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阅读陈鲁民的《给自己找个对手》一文,回答问题。  ①人生在世,不仅需要朋友,同样也需要有对手。没有朋友,落落寡欢,形单影孤,生活是寂寞乏味的;没有对手,自己唱独...
题目
题型:江苏期末题难度:来源:
阅读陈鲁民的《给自己找个对手》一文,回答问题。
  ①人生在世,不仅需要朋友,同样也需要有对手。没有朋友,落落寡欢,形单影孤,生活是寂寞乏味的;没有对手,自己唱独角戏,无从激发斗志,潜能很难得到挖掘,也难以达到自己的人生高度。
  ②生活上需要对手。古往今来,凡是轰轰烈烈的事业,有声有色的历史,都是强大的对手激烈碰撞的结果。刘、项争夺天下,金戈铁马,刀光剑影,***得难解难分,于是就有了鸿门宴、十面埋伏、霸王别姬等一幕幕历史大戏生动上演。鲁迅是伟大的,他的伟大,至少一半要拜对手所赐。姚明在美国NBA的前进轨迹,则步步都是在与对手的厮***中奋力拼搏,步步都得益于对手的激励和进逼。从大鲨鱼奥尼尔、太阳队的小斯,到魔术队的霍华德、马刺队的邓肯,他的每个对手都有自己的绝招,都会给姚明制造麻烦,每个对手都逼得姚明要拿出招数应对,而每战胜一个对手,姚明就前进一步,在与一个个强大对手的较量中,姚明终于成为NBA的顶尖中锋。
  ③无疑,现实生活中,没有对手的人生是残缺不全的。因为,对手可以激发我们的竞争意识,使我们不甘平庸,不肯落后;对手可鞭策我们不敢懈怠,不肯放松,永远进取;对手可使我们保持危机感,始终心存忧患,在激烈的竞争中升华自己,实现人生价值。
  ④因而,我们如果没有对手,就要主动给自己找对手,可在身边找,也可在千里之外去找;可在今人中找,也可在古人中找;可在中国人里找,也可在外国人里找;可以是真实的对手,也可以是虚拟的对手,说到底,也就是要找个追赶的榜样,找个竞争的对象,找个可以激励自己的目标。一看到他,就能发现自己的不足,觉察出自己的差距;一和他比较,就不敢懈怠,就得打起十分精神去迎战;一想起他,就充满了不服输的劲头,我就渴望真刀真枪地比一回,分个输赢高下。倘若有了这样的对手做伴,能树立强烈的对手意识,时时在激励、鞭策我们,奋斗几十载春秋,我们即便成不了伟人名流,也不会一事无成;即便不会名闻天下,也不会蹉跎人生。我们将在和对手的不断较量中,成长成熟,趋善趋美,走向自己人生的辉煌。
1.阅读全文,说说文题“给自己找个对手”中“对手”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②段运用何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说“我们如果没有对手,就要主动给自己找对手”,结合本文内容,说说给自己找对手有哪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追赶的榜样,竞争的对象,可以激励自己的目标。
2.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这些伟人的故事充分证明了古往今来,凡是轰轰烈烈的事业,有声有色的历史,都是强大的对手激烈碰撞的结果。
3.(1)拥有对手,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
   (2)拥有对手,让自己的事业成功;
   (3)能够发现自己的差距,激发斗志,挖掘潜能,达到自己的人生高度;
   (4)对手可以激发我们的竞争意识,对手可鞭策我们永远进取,对手可使我们保持危机感,始终心存忧患,在激烈的竞争中升华自己,实现人生价值;
   (5)我们将在和对手的不断较量中,成长成熟,趋善趋美,走向自己人生的辉煌。(意思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陈鲁民的《给自己找个对手》一文,回答问题。  ①人生在世,不仅需要朋友,同样也需要有对手。没有朋友,落落寡欢,形单影孤,生活是寂寞乏味的;没有对手,自己唱独】;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读书贵有疑
 读书贵有疑。宋人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明人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者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①疑能打破迷信。②盲目地迷信书本,这是读书的一忌。③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④因此,要打破对书本的迷信,避免陷入盲目性,就要在读书时大胆见疑。⑤书本上的东西,不一定都是无可非议的。⑥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在读《禹贡》一书时,对书中“岷山导江”的说法提出了疑问。⑦后来,他通过实地考察,终于作出了金沙江是长江上源的新结论,比史书上的传统说法进了一步。
