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三国志·先主传》节选(6分)曹公①南征表②,会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请降。先主③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三国志·先主传》节选(6分)
曹公①南征表②,会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请降。先主③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乃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比到当阳,众十馀万,辎重④数千两,日行十馀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注释】①曹公:指曹操。②表:指刘表,任荆州牧。③先主:指刘备。曹操南征时,刘备退军投奔刘表,刘表以上宾礼待之。④辎(zī)重:军用器械、粮草、营帐、服装等的统称。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2分)
(1)遂其众去                            (2)诸葛亮先主攻琮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
小题3:后人评价刘备是一位“仁主”。请从文中找出依据加以说明。(2分)
答案

小题1:(1)率领、带领(2)劝说、说服
小题1:你现在虽然拥有大批人马,但是真正能披甲作战的人很少,如果曹操大军到来,凭什么来抵抗他呢?
小题1:因刘表的礼遇之恩,刘备不忍心攻打刘琮;在危难之时,刘备不忍心丢弃跟随他的百姓
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比如“被”“若””以”等字。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能力。结合文章对“刘备”的具体情节来评价这个人物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三国志·先主传》节选(6分)曹公①南征表②,会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请降。先主③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比较阅读下面的两篇文章,完成小题。(16分)
【甲】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
①秦兵逼肥水而陈[1],晋兵不得渡。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曰:“君悬军深入,而置道陈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秦诸将皆曰:“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2]而***之,蔑[3]不胜矣!”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秦兵遂退,不可复止。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击之。融驰骑略[4]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秦兵遂溃。玄等乘胜追击,至于青冈;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初,秦兵少却,朱序[5]在陈后呼曰:“秦兵败矣!”众遂大奔。序因与张天锡、徐元喜皆来奔。获秦王坚所乘云母车。复取寿阳,执其淮南太守郭褒。
②谢安得驿书,知秦兵已败,时方与客围棋,摄书置床上,了无喜色,围棋如故。客问之,徐答曰:“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不觉屐齿[6]之折
〔注:[1]陈,通“阵”。[2]蹙,逼迫。[3]蔑,没有。[4]略,巡行。[5]朱序、张天锡、徐元喜皆为前秦将领。[6]屐齿,木头鞋的鞋跟。〕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4分)
⑴肉食者__________________   ⑵望其旗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时与客__________________   ⑷融亦以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既克,公问其故。
⑵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
小题3: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其 走 者 闻 风 声 鹤 唳
小题4:【乙】文第②自然段划线句“既罢,还内,过户限,不觉屐齿之折”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出谢安怎样的心情?(3分)
小题5:“长勺之战”和“淝水之战”皆为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认真阅
【甲】【乙】两文,分别说出鲁国胜利和前秦失败的原因。(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4分)
(华)歆少以高行显名。汉室方乱,乃与郑泰等六七人避世。自武关出,道遇一丈夫独行,愿得与俱,皆哀欲许之。歆独曰:“不可。今已在危险之中,祸福患害,义犹一也。无故受人,不知其义。既受之,若有进退,可中弃乎?”众不忍,卒与俱行。此丈夫中道堕井,皆欲弃之,歆曰:“已与俱矣,弃之不义。”相率共还出之,而后别去,众乃大义之。……孙策略①有扬州,盛兵徇豫章②,一郡大恐,官属请出郊迎,歆曰:“无然。”策稍进,复白③发兵,又不听。及策至,一府皆造阁,请出避之,乃笑曰:“今将自来,何遽避之?”有顷,门下白曰:“孙将军至请见。”乃前与歆共坐,谈议良久,夜乃别去。义士闻之,皆长叹息而心自服也。策遂亲执子弟之礼,礼为上宾。             (《三国志·魏书·华歆传·注》)
注释:①略:夺取,攻取。  ②豫章:南昌。 ③白:告诉。
小题1:(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4分)
遇一丈夫独行 (         )          ②盛兵豫章(           )
③ 众乃大之  (         )             ④ 受之(          )
(2)下列各句中的“以”与“歆少以高行显名”中“以”的用法相同的是(2分)(   )
A.故临崩寄臣大事也。B.不物喜
C.何D.为妙绝
小题2:用“ / ”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2处)。(2分)
乃 与 郑 泰 等 六 七 人 避 世
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愿得与俱,皆哀欲许之。
(2)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小题4:结合选文,说说华歆的“高行”体现在哪些方面?(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8分)
承宫,琅邪姑幕人。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猪主怪其不还,求索。见而欲笞之。门下生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樵薪执苦,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注释】①承宫:东汉人。②琅邪:古郡名,在今山东境内。③门下生:指学舍里的学生。④樵薪:砍柴。⑤执苦:干苦活。
小题1: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提供的主要义项,为下面句中划线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2分)
①少,年八岁(   )
A.幼年死去父亲                B.孤独,孤单   
C.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    D.辜负
通其经(   )
A.田间水沟                    B.成就,顺利地做到   
C.于是,就                    D.终,竟,终于
小题2:下列各句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因忘其猪/而听经B.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
C.见/而欲笞之D.门下生/共禁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猪主怪其不还,求索。
小题4:承宫“忘其猪”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作答)?承宫最突出的品质又是什么?(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3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4分)
①又何焉(       )         ②肉食者(       ) 
③公将之 (      )            ④望其旗(      )
小题2:下列四项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何战 /不以物喜,不已悲
B.小大狱 /四时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C.战长勺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我也
D.登轼望之 /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小题3: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小题4:齐鲁长勺之战,齐国以弱胜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请根据文意完成下列对联。(3分)
上联:曹刿自荐,深谋远虑         下联: 庄公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8分)
长七尺余,须髯若神。尝见嵩读《汉书》,谓嵩曰:“何为久读此?”嵩曰:“未熟也。”巡曰:“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因诵嵩所读书,尽卷不错一字。嵩惊,以为巡偶熟此卷,因乱抽他帙以试,无不尽然。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问巡,巡应口诵无疑。嵩从巡久,亦不见巡常读书也。为文章,操纸笔立书,未尝起草。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巡因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
(节选自唐代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叙》)
注释:①巡:张巡,邓州南阳人,唐玄宗开元末年进士。②嵩:于嵩,张巡随从。③他帙(zhì):另外一卷。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①巡长七尺(             )   ②纸笔立书(       )
③未起草(            )      ④其后无不识(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因诵嵩所读书,尽卷不错一字。
小题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张巡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