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三)(6分)说“屏”   陈从周①“屏”,我们一般都称“屏风”,这是很富有诗意的名词。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三)(6分)
说“屏”   陈从周
①“屏”,我们一般都称“屏风”,这是很富有诗意的名词。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了。后来每次读到诗词中咏屏的佳句,见到古画中的屏,便不禁心生向往之情。因为研究古代建筑,接触到这种似隔非隔、在空间中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更觉得它实在微妙。我们的先人,擅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文章,关键是在一个“巧”字上。怪不得直至今日,外国人还都齐声称道。
②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过去的院子或天井中,为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小时候厅上来了客人,就躲在屏后望一下。旧社会男女有别,双方不能见面,只得借助屏风了。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在古时皇家的宫廷中,屏就用得更普遍了。
③从前女子的房中,一般都要有屏,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牡丹亭》“游园”一出中有“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
④屏也有大小之分。从宫殿、厅堂、院子、天井,直到书斋、闺房,皆可置之,因为场合不同,自然因地制宜,大小由人了。近来我也注意到,屏在许多餐厅、宾馆中用得很普遍,可是总勾不起我的诗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绘画尚少诗意。这是因为制作者和使用者没有认识到屏在建筑美中应起的作用,仅仅把它当作活动门板来用的缘故。其实,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⑤屏是真够吸引人的,“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也够得一些闲滋味,未始不能起一点文化休憩的作用。聪明的建筑师、家具师们,以你们的智慧,必能有超越前人的创作,诚如是,则我写这篇小文章,也就不为徒劳了。
小题1:、通读全文,说说屏的主要作用有哪些。(2分)
小题2:、第③段划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小题3:、文中引用了不少古诗词,说说有什么作用。(2分)
答案

小题1:(2分)既起分割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另外,还是“流动空间”,还有文化休憩的作用。(答出两点得1分,四点得2分)
小题1:(2分)分类别,有条理、更清晰地说明屏按照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种类繁多。
小题1:(2分)引用古诗文,增强了文章诗意和韵味,突出屏的文化内涵。
解析

小题1:从段②“过去的院子或天井中,为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得出“既起分割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从“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旧社会男女有别,双方不能见面,只得借助屏风了”得出“还是“流动空间”,还有文化休憩的作用。
小题2:常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③、作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④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⑤、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⑥、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