  疑能增进兴趣。读书如能以疑见读,其味无穷。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一生对读书始终兴趣十足,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总是带着疑问读书。
  疑,常常是获得真知的先导,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著名科学家李四光有句名言:“不怀疑不能见真理。”这句话颇为深刻。一般说来,大胆见疑与科学释疑往往是连在一起的,问题是在怀疑中提出的,又必然会在深入研究中解决,而问题的解决,便是获得真知灼见的开始。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之所以能在数学领域里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优异成果,正是由于他对书本上现成的公式、定理和结论,能够大胆见疑,科学释疑。他攀登数学高峰的第一步也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读书贵有疑,可贵之处,就是解放思想,独立思考,敢于大胆地探索和追求。但是,提倡读书有疑,并非是不从客观实际出发,违背科学原理的胡猜乱疑。要疑得正确,疑得有长进,还要善于疑。否则,当疑时不疑,不当疑时又乱疑,那就非但得不到任何知识和长进,还会把思想引上邪路,这绝不是我们应取的治学态度。
1.本文中,作者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为了证明这个观点,作者从几个方面展开了论述,请你把每个方面的论述归纳为一句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开头引用了朱熹“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的话,对于这句话中的“有疑”与“无疑”,你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摆事实”“讲道理”是议论文中最常见的论证方法。在第二自然段中,属道理论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事实论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句子前的序号即可)
4.著名科学家李四光说:“不怀疑不能见真理。”你是否赞成这个观点?请你说明理由并举出一个例子来证明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青海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习题。

我寻求挫败

  ①我一直在寻求挫败。
  ②有人出发去“征山”,我却从来不是,而且刚好相反,我爬山,是为了被山征服。有人飞舟,是为了“凌驾”水,而我不是,如果我去亲近水,我需要的是涓水归川的感受,是自身的消失,是自我复归拉于零的一次冒险。
  ③记得故事中那个叫“独孤求败”的第一剑侠吗?终其一生,他遇不到一个对手,人间再没有可以挫阻自己高人,天地间再没有可匹敌的力量,真要令人忽忽如狂啊!
  ④生来有一块通灵宝玉的贾宝玉是幸福的,但更大的幸福却发生在他掷玉的刹那。那时,他初遇黛玉,一见面,彼此惊为旧识,仿佛已相契了万年。他在惊愕中竟把那块玉胡乱砸在地上,那种自我的降服和破碎是动人的,是真爱情最醇美的倾注。
  ⑤文学史上也不乏这样的例子。陈师曾一遇见黄山谷,就烧掉自己的书稿,虚心去向黄山谷学习。一个人能碰见令自己心折首俯的人,并能一把火烧尽自己的旧作,应该算是和种极幸福的际遇。
  ⑥《新约》中的先知约翰,一见耶酥,便屈身降志。他对人们说:“我仅仅以水为你们施洗礼,他却以灵为你们施洗礼,我之于他,只能算是一声开道的吆喝声。”《红拂传》里的虬髯客一见李靖,便知天下大势已定,于是飘然远引。那使无数人为之倾倒的大唐盛世的李靖,我多么想见他一眼啊!清朝末年的孙中山也有如此风仪,使四方豪杰甘于俯首授命。生的悲剧原不在头断血流,而在于没有大英雄可以为之赴命,没有大理想供其追求。
