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文言文《三峡》,完成问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题目
题型:江苏期中题难度:来源:
阅读文言文《三峡》,完成问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1)重岩叠(      )
(2)飞其间(      )
(3)多趣味(      )
(4)引凄异(      )
2.下列句中加粗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忘操之  拔山倒树
B.三峡七百里中  非亭午夜分
C.项之强  以丛草
D.物外趣  春冬
3.翻译下列各句。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画线句,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这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能写出有关“三峡”的两句诗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直立像屏障的山峰(2)冲荡(3)的确,实在(4)连续
2.D
3.(1)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都阻隔断了。
  (2)即使是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4.是从听觉方面写景的。描写了三峡秋天凄清的特点,渲染了一种凄异的气氛,使人感到无限的悲凉。(意对即可)
5.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即从巴峡穿 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
  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杜甫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答案不唯一)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文言文《三峡》,完成问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完成下面9—12题。《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解释加粗的词语。
①人不知而不(    )
②学而不思则(    )
③知松柏之后(    )
④其乎   (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挑选出自己喜欢的三五句警言,自制表格分类整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谈谈你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甲】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乙】何晏七岁,明惠若神,魏武奇爱之。因晏在宫内,因欲以为子。晏乃画地令方,自处其中。人问其故,答曰:“何氏之庐也。”魏武知之,即遣还。     
  注释:①何晏:何晏的父亲死的早,曹操任司空时,取了何晏的母亲,并收养了何晏。“魏武”指曹操。②庐:简陋的房屋。
1.解 释下列句中的加粗字。     
(1)项为之_____  
(2)数十_____
(3)魏武爱之_____
(4)何氏庐也_____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只标一处)
(1)盖 一 癞 虾 蟆
(2)晏 乃 画 地 令 方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晏乃画地令方,自处其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文中均有领起全篇的语句。
甲文中这一句子是:__________,乙文中这一句子是:___________
5.甲、乙两文中的小主人公都很聪明。能表现他们聪明的事件分别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山东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1至4题。《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选出加粗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
A、知之为之/不知为不知,是
B、三人/有一言而可以终身之者乎
C、温而知新/时有物外之趣
D、必有我焉/ 尊重教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选文内容与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一则用对比的手法来谈学习方法,让我们学会了辩证地看待学习与思考的关系。
B、“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谈的是教学方法问题。这句话教会我们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时以别人的过失为鉴,不重蹈别人的旧辙。
C、“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一则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借松柏之后凋作比喻,强调人在恶劣的环境中更要坚守气节。
D、孔子把“忠恕之道”看成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条准则,强调对人要宽容,这在“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则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4、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对“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一句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东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至4题。
  张乖崖为崇阳令,一吏自库中出,视其鬓旁巾下有一钱,诘之,乃库中钱也。乖崖命杖之,吏勃然曰:“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尔能杖我,不能斩我也。”乖崖援笔判云:“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自仗剑下阶斩其首。
  注释:①诘:盘问。②何足道:不值得一说。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一吏库中出(   )
②乖崖命之(   )
2.请看文中划线文字,在你认为该加标点符号的地方划斜线“/”。
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自仗剑下阶斩其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张乖崖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东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问题。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
④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1.这四段文字出自哪一部书?“子”指谁?简要说说他是什么时期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出加粗字的注音,注释错误的一项(     )
A.不亦乎(yuè 愉快、高兴)
B.人不知而不(yùn 生气、发怒)
C.吾日三吾身(xǐng 检查、反省)
D.思而不学则(tái 危害)
3.前两段文字主要谈的是(     );后两段文字主要谈的是(     )
A.如何求知
B.运用什么学习方法
C.怎样修身做人
D.怎样得到愉快
4.将后两段所缺的语句补在文中横向上。

题型:四川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