分类别,有条理、更清晰地说明屏按照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种类繁多。
小题3:引用古诗文,增强了文章诗意和韵味,突出屏的文化内涵。
核心考点
试题【(三)(6分)说“屏”   陈从周①“屏”,我们一般都称“屏风”,这是很富有诗意的名词。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二)现代文阅读(共13分)
云锦,世博会上的南京名片
①南京云锦,被誉为中国古代织锦工艺史上一座里程碑。这一由历史沉淀出的华美织物,在上海世博会上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②南京云锦雍容华美,内涵丰富。它用材考究,极为奢华,大量使用金线、银丝、孔雀羽等昂贵材料,生产出来的面料可谓“寸锦寸金”。在封建社会曾成为御用贡品。从色彩上看,整个织物金碧辉煌,流光溢彩。相传玉皇大帝为装饰天宫,命织女们日夜织锦,朝为锦云,暮为绮霞。当人们仰望那满天的霞光异彩时,无不为织女们的心灵手巧而赞叹不已。传说归传说,但南京云锦确如彩云般绚烂多姿,瑰丽华美。从图案上看,形象各异,寓意鲜明。它吸收了我国古代传统图案精华,既有象征高洁的莲花,也有寓意多子的石榴;既有龙凤麒麟这等祥禽瑞兽,也有喜鹊鹦鹉之类喜庆小品;既有祈盼长寿的仙翁寿叟,也有活泼可爱的顽童婴孩……无怪乎明末文人吴梅村赞曰:“江南好,机杼夺天工,孔雀妆花云锦烂,冰蚕吐凤雾绡空,新样小团龙。”
③南京云锦工艺高超,巧夺天工,集历代织锦工艺之大成。其织造非常独特,须在5.6米长、4米高、1.4米宽的木质提花机上,由上下两人配合操作方能生产。从设计图稿到完成织物,整个过程如同电脑运算一般精确而复杂。“挑花结本”、“通经继纬”等独特织锦工艺,至今尚不能为现代机器所替代。正在世博会上展出的《九龙图》,更藏玄机。如果变换角度和光线,正中的那条墨绿祥龙便能显现紫、蓝、绿、棕、黑等不同色彩,金翠交辉,奇丽夺目,其精妙的制作工艺唯南京云锦独有。
④当然,南京云锦的织造也特别耗时费力。据介绍,两名熟练织工在木织机上配合无间地工作,一天最多也只能织成不满两寸的云锦。诗云:“丝细缲多女手疼,扎扎千声不盈尺。”这是说织造缭绫的;如果用来形容云锦,则要“扎扎千声不盈寸”了。要是织造大型艺术云锦,耗费的心力更是无法估计。就连六巡江南的康熙皇帝,幸临曹雪芹祖上任职的江宁织造府时,也在诗中感叹“终岁勤劳匹练成”。
⑤南京云锦在继承中创新。以世博吉祥物“海宝”为主题的南京云锦装饰画上,设计师以深浅不一的蓝色,勾勒出8个生动活泼的“海宝”形象。每个海宝的色彩造型各异,甚至连勾边的蓝色都有细微区别,让见惯了传统型云锦的人们眼前为之一亮。还有一幅不到一平方尺的云锦,上面惟妙惟肖地织出一座牡丹花掩映的世博中国馆“东方之冠”。其花色的变化,斗拱结构的光影明暗对比,无不精细入微,配合左上角的世博会会标及主题词,颇具收藏价值。这幅小型云锦装饰画,在牡丹这一雍容华贵的传统形象中,巧妙地融入“上海世博会”的现代元素,为南京云锦的传统工艺焕发青春活力提供了借鉴。
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世博会上尽显风采的南京云锦,不正是南京通向更加美好未来的一张城市名片吗?
小题1:.阅读第②节,说说南京云锦的“雍容华美,内涵丰富”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小题2:.第③节介绍《九龙图》有什么作用?(2分)
小题3:.第④节画线句中加点的“最多”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一天最多也只能织成不满两寸的云锦。
小题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第②节插入天女织锦的传说,表现了云锦的瑰丽华美,增强了阅读趣味。
B.第④节引用“扎扎千声不盈尺”,意在形象地说明云锦织造的精细考究。
C.由历史沉淀出的南京云锦,如今已经成为上海世博会上的南京名片。
D.文章按“总一分一总”的思路介绍南京云锦,条理清晰,结构严谨。
小题5:.根据文章内容,你认为怎样才能让南京云锦“焕发青春活力”?(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四)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5~19问题。(17分)