  ⑦我一直在寻求挫败,人生天地间,还有什么比失败更快乐的事?站在千丘万壑的大峡谷前,感到自己渺小得像蝼蚁一样,还有什么时候能如此心甘情愿地卑微下来,享受大化的赫赫天威?曾记得一个夏夜,卧在海滩上,看到满天繁星如雨阵如箭簇,一时几乎惊得昏了过去,感到一种投身在伟大之下的绝望,知道人类永远不能去逼近那百万光年之外的光体。不过,这份绝望使我一想起来就觉兴奋昂扬。试想,宇宙如果像一个窝囊废一样被我们征服了,日子会多么无趣啊!读圣贤书,其理亦然。读一些好书,仿佛看见洞照古今长夜的明灯,听见声彻人世的巨钟,心中自会涌出一份不期然的惊喜,知道我虽遇鲁,天下人间能人正多,这一番心悦诚服,使我几乎要大声宣告说:“多么好!人间竟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书!我连死的时候都可以安心了!因为有这样优秀的人,有这样美丽的思想。”此外,在印度见到特瑞沙,在非洲见到史怀哲,或是在美术馆看“八大山人”、石涛,在博物院看周鼎宋瓷,都会兴起一份“我永世不能追摹到这种境界”的激动。这种激动,这种虔诚的服输,是多么难忘的大喜悦啊。
  ⑧如果问我此生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那便是不断遇到更令我心折的人,不断探得更勾魂摄魄的美景,好让我能更彻底地败溃,从心底承认自己的卑微和渺小。
1.③④段列举的一反一正两个例子,各说明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第⑥段看,大英雄指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人。
3.第⑦段画线句子中,“这份绝望”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兴奋昂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寻求挫败”的目的是什么?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标题是“我寻求挫败”,但③-⑥段列举了别人的例子,这是否有必要?请说说你的理由。(可以发表不同的见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齐白石的人格
松涛

  ①一代国画大师齐白石,不但艺术成就为世人所叹服,而且人格也别具魅力,其傲,其痴,其谦,堪称三绝。
  ②齐白石傲,傲如古松。
  ③在近代,画而优则仕的人屡见不鲜。但先生傲骨一身,耻于从俗。不仅自己布衣一生,还刻了一方“白石书屋不出公卿”的印来儆戒子孙不要混迹官场。
  ④先生出身农家,早年靠做木工维持生计,所以常遭人轻视。34岁那年做客胡沁园家中,胡家有位门客丁拔贡擅长治印,先生求他赐印一枚,丁拔贡因瞧不起这个出身寒微的画匠而婉言拒绝,先生遂傲然不复再求,回家买了印泥,又捡回石头一担,照着一本借来的《二金碟堂印谱》,磨了刻,刻了磨,弄得房间里石浆满地,无处落足。先生也许没想到,自己这一傲,竞傲出了个治印高手。
  ⑤齐白石痴,痴如顽石。
  ⑥先生喜欢画螃蟹,也非常喜欢吃螃蟹。一日与家人吃饭,先生忽然停箸,敛气凝神地盯着盘中螃蟹,若有所思。夫人见状惊问何故,先生如梦方醒,一边把蟹腿指给夫人看,一边眉飞色舞地说:“蟹腿扁而鼓,有棱有角,并非常人所想的滚圆,我辈画蟹,当留意。”夫人素知他痴,也懒得去数落,罚他吃一只螃蟹了事。
  ⑦先生让弟子侍画于侧,常出其不意地考问:“虾背从第几节弯起”,“螳螂翅上的细筋有多少根”,“牡丹的花蕊和菊花的花蕊有什么区别”等诸如此类怪问题,弄得众弟子往往手足无措,先生却娓娓而谈,如数家珍。
  ⑧齐白石谦,谦如空谷。
  ⑨同行相轻,是文人的通病。先生虽然誉满华夏,但对前辈画家和同辈画家都非常恭谨,显示了一位大师,一位长者应有的谦逊风范。
  ⑩先生作画,师古而不拘古意,主张“下笔要我有我法”,但他对先辈画家的成就却深表景仰,尤其推崇徐渭(号青藤),朱耷(号雪个)和吴昌硕三人,曾赋诗说: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愿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轮转来。
  先生对同时代的画家也尊重有加,他常以一句话来自律:“勿道人之_____________,勿说己之长,人骂之一笑,人_____________之一笑。”正是这种谦逊和宽容,使先生和同时代的许多画家保持着深厚的友情,在艺术上取长补短。20世纪30年代中期,某记者造谣说先生看不起徐悲鸿,认为徐悲鸿只不过到国外镀了层金而已。先生得知此事勃然大怒,对人说:“悲鸿是我多年的知己,他画人画马冠绝当世,我佩服之至!”   
