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二)永远的太老师沈从文徐城北①我母亲年轻时曾得到两位文学前辈的提携,并与他们保持着终生友谊。一位是叶圣陶,另一位是沈从文。所以,我很小就接触到了太老师沈从文。...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二)永远的太老师沈从文
徐城北
①我母亲年轻时曾得到两位文学前辈的提携,并与他们保持着终生友谊。一位是叶圣陶,另一位是沈从文。所以,我很小就接触到了太老师沈从文。
②对叶老我一直称“叶爷爷”,因为叶至善比我父母小不了几岁。但我幼年起就遵命称沈老为 “伯伯”,主要因沈老结婚晚,他的两个儿子比我也大不了几岁,小时候一起玩过的。叶老与我父母认识得早,沈老与我父母相交得深。沈伯伯内心深处经常是痛苦的,所以他也特别能理解他人的痛苦。比如对我因父母的缘由在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就在升学与就业问题上遇到大坎坷,别人要么不说,要么劝我多多忍耐,而沈伯伯则鼓励我:“趁家里还有饭吃,就抓紧年轻时光好好读书。现在读还能记得住,等老来再读就晚了。”他本人就带头“带”我,开列了许多关于青铜器的善本书目,叫我到北京图书馆去“啃”。我还算是耐得住寂寞的,早饭后就进门,晚饭前才把书存在柜台,次日再接着“啃”。白天我出来“放风”,跑到图书馆东边玉石栏杆之内,朝着北海那边喊嗓子。
③钻研了一段时间的青铜器,实在太寂寞了,我鼓足勇气向沈老“告退”。沈老表示理解,说:“看来你还是爱你的京戏,那就好好钻研它吧。”沈老当晚留我在他家吃饭,饭后我坐在他家门槛上。他指着天上几颗最大的星星说:“这是巴金,那是茅盾,再一颗是冰心……”我问:“您呢?”他举起小小的右手一摇:“哪里,我不过是博物馆一名小小的讲解员……”还说,“你喜欢文学,当然好;但不能光图文字漂亮,首先要朴素,朴素了才准确,这方面要学(汪)曾祺……
④1965年我离开北京去了新疆,次年文化大革命爆发,随后沈伯伯去了湖北干校,他夫人也去了同一所干校,在菜班当班长,两人不在一起。沈老每天提着饭盒去附近一个小学食堂打饭,路上看看天空的大雁,再望望水中的游鱼,心中感慨无限,回到独居的草棚就用毛笔写成书信,然后从湖北寄给新疆的我。我读过后再转寄给湖北的父母。为什么要这么费事地转?为了安全。我在新疆,旁边没人能认识沈老的毛笔字,甚至没人知道世界上还有他这么个人。母亲读后给我来信,要我努力背诵沈老信中的重要段落:“那是人间最美好的感情,它本身也是最美好的文字。你如果有志文学,就不能放弃这手边的宝贝……”沈老信中抒发的感慨,新疆生产兵团的人是管不着的。我称呼这种做法叫“三地书”,甚至不亚于那有名的“两地书”。至今我手中保存着许多沈伯伯的信,有新中国成立前他给我母亲与父亲的,也有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写给我个人的。沈家二公子曾从我这借去复印,完了后又归还给我。他甚至有些嫉妒地说,其中有一封,是他父亲晚年抒发心中感慨最深的,“居然是写给你老弟的”云云。目前,这些信都已收进了三十二卷的《沈从文全集》。
⑤临近文化大革命结束,我在北京结婚。那天他从东堂子胡同专程赶来,送来两样礼物:一是五蝠捧寿的瓷盘;一是一小块大红洒金的宣纸,上边有他用七分钱一支的毛笔写的字:“祝两位(当时他叫不出我爱人的名字)多福长寿”。随即又用更小的毛笔字给予解释:“为国家多做好事为多福,长寿则能为国家多做几十年好事。从文敬贺。”他生前送过我好几幅各样的字,我与妻子把这小小的结婚礼物视为我们一生之座右铭。沈伯伯说:“这张洒金的纸,是故宫中的东西,比那个瓷盘子还贵重。”我想,纸片片再贵重也是有价的,而他写上去的几句言语,难道不是贵重得无价了吗?尽管时至今天,电视台的寻宝鉴宝节目搞得很热闹,相比之下,我觉得还是手中这些东西更加沉甸甸并金灿灿。 
小题1:本文标题中,“永远”二字耐人寻味,说说其中的意味。(4分)  
小题2:品味语言,按要求回答问题。(共6分,每小题3分)
A. 请赏析文章第②段中加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B. 请比较第⑤段中画线句子与改句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原句:我想,纸片片再贵重也是有价的,而他写上去的几句言语,难道不是贵重得无价了吗?
