试着根据故事的主旨写出有关的名句和警句(自己编写的也行)。
     答: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短文《生命中的伞》,完成1—5题。
       在长长的一生中,有许许多多是可以淡忘的,但有些东西却无法忘却,譬如这生命中的伞。
       许多年了,我依旧常常伫立雨中回味着这萦绕在心头的伞的故事,思绪明晰而鲜艳,仿佛又看见了朦胧的细雨中,一个苍老的身影向我走来。于是明白:一把伞是一份沉沉的情,一份浓浓的爱。每每走在飘雨的路上,望着迷蒙的远山近树便在心里说:父亲又送伞来了吗?在风中?在雨中?
       那是读中学时候的一天,就在临近下课时,骤然间乌云压城。我不安而惶惶地收拾好书本准备回家,雨淅淅沥沥地下起来了。望着密密匝匝的细雨,我犹豫起来,到家定会浑身湿漉漉了。暮色愈来愈深,我硬着头皮冲进了雨里。
       一路小跑。隐隐约约,我看见前面有个人,打着伞向我走来。走近了,才知道竟是父亲。父亲苍瘦的脸庞露出了微笑,站在那里等着我。我无言地从父亲手中接过了伞,父亲的嘴唇蠕动着似乎想说些什么但终究没有说。一路上,父亲和我一前一后的各自走着一段沉默的路。我只望着飞舞的雨花或想着自己的心事,仿佛忘了父亲走在我前面,就这样回到家中。
       再后来,每逢下雨父亲总是默默地出现在我眼前。一次,两次,三次……我始终把这看成是父亲的义务。不要说亲昵,甚至连一句谢意的话都不曾说。每次父亲迈着沉重的步履将伞递给我时,我只是平淡的接过便无语地跟在父亲身后,似乎这一切都是父亲应该做的。 
       有一天下雨,父亲却没有来。走在雨中迟迟未见父亲,我不禁生起了父亲的气。跑回家中,却见父亲病恹恹躺在床榻上,青筋虬露的手握着一把伞,紧紧地。我呆呆地看着父亲,心底油然生出无限的歉意。母亲走过来,告诉我:“你爸爸刚才还嚷着送伞给你,谁知没走几步却倒在地上,到底是人老了,身体也每况愈下。”我猛地扑在床沿上,泪水小溪般地流了下来,看着脸上满是皱纹的父亲,为自己的懵懂无知,为错怪父亲的真情而无地自容了。父亲永远都在无言地呵护着我,可我却没有领悟这刻骨铭心的爱的方式。
       淡淡的,淡淡的雨丝中可是父亲打伞来了?站在异地他乡的蒙蒙细雨中,我又想起了远方的父亲,想起了定格在我生命中的那把伞,永远地嵌在心灵深处。
1、短文第一段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2、围绕伞,作者具体写了哪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3、每从父亲的手中接到伞后,只是平淡地感觉,便无语的跟在父亲身后,作者为什么认为“都是父亲应该做的”? 
                                                                                                    
4、短文以“生命中的伞”为题,有何特殊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每个父亲的性格各不相同,对儿女的爱的方式也是不同的”。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不少于70字)
                                                                                                    

题型:河南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