  先生的傲,使他_____________;先生的痴,使他_____________;先生的谦,使他_____________。如果先生没有这人格上的三绝,又怎能成为集诗、书、印、画四绝于一身的巨擘呢?
  欲_____________,先_____________——这也许是齐白石留给后来者的一点启示。
1.本文结构严整,层次分明。其中第①段为总起段;第段为总结段;第_____段为过渡段。
2.作者前面说齐白石先生“傲如古松”,后面又说他“谦如空谷”,请你联系文章内容概括地说说这样行文是否矛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在第段横线处各填一个字,将齐白石先生的自律名言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根据内容提示,将下边三个词分别还原到第段的横线处。
A.博采众家 B.精益求精 C.卓然不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文章主旨,选择恰当的词句填充在第段中的横线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湖北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4题。

文学的数学

  ①人从事某一职业,一是为了糊口,二是为了爱好。某件事若是很赚钱,***人就多。这一行里就混了许多凭此换饭吃的人。这事如果不赚钱,就像个筛子,将为了糊口的人滤了去,只孤零零剩下爱好这块卵石。
  ②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天底下有爱骑马的,有爱打枪的,有爱搜集破烂的,有爱钻牛角尖的,有爱发财的,有爱玩权术的……也有爱写作的,泛称为爱文学。
  ③这个比例能有多少?在写作日益贫困化的今天,真不好意思说得太高。就斗胆算作百分之一吧。
  ④按中国有十亿人算,就有1000万人热爱此道。哎呀,这真不少。
  ⑤单是爱好自然不行。文学还需要毅力、勇气,锲而不舍的韧性,高屋建瓴的胆魄,逆境中的刚直,优裕中的清醒——总之一个大写的人格。在卑微像蘑菇一般滋生的当代世界,这个比例实不敢乐观,姑且也算它百分之一。
  ⑥现在向文学掘进的队伍里,还剩下10万人。也浩浩荡荡呢。
  ⑦最难把握的是机遇。它像一头光滑的海豚。当它游近我们的时候,与暗淡的背景混淆一处,难以识别。当它瞬息而过时,犹如黑色闪电,我们只有看着它敏捷的后影叹息。能够抓住机遇羽毛的人,能有多少呢?做一个不大悲观的估计,也是百分之一好了。
  ⑧这支最初的乌合之众已经精粹了许多,减到1000人,一间礼堂就坐得下了。
  ⑨最后我们来说说天才。
  ⑩语言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凝固在甲骨、岩石、竹帛、纸张、计算机里,就成为文字的记载。人类的历史,无数的悲欢,驾着语言的小舟,一代代运载到遥远的彼岸。美妙的语言,犹如玄妙的天籁,只在暴风雨的夜晚,降临在极少数睿智的大脑。他们接收了它,誉写了它,笔下流淌出千古绝唱的美文。
  写出人类的大悲大痛大欣喜,需要天赋之才。它是一把打乱了的谶语之牌,不知谁能抓到美丽的一色红桃?
  这个比例,只能算它百分之一。
  只剩下10个人了!
  这就是关于一个时代最伟大的文学家的数学。它给我们展现出的画面是:他们的灵魂的额头像地球一般苍老,他们颤抖的目光火焰般跳动。他们瘦削的脊梁像一根单薄的竹竿,可以破碎却绝不弯曲。他们的手因为思虑过多而盘根虬曲,握住笔的时候才格外有力。
  他们孤独地站在旷野之中;代表此刻的人与以前的人、以后的人对话。雪花披满了他们的全身。
  这个比例是否大乐观?