改句:我想,纸片片再贵重也是有价的,而他写上去的几句言语,是贵重得无价了。
小题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无论他人和社会对自己如何不公,沈从文先生总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为社会考虑,善解人意。
B.第③段中的“告退”一词,在文中是指作者萌生退意,想结束对青铜器的研究。
C.作者觉得沈从文先生送自己的结婚礼物沉甸甸并金灿灿的,是因为作者觉得时下鉴定节目中的那些宝没有多少价值。
D.作者用朴实的文字带给我们与众不同的大师形象,平凡而温馨。
小题4:文中第③段写到:“……但不能光图文字漂亮,首先要朴素,朴素了才准确,这方面要学(汪)曾祺……”,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请结合《端午的鸭蛋》中的语句,谈谈你对文中“朴素”二字的理解。(4分)
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
答案

小题1:“永远”的意思是“永恒”,突出时间的长久。文章通过描写作者与沈从文先生交往的几件事,突出了沈从文先生对作者的帮助和影响,表达了作者对沈从文老师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小题2:.A.“啃”的意思是一点一点地咬下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遇到人生大坎坷、茫然无措时,沈从文对他的鼓励,要求他用心读书,努力学习。于细微之处体现出沈从文对作者的真诚帮助,也表现了作者对沈从文先生的深切感激。
B.两个句子都写出了沈从文先生言语的珍贵,原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语气强烈,表达了对沈从文先生深深的感激之情。改句为一般陈述句,语气平淡,无法表现作者内心强烈的情感,所以原句表达效果更好。
小题3:C
小题4:示例1:汪曾祺作品文字的朴素体现在语言的质朴上,如“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没有过分的雕琢,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让人读来津津有味,回味无穷。
示例2:汪曾祺作品文字的朴素体现在手法的简单上,如“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没有刻意的写作手法,在平实的语句中蕴含真情。
示例3:汪曾祺作品文字的朴素体现在情感的纯净上,如“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这句话,流露出对家乡的热爱。在他的作品中无论是乡土还是人情,处处都充满淡淡的香味,让内心泛起感动的波澜。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首先理解“永远”的意思,即 “永恒”,指时间之长达到永久。根据文章内容理解此词,可知,这个词表明了沈从文先生对“我”的影响之深远,表达了“我”对沈老的无比崇敬之情。
点评: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务必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标题中的“词语”更要结合全文的内容加以理解。
