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题。海鸥与巷燕  鸥于海渚遇巷燕。  燕谓鸥曰:“我至子所,而子不至我所,何也?”曰:“吾性傲以野,不乐依人焉,故也。”  燕曰:“我以依人而处,故飙风得所...
题目
题型:浙江省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阅读题。海鸥与巷燕
  鸥于海渚遇巷燕。
  燕谓鸥曰:“我至子所,而子不至我所,何也?”曰:“吾性傲以野,不乐依人焉,故也。”
  燕曰:“我以依人而处,故飙风得所障,冻雨得所,蔽,炽日得所护。以是观之,子其病矣。”鸥曰:“吾病而有不病者存,不若子之昧于病而未见也。”
  燕曰:“我之得以依人者,以人不之憎且爱之也。子之病我者,忮其爱乎?”鸥曰:“子谓人之于我,爱乎,憎乎?”燕曰:“皆无之。”鸥曰:“吾以傲野自适,人之憎爱非所论也。即以人论,吾以不见爱,故不见憎。然则,见爱者其危哉!”
  燕不喻而去。其后,巷人方食,燕泥污其羹。因怒而逐之,燕于是始思鸥言。(选自刘熙载《寤崖子》)
  【注】①病:困苦。②忮(zhì):嫉妒。③见:表示被动,相当于“被”。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我至子________________
(2)不乐人焉________________
(3)燕不而去________________
2.选出下列句中加粗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
A、鸥海渚遇巷燕/贤材人远矣
B、以人不憎且爱之也/手指不可屈伸,弗
C、吾不见爱,故不见憎/子墨子解带为城,牒为械
D、巷人方食,燕泥污羹/安陵君许寡人
3、这则故事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处所(2)依附,依靠(3)知道,明白
2、B
3.示例一:劝告人们要自主自强,不要依附他人,以免受制受辱。
  示例二:说明爱与恨、祸与福相互倚伏,相互转化的道理。(大意写出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题。海鸥与巷燕  鸥于海渚遇巷燕。  燕谓鸥曰:“我至子所,而子不至我所,何也?”曰:“吾性傲以野,不乐依人焉,故也。”  燕曰:“我以依人而处,故飙风得所】;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勝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1.解释下面加粗的词。
⑴勝人持沃灌____________
⑵同舍生皆绮绣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粗词的用法和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白玉之环
A.山不在高,有仙则
B.天下缟素
C.吾妻之我者
D.一狼其中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宋濂的求学经历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浙江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吕蒙入吴,王劝其学。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俄而起惊。众人皆问之。蒙云:“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言论世祚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穷精极妙;未该玄言,政空诵其文耳。”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注释】①世祚:指国运。②玄:深奥。③政:只,仅仅。(选自《太平广记》)
1.根据《古汉语字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加粗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梦见伏羲、文王、周公( )
A.刚才
B.假如
C.接近
D.向着
⑵日月广明之( )
A.道路
B.道理
C.引导
D.方法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博览群籍 凡三往,
B.《易》为宗 虽不能察,必
C.忽眠中 皆朝
D.与我言论世祚兴亡事 实是欲界仙都
3.下列选项中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众人坐着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
B.众人坐着都知道吕蒙说胡话在朗读《易经》。
C.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
D.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胡话在朗读《易经》。
4.文中吕蒙的好学体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浙江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回答问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巨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巨,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1.解释加粗的词语。
(1)臣之妻臣:____________
(2)期年之后: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语句。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写齐威王的态度只用一个“善”字,而写发布命令的内容、群臣进谏的情况、修明政治的结果却较详细,这样写有何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回答问题。太宗论盗
  上(唐太宗)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止,上哂(shěn,讥笑)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逼迫)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太平),路不拾遗,外户(大门)不闭,商旅野宿焉。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请重法以禁止:_______
(2)朕当奢省费:_________
(3)徭薄赋:_____________
(4)用重法邪: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两个词语。
(1)路不拾遗:__________________
(2)商旅野宿: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唐太宗认为“止盗”应采取什么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人非上智,其孰无过。过而能知,可以为明;知而能改,可以歧圣。小过不改,大恶形焉;小善能迁,大善成焉。
  夫人之过无他,惰慢也,嫉妒也,邪僻也。惰慢则骄,孝敬衰焉;嫉妒则刻,灾害兴焉;邪僻则佚,节义颓焉。是数者,皆德之弊而身之殃。或有一焉,必去之如蟊媵,远之如蜂虿。蜂虿不远则螫身,蟊螣不去则伤稼,己过不改则累德。
  若夫以恶小而为之无恤,则必败;以善小而忽之不为,则必覆。能行小善,大善攸基;戒于小恶,终无大戾。(选自《内训·迁善》,有删节)
  [注释]  ①跂圣:向圣人看齐。②蟊螣、蜂虿:害虫、毒虫。③恤:担心、忧虑。④攸:所。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意思。
(1)过能知,可以为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己过不改则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人非上智,孰无过 ②所以动心忍性,曾益所不能
B.①惰慢骄,孝敬衰焉 ②至无可用,放之山下
C.①善小而忽之不为  ②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D.①戒小恶,终无大戾 ②是故所欲有甚生者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或有一焉,必去之如蟊螣,远之如蜂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选文的主旨十分明显,你还能记起一些与之相关的名句吗?请写出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