让雷电造福人类
⑴炎夏,万里云天时有闪电裂空,惊雷撼动。对于这此雷鸣电闪,人们似乎望而生畏,谈之色变,将其视为灾难的化身。殊不知,闪电也有功劳,科学家们正在加紧研究如何利用闪电,让其为人类服务。
⑵雷电是人类的“氮肥厂”。科学家指出,亿万年来,地球靠雷电不断地向土壤中补充氮肥。据统计,每年发生在地球大气中的雷电达31亿次,平均每秒钟就有100次左右。雷电发生时,空气分子在瞬间被加热到2—3万摄氏度,空气中氮和氧电离并生成二氧化氮,被雨水溶解成为亚硝酸盐和硝酸,落入土壤后,又与某些金属矿物质化合,成为易被植物吸收的氮肥。据估计,每年因雷电而落到地面上的氮约有4亿吨,一次大的雷雨,就可以制造出4—5万吨氮肥。有人统计,地球上空每次闪电,大气就有1027氮分子变成了化合物中的氮。太空这座天然氮肥厂,它在“雷公电母”的操纵下,平均每年生产量竟达到世界用氮总是的10%。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常遭雷击的高压电线附近植物生长得尤为茂盛。
⑶炎炎夏季,一场大雷雨不仅能为人们消暑降温,而且还有净化空气的作用。据计算,在雷电发生的一瞬间,闪电附近可产生高达10万安培的电流,放射出向百万焦耳的能量。雷雨中的强电场会使空气中的一部分氧气离子化,生成具有***菌和消毒作用的臭氧。雷雨过后人们常常感到空气格外清新,就是空气中臭氧增多的缘故。大气中的臭氧层就是雷电几亿年来活动的结果,而臭氧层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保护伴。其次,雷雨时,常常伴随着强烈的上升气流,使原来滞留于地面的大气污染物随气流扩散,净化了地面的空气。所以,雷雨就像个勤劳的环卫工人,不仅把污浊的空气打扫得干干净净,而且还帮我们喷上了绿色的“消毒剂”和“空气清新剂”。
⑷雷电还有助于植物的生长,是植物最好的“保健医生”。雷电形成了地面和高空之间的电势差,一般可达每厘米几千伏甚至几万伏。美国的植物学家研究指出,电势差越大,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就越强烈。因此,植物在雷雨天后的一两天内,生长特别旺盛。科学家曾在实验里模拟人工雷电,发现经受雷电“袭击”的豌豆花期提前10天左右,玉米抽穗期提前7天,白菜增产15%—20%。实验证明,雷电的轰鸣所产生的巨大声波,还能震动土壤,致使土壤中有机肥料分解,便于农作物吸收。一部分电磁能转变为机械能,引起植物细胞振动,如同给植物进行保健按摩,使植物茁壮成长。同时,空气中的一些细菌和植物病毒也会在电闪雷鸣中丧生,大大减少了植物病虫害的发生。
⑸在我国,一些专家提出“引雷防雹”的设想。其基本原理是:冰雹云都强烈带电,要是在没有种植农作物的空地上设置一些引雷器,带电的雹云就可以往设置了引雷器的地方移动,从而使有农作物的地段免遭雹灾。
小题1:.第⑴段中加点的“似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小题2:.从全文看,雷电至少有三大益处:一是                                
二是                            ;三是                         .(3分)
小题3:.请简要地介绍雷电“制造”氮肥的过程。(3分)
小题4:.你如何理解“雷电是植物最好的‘保健医生’”这句话?(3分)
小题5:.如何利用雷电为人类造福,文末说到了专家们的一种设想,现在,也请你根据所掌握的有关知识,大胆进行设想。(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12分)
凡尔赛宫
①驰名世界的凡尔赛宫坐落于巴黎西南18公里的凡尔赛镇,是举世闻名的游览胜地。每年参观人数仅次于巴黎市中心的埃菲尔铁塔。它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②凡尔赛宫建筑布局严密、协调。正宫东西走向,两端与南宫和北宫想衔接,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宫顶建筑摒弃了巴洛克的圆顶和法国传统的尖顶建筑风格,采用了平顶形式,显得端正而雄浑。