1.文章第②自然段开头说“爱好是最好的老师”,从全文来看,这句话的用意是(  )
A.强调“爱好”是成为伟大文学家不可缺少的条件。
B.说明人生各有所好的原因。
C.说明“爱好”是筛出“换饭吃的人”的前提。
D.鼓励人们要有所“爱好”。
2.下面句中的“它”各指什么?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
A.“它像-头光滑的海豚”中的“它”指的是“机遇”。
B.“他们接收了它”中的“它”指的是“美妙的语言”。
C.“它是一把打乱了的谶语之牌”中的“它”指的是“人类”。
D.“它给我们展现出的画面是”中的“它”指的是“一个时代最伟大的文学家的数学。”
3.文章第⑩自然段在说“天才”之时为什么要说“语言”?这样写的作用是(  )
A.论证语言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
B.论证美妙的语言犹如天籁
C.论证文学需要天赋之才
D.论证流传千古的名文需要美妙的语言
4.综观全文,造就“一个时代最伟大的文学家”的条件有四条,下面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爱好
B.韧性
C.机遇
D.天赋
题型:四川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①尽管“消费”拉动“需求”是商业社会经济的第一推动力,但是我还是认为,消费不能等同于奢侈和铺张,节约永远是一种可贵的时代精神。
  ②为什么要提倡节约?因为还不够富有吗,因为落后和短缺吗?这些并不是全部的理由。其实,节约不是贫穷时的捉襟见肘,也不是短缺时的窘迫与无奈。从字面讲,节约是指节制和约束,显然这是一种自觉的行为,是一种主动的追求。节约是一种美德,是一种高尚的情操。节约是对物欲而言的。人们所需求的物质,从本质上说,无非是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对自然资源的占有,一是凝结于其中的人的劳动。所以节制物欲,就是对自然的珍惜,也是对别人劳动和生命的的尊重。这难道不是一种高风亮节,不是一种美好的情操吗?
  ③“勤俭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是过去许多殷实人家门前常见的楹联一一俭,就是节约,以“勤俭”二字示人,是对家风的讽劝,也是道德的标榜。“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以陶渊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先贤雅士之所以归隐南山,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条件享受荣华,而是他们把简朴的生活方式看作是值得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
  ④高尚的人们总是以简朴而更增添了人格的魅力。当年小米加步枪的共严党为什么能够战胜美武装备的国民党?除了别的原因,延安窑洞的简朴,解放军官兵的土布军装,也许更加增加了老百姓的亲和力和信任感。这一点,大概蒋介石至死也没有弄明白。即使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节约和简朴也是有识之士信奉的一种生活哲学。拥有亿万资产的香港大富李嘉诚,据说至今住的仍是30多年以前购置的一所旧房子,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旧式西装,戴的是廉价电子手表。他说:“我觉得简单的生活更令人愉快。”
  ⑤节约是一种境界,奢侈是另一种境界。最典型的大概要算《世说新语》记载的西晋武帝时石崇与王恺争豪的故事。石崇曾出任荆州刺史,生活非常奢侈。王恺是皇帝内戚。两个人都是武帝时富可敌国的豪强。石崇故意用铁如意打碎王恺价值连城的珊瑚树,再赔偿以示其富有。更有甚者他们夸富夸到以***人为能事的地步,到了泯灭人性的程度!这些豪强当时是何等的骄横,他们大概没有想到,自己留给后人的道德形象又是何等的丑陋和恶心!
  ⑥节约是一种时代精神。节约象征着健康向上,奢侈则意味着没落。如石崇和王恺,是那个时代的代表人物。作为开国皇帝的晋武帝司马炎,早期也曾“矫以仁俭”。但灭吴后,逐渐怠惰政事,荒淫无度。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在他的身边出现王恺、石崇之辈也就不足为怪。(选自2009/4/8《光明网》)
1、这篇文章中,作者要阐述的道理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看,“要提倡节约”的理由有哪几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和李嘉诚崇尚“节俭”分别反映他们怎样的生活观?各用一句话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北京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