小题2:试题分析:“啃”的本义是一点一点地咬下来,结合上文内容可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遇到人生大坎坷、茫然无措时,在沈从文的鼓励下用心读书,努力学习的情景。从而表达了我对沈老的无限感激之情。第二小题中的两个句子,原句是反问句,语气强烈,表达了对沈从文先生深深的感激之情。改句语气平淡,无法表现作者内心强烈的情感。
点评:词语的理解先看本文,再结合文章内容语境义及表达的情感。两个句子加以比较的题目,首先要比较两个句子的异同,找到原句与改后的句子在手法、修辞、表达效果、语气等方面的不同,然后用通顺的语言表达出来。
小题3:试题分析:“作者觉得时下鉴定节目中的那些宝没有多少价值”的说法是错误的,根据原文可知,是因为“他写上去的几句言语,贵重得无价了”,让我及爱心终生受用不尽,所以才“沉甸甸并金灿灿”。
点评:做这类题目时,一定要在通读全文、了解全文内容及主旨的基础上,再精读各项涉及到的段落,并运用所学记叙文知识及对文章的理解综合辨析衡量。
小题4:试题分析:“结合《端午的鸭蛋》中的语句”是拟答的具体要求,首先要理解“朴素”两字的意思,从语言上来说,是质朴,不加雕琢;从手法上来说,是简单,没有刻意的写作手法;从情感上来说,是纯净、纯真。然后结合所给出的语段,任选一个角度作答即可。
点评:首先要全面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在审清题干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所给语段中的句子,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从而对作者的写作风格有一个更深入地理解。
核心考点
试题【(二)永远的太老师沈从文徐城北①我母亲年轻时曾得到两位文学前辈的提携,并与他们保持着终生友谊。一位是叶圣陶,另一位是沈从文。所以,我很小就接触到了太老师沈从文。】;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选文,完成小题。(14分)
课堂游戏
①我们的体育老师,总会在下雨天的时候想办法上一些好玩的室内课。这一次,玩的是猜声音的游戏。每六个学生一组,面朝黑板站着,下面的同学用各种奇怪的声音喊那六个同学的名字。被叫到名字的同学,猜这声音的出处。如果猜对了,他就可以回到座位上去;如果猜不中,或没有人叫他的名字,那他就必须要在这黑板前一直站下去。
②一组又一组的同学站到了前面。一开始我非常兴奋,教室里非常热闹,欢声不断。我在我最好的同学上去的时候喊了他的名字,用我能够发出的最怪的声音。她听出了我的声音,回头指出了我,带着笑意回到座位。
③渐渐地我在这个游戏中嗅出了残酷的竞争味道。这是一种对于人缘的考验。每组的六个人中,总有那么一两个人,会被很多人怪里怪气地呼唤。这些人缘好的同学走下讲台时享受朋友们的欢迎。可剩下来的一两个人,迎接他们的是安静。大家甚至是怀着一种幸灾乐祸的心态看着,看他们孤独地被晾在那里。
④我由一开始的希望参与这个游戏,渐渐变成了害怕参与这个游戏。然而,我的学号还是被体育老师点到了。我走上讲台,面朝黑板,和其他五个同学站在一起。
⑤有人在喊我右边的同学的名字。她回头笑嘻嘻地看看,指出一个人,下去了。很快,左边的同学也下去了。我竖起耳朵努力聆听身后的名字,没有人喊我。我想至少我的同桌会喊我,但她没有。在我上去之前,她喊过几个人的名字,可轮到我的时候,她沉默了。我听到我自己的心跳,听到同学们兴奋的吵嚷声,可是没有听到自己的名字。我听到我最好的朋友的声音,她在叫另一个名字。六个人中,又下去了一个。我心里祈祷,只要不是最后一个,只要不是最后一个!