③凡尔赛宫内部陈设和装潢也富于艺术魅力。500多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内部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17、18世纪造型超绝、工艺精湛的家具。宫内还陈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其中有远涉重洋的中国古代瓷器。由皇家大画家、装饰架勒勃兰和大建筑师孟沙尔合作建造的镜廊是凡尔赛宫的一大胜景。它全长72米,宽10米,高13米,连结两个大厅。长廊的一面是7扇朝花园开得巨大的拱形窗门,另一面镶嵌着与拱形窗对称的17面镜子,这些镜子由400块镜片组成。镜廊拱形天花板上时勒勃兰的巨幅油画,挥洒自如,气势横溢,展现出一幅风起云涌的历史画面。漫步在镜廊内,碧澄的天空、静谧的园景映照在镜墙上,满目苍翠,仿佛置身于在芳草如茵、佳木葱茏的园林中。 
④凡尔赛宫正宫前面有一座风格独特的法兰西式大花园。园内树木栽植别具匠心,景色优美恬静,令人心旷神怡。站在正宫前极目远眺,一条人工河如玉带般伸向远方,河上波光粼粼,帆影点点,两侧大树参天,郁郁葱葱,绿荫中女神雕塑亭亭玉立。近处是两池碧波,沿池的铜雕丰姿多彩,美不胜收。
小题1:、文章从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说明了凡尔赛宫是人类艺术宝库中得一颗明珠。(3分)
小题2:、写出下面三句话所运用的说明方法。(3分)
①每年参观的人数仅次于巴黎市中心的埃菲尔铁泰。 (      )
②它全长72米、宽10米,高13米,连结两个大厅。(      )
③一条人工河如玉带般伸向远方。 (     )
小题3:、第③段中加点的词语“其中”具体是指什么?(2分)
小题4:、漫步在凡尔赛宫的镜廊内,为什么会“满目苍翠,仿佛置身于在芳草如茵、佳木葱茏的园林中”?(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二)让建筑拥有生命
①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建筑业将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它们不再仅仅是一幢幢由无数钢筋和水泥堆砌起来的框架结构,科学家们正在努力赋予它们生命,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生命建筑。
②生命建筑概念是1994年底来自15个国家的科学家在美国讨论时提出的。而在此之前,已有不少科学家在努力研究试验,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结果。如:美国的彼得•弗尔教授把光纤直接埋在建筑材料中作为建筑物的“神经”,通过感知光信号的相对变化特征,来反映建筑物变形和振动的情况;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罗杰斯研究小组,则在建筑物的合成梁中埋植记忆合金(SMA)纤维,由电热控制的SMA纤维能像人的肌肉纤维一样产生形状和张力变化,从而根据建筑物受到的振动改变梁的刚性和自动振动频率,减少振幅,使框架结构的寿命大大延长。
③此外,生命建筑还应具有“大脑”,有自动调节和控制功能,让建筑物内的无数光纤维传感器驱动执行器有条不紊地工作。为此,科学家们为它们设置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这个程序模仿一个真实的神经细胞,它能在突发的建筑事故中,具有判断能力,并由神经网络作相应处理;同时,生命建筑还设置了自动适应系统,以便在必要时自动接换各自的传感器,达到防御灾害的目的。
④由于地震和风灾会造成建筑物大幅度震动,导致崩塌摧毁,因此生命建筑有极好的自我保护功能。日本开发成功的智能化主动质量阻尼技术就有显著作用。当地震发生时,生命建筑中的驱动器和控制系统会迅速改变建筑物内的阻尼物的质量,从而改变阻尼物的振动频率,以此来抵消建筑物的震动。美国则研究在地震发生时如何让生命建筑之间能自动伸出自己的驱动阻尼器,并连在一起,就像人在摇晃的船甲板上手拉手一样不易跌倒。至于生命建筑的自我修复,美国科学家已找到了好办法,它的执行元件是充有异丁烯酸中酯粘结剂和硝酸钙抗蚀剂的水管。当生命建筑有裂缝时水管断裂,管内物质流出。形成自愈的混凝土结构。
⑤让建筑拥有生命,这已不是梦想。不久的将来,生命建筑将可能在公路、桥梁上首先实现,从而造福人类社会。
小题1:.第4段中写道在建筑物中填植充有异丁烯酸中酯粘结剂和硝酸钙抗蚀剂的水管和“智能化主动质量阻尼技术”,其作用是什么?