⑥我开始反思我的一切。我在想,我是不是一个特别骄傲、目空一切、自我中心的人;我在想,他们为什么不喜欢我,是不是因为我敏感、易怒,难以捉摸;我在想,我一定是在我不知的场合伤害了很多人;我在想,我平日看到的笑脸和善意,是不是都是假的;那些平常见到的笑脸里面,压抑着多少欲说还休的厌恶、愤恨、嫉妒和不屑。
⑦现在,黑板前只剩下两个人。一个是以孤僻和小气著称的女生,一个是平时不可一世的我。身后一片寂静。
⑧忽然,我听到了我的名字。声音很小,但是很熟悉。没有做任何掩饰和变调,充满了拯救的意味。我满腔的怨恨瞬间化为乌有,变成喜悦,变成难以言喻的轻松。我回过头,朝我最好的朋友望去。她白皙的脸庞,在我的眼里如同深蓝色海面上的温暖月光,美丽而动人。
⑨我刚在位子上坐定,就用我能发出的最大的声音,叫了那个仍在黑板前呆呆地站着的女生的名字。她回过头,给了我一个如花的笑容,指着我,清晰地叫出了我的名字。
⑩此时,下课铃响了。
小题1:根据“我”在这场课堂游戏中的内心情感变化,在横线上填写词语。(2分)
               ——害怕              ——喜悦(轻松)
小题2:请赏析文中第⑧段画线句子“她白皙的脸庞,在我的眼里如同深蓝色海面上的温暖月光,美丽而动人。”(3分)
小题3:文中“我”叫同学的名字写得简略,而把等待同学叫自己名字时内心的反思写得很详细,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3分)
小题4:课堂游戏是对于人缘的考验。最后只剩两人:一个是以孤僻和小气著称的女生,一个是平时不可一世的我。如果你站在黑板前,为了避免这样的尴尬结果,请结合文章联系实际谈谈在平时与同学相处时,如何做一个人缘好,受欢迎的人?(不超过80字)(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家里养着月亮
姜仲华
①正在专心上网,突然屏幕漆黑,我陷入无边的黑暗。阳台上传来小女儿的尖叫。停电了。别的楼上都黑洞洞的。我慢慢摸索着找打火机,心想,好好的怎么就停电呢?真烦人!
②忽听女儿惊喜地喊:“爸爸,快来!”
③我借着外面淡淡的天光走到阳台,问:“怎么啦?”她指指地面,有一个清晰的影子。停电了怎么有影子呢?
④我才发现阳台比屋里亮得多,而外头没有灯。疑惑地找,最后,发现天空有一盏极大的灯,明月浩浩地把万里清辉泼向大地,无声无息,气势磅礴而写意,色彩华丽而奢侈。我被这充满神迹的月光镇住了。夜空洗过一样洁净而深邃,发着微光,像黑色绸缎那样柔滑而有质感,使我想伸手触摸。星星只三五个,随意地散落在夜空,相隔很远,似乎在说着我听不到的神秘对话。月亮玉一样白,灿灿地发出光辉,那光辉又有一种恬静、幽雅、亲切,明亮而不刺眼,使我可以正视。我的心慢慢沉静,沉静,融化在月光里,心底渐渐有一种柔软、润湿的东西漫上来。蓦然想起好久没看到月亮了,多久了?记不起。
⑤我喃喃自语:久违了,月亮!生活在城市,不知何时忘记了月亮。要不是停电,谁知道月亮正在天上呢?月光下,女儿像罩了一层轻纱一样朦朦胧胧,光与影十分和谐,如童话里的小天使。我蹲下身抱抱她,女儿喊了声“爸爸”,便不说话了。妻子过来,看看我们,抬头看看月亮,大家很默契地不说话。
⑥忽然,女儿说:“爸爸,咱家养着月亮呢!”“嗯?”“咱家养着月亮!” 女儿拉拉我的手:“爸爸,看!”
⑦她指着窗下的鱼缸,果然,水面浮着一枚小小月儿,酥酥地颤。鱼儿吐的泡泡在月影里绽开一朵朵金色小花,不断长大的花儿,织成一张金光潋滟的网。
⑧女儿拍拍小手,说:“爸爸,这月亮是咱家养的吗?”“是,是。”我有些激动。家里养着月亮,这是一句浑然天成的诗啊。
⑨家里养着月亮,我是月亮的主人吗?蓦地想起苏轼说“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这话说得真对。意识到自己可以养月亮,做月亮的主人,使我有了一种憬悟。月亮在我们家里养着,是一笔无法计算的财富,使我知道自己生命的背景除了单位、小城,还有天上明月,浩瀚夜空;我生活的内容除了衣食住行、工作家庭,还有仰望明月,静对星空。是的,我的生活还该有这些内容,我还能做春风、夏花、秋雨、冬雪的主人,可以捡一片落叶收藏秋色,可以抬手扯一朵白云装点心情,可以烹一盏晚霞细品,就像今夜,我静静地温一壶月光轻斟浅酌。月光照着我,我却没有看到月光,实在愧对造化。这盎然的天趣,怎么被孩子发现而大人不知道?是大人只看到眼前的东西了吧。孩子的眼光有时更接近本质。我们三人在月光里静默着。一会儿,女儿双手伸进鱼缸,小心掬起一捧水,欣喜地说:“我捧起月亮啦!”月亮在她手心,鱼缸里依旧有月亮。叮叮咚咚,她手里的月亮落在水面,溅起一颗颗金色的水珠,每个水珠里都闪烁着一枚月亮。
⑩我们在月光下无所事事地闲玩,心里飘逸着一种清淡的趣味,有时抬头看看月亮,月亮也有笑意;有时低头看家里养的月亮,月光荡漾,荡到心里。
⑾睡觉了,女儿盖好被子,又舍不得鱼缸里的月亮,跑去看了一会儿,回来悄悄地说:爸爸,月亮养得好好的,和鱼儿逗着玩儿呢!我对她说:我们家养着月亮,发财啦!
⑿明月自照人,把天上的美无偿地给我们,我们缺的是养月亮的情怀。如果有这样的情怀,平凡岁月,寻常巷陌,也是花香满径。这样想着,我均匀地呼吸着,静静地睡去。
小题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情节发展的过程。(3分)
            →                →鱼缸养月亮→            
小题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① 水面上浮着一枚小小的流金的月儿,酥酥地颤动。
② 月亮养得好好的,和鱼儿逗着玩呢!
小题3:文中除了写“我”的思想变化外,为什么花了很多笔墨来写女儿的言行?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4:联系全文,你从作者的这次经历中获得了什么感悟? (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语段,回答小题。(9分)
不必说碧绿的的菜畦,光滑的的石井栏,高大的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小题1:文中划线句能否将“紫红的桑葚”与“碧绿的菜畦”对调,为什么?(2分)
小题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百草园中的景色,也回忆了童年时一些有趣的活动。请仿照示例概括活动的内容。(3分)
翻断砖;             ;                                
小题3:“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一句,语言简洁,却很有表现力,请选择角度进行赏析。(2分)
小题4:谁不曾有过童年,谁不曾有过让人忍俊不禁的童趣。请举出一则童年趣事与大家分享。(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段,完成题目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①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②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③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找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④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间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
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抚摸着孙儿的小脑瓜,改变了注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顺着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路的尽头有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小题1:请给文中划线字注音。
(  ) 一时(   ) 波光粼(  )  (   )下
小题2:请给文中①——④处选出一组恰当的词语(   )
A.取决  高大  强壮  决定B.决定  强壮  高大  取决
C.取决  强壮  高大  决定D.决定  高大  强壮  取决
小题3:第二段,对“我”主要用的描写方法是(   )
A.语言  动作B.心理  语言C.环境  动作D.景物 心理
小题4:一家人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分歧,“分歧”是什么意思?发生了怎样的分歧?
小题5:“我”与“妻子”的动作都是“蹲下来”“背起了”“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但含义是否相同呢?为什么?