小题2:.根据文意,简要解释“生命建筑”。
小题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
(1)科学家们为他们设置了一种计算机程序。
(2)以此来抵消建筑物的震动。
小题4:.“让建筑拥有生命”这一课题于1994年底提出之前,取得了哪些令人振奋的结果?请根据文意分点回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二)燕子翩翩入云端  16分
①燕子善飞,妇孺皆知。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公里,堪称是鸟类大家庭中最善于飞翔的成员之一。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行特技:它们一会儿像箭一样贴墙飞行,一会儿又垂直地直冲云天;它们能够倏忽来个180度大转弯,或者翼不振,翅不摇,干脆在空中(     )几分钟。
②燕子老是在飞,似乎它们永不感到疲劳。可是有谁能想到这是它们的自身的弱点造成的。燕子有两只很小很小的脚。瘦小的脚难以(     )燕子的身躯,使它们在地上站立时不能够灵活地保持平衡。因此,它们学会了一切都在飞翔中解决的本领:在飞行中吞吃猎获物,在飞行中饮水,甚至在喂自己的孩子吃饭时,也不是蹲坐在巢沿上,而是扑楞着翅膀,像直升机那样停留在巢前的空中,将食物一一喂给孩子们。
③那么,燕子的飞行本领为什么如此高强呢?原来,燕子的身躯呈流线型,两只翅膀既窄又长,每钞钟可以振动20次,它们的尾巴几乎是整个身躯长度的三分之一,这些对飞翔是特别重要的。燕子的身子特别轻巧,平均重量仅为20克,堪称是最轻量级的飞行员。
④燕子的繁殖能力很强,每年能产卵三次,每次三至七枚。这种很强的繁殖能力,符合燕子种群延续的需要。因为燕子是一种远距离迁徙性候鸟。例如,美国的亚种仓燕,它们往往到加拿大度夏,在阿根廷越冬,在由北往南或由南往北的长距离、不间隔断飞行中,有时有一半的燕子因精疲力竭而死于途中。
⑤燕子是一种勤劳的鸟。筑巢,“娶妻生子”,抚养孩子,整天忙得不亦乐乎。燕子又是个捕虫能手。一对燕子夫妇每天捕8000多只虫,除供自己所需外,大部分都用来喂养它们那些似乎永远也填不饱肚子的孩子们。燕子吃掉大量害虫,对农业、林业有很大好处,所以,燕子是益鸟,是人类的朋友。
⑥燕子又是一种很聪明的鸟。欧洲的燕子在向南方越冬地飞行时,能够发现穿越阿尔卑斯山的隧道。它们不是飞越高山,而是成群结队地穿过这些隧道,向目的地前进,从而节约了飞行时间和自己的精力。
⑦世界各地几乎都有燕子,但各地的燕子种类不尽相同。据统计,全世界共有75种之多的燕子。在古老的传说里,燕子被称为幸福鸟,人们把它们看作吉祥的象征。
小题1:、根据文意,①②段括号中应填的的词语依次是(  ,  )(2分)
A.飞翔B.支撑C.滑翔D.支持
小题2:.根据本文的介绍,概括燕子的生活特性。(2分)
                               
                               
小题3:.燕子形体上的弱点是               ,燕子为了战胜自身的弱点,“学会了一切都在飞行中解决的本领”,这些本领包括在飞行中                       
  。(2分)
小题4:.燕子具有高强的飞行本领的原因有哪些?(2分)
小题5:.“这种很强的繁殖能力,符合燕子种群延续的需要”,这是因为(  )(2分)
A.燕子是一种远距离迁徙性候鸟。
B.它们往往到加拿大度夏,在阿根廷越冬。
C.它们要由北往南或由南往北的长距离、不间隔断飞行中。
D.在远距离的迁徙、不间隔断地飞行中,有时有一半的燕子因精疲力竭而死于途中。
小题6:.本文有几处运用了描写,请找出其中一处描写的文字,并简要说明它在文中的表达作用。(2分)
小题7:.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全文的说明顺序是           (2分)
小题8:.第一段中加点的“之一”能否除掉?为什么?(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