小题6:你怎样理解文中“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所包含的意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母亲米 父亲豆
①【甲】面对突然归来的我,瘫坐在破旧沙发上打瞌睡的父亲目光里充满了惊喜、疑惑,翕动了良久的嘴唇终于发出声来:“你怎有时间回家?还未吃饭吧?我这就给你盛饭去!”父亲说着挣扎起不久前跌伤的腿……隐痛,连忙安抚父亲坐下。
②和父亲唠了会儿家常,他听明白我这次回家纯粹是外出办事途经老家,才暂时看望他们一下。顿时父亲局促不安起来,焦急地说:“***还在地里喷洒农药呢,我这就叫她回来,好为你准备些东西带进城!”我想阻止父亲,而他执意地来到屋后,对着田地,扯开嗓门,喊着母亲的名字……
③母亲一到家,也未顾得上换下喷洒农药的雨衣,便一边欢愉着,一边埋怨我:“回家,怎不事先通知我们一声?”或许在父亲眼中,我的时间比谁都金贵,他抱怨起母亲的唠叨,且急促地吩咐起母亲,动作麻利些!母亲不甘示弱,手中不停的同时,口不饶父亲:“死老头子,你只知道朝我吼,给儿子带东西进城,我前一段时间就让你准备好……”一看父母为我进城所带的东西而拌嘴,我止不住轻声地对他们说:“这次,我什么都不带,司机还在路边等着我呢!”“这次回来,你有车呀?”母亲惊讶,父亲自豪!
④“有车更要带些东西进城,省得我们往城里送!”于是他们忙着查自家的米缸,可缸里的米所剩无几。母亲一下子慌了!现去碾米,我肯定没时间等。母亲一脸难色,脸上的皱纹片刻变得更加密集。随着父亲的一声:“孩子妈,先跟左邻右舍借些米,隔天我们碾米还人家,问题不就解决了。”【乙】母亲的脸顿时笑成一朵怒放的菊花
⑤三袋大米借回来,母亲一边抱怨邻家的米不够齐整,一边搬出筛子,开始筛起米来。父亲抖抖索索盛米装袋,怯生生的对母亲说:“孩子妈,这近300斤的大米,怎样才能运到路边,你们娘儿俩扛米去路边,肯定不行!”母亲没有理睬父亲的担忧。反而把筛子旋转得更快……
⑥不一会儿,屋后的小河边传来了母亲的喊声,原来母亲要撑舟为我送米。父亲笑了,而我的眼眶却装满了眼泪……
⑦我要撑篙,母亲不让,说怕我弄湿了衣服。端坐舟前的我,仰视着撑舟的母亲,扎篙,在扎篙……渐渐,我的双眼一片模糊。而母亲沿河撑篙,遇有在河岸上干活的农人,便自豪的亮开嗓门:“我给三儿子运米,他有小车在路边等呢!”母亲一会儿看看船头,一会儿照应一下那三袋米,接着把自己欢快的歌声洒满了河道。
⑧我和母亲把三袋米抬上岸,父亲不知何时也出现在小车旁,他额头冒汗,喘着粗气,显然是急赶来的。我止不住埋怨起来:“爸,你怎么不在家歇着,看你的伤腿还没好呢!”
⑨上车,我摇下车窗,朝默默注视小车的父母作别。司机劝我别再回首,有时间常回家看看,天下都是可怜父母心!他说,你父亲瘸着腿赶过来,就是为你送来一小袋新摘的青豆。他还给我玩笑着说,你母亲为你撑船送米,他也要为你带点什么,于是想到早上新剥的一小袋新青豆粒……
⑩我颤抖着双手,打开副驾驶台上的一只方便袋,袋中呈现的是一粒粒青翠浑圆的青豆……刹那间,我当着司机的面,号陶大哭得像个孩子!
(作者胥加山 摘自《中国改革报》)
小题1:本文以“母亲米父亲豆”为题,有哪些作用?
小题2:第⑥段处写到“父亲笑了,而我的眼眶却装满了眼泪……”,父亲为什么笑?“我”为什么“眼眶却装满了眼泪”?
小题3:请你从文中画线的【甲】、【乙】两处中任选一处,加以赏析。
小题4:第⑦段写了什么内容?塑造了一位怎样的母亲形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