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6分)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6分)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以头地耳      ②长跪而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安陵君许寡人岸势犬牙差互
B.安陵君因使唐雎使秦还旧都
C.亦免冠属皆曰:“敬受命。”
D.要离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其受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小题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A.渔人甚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C.置人所鱼腹中D.此皆良实
小题4: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时.为什么要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2分)
答案

小题1:撞 道歉
小题2:B  
小题3:C
小题4:表明自己要效法他们,同时表达了要跟秦王斗争到底的决心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全文的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抢”“谢”都是古今异义字词,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不可望文生义。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
小题2: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积累,大致了解句中加点常用字词的常用意义,再根据句意语境判断各字词义,比较判断。可采用排除法,把“不同”的分别排除。A项中“其”一为语气词一为“它”,C项中“”一为“光脚”一为“下属”,D项中“之”一为主谓之间不译一为“它”,B项中“于”都是“到”的意思。
小题3:
试题分析:此题要考的是词类的活用,先要判断出例句中“缟素”是名词动用:穿丧服,然后再对选项进行判断,找出有“名词动用”的一句,即B句。A句中的“异”是意动用法:感到奇怪;B句中“翼然”是名词做状语:像鸟的翅膀;D句中“良实”是形容词名用:善良诚实的人。C句中“”,是名词运用:用鱼网捕,与例句相同。
小题4:
试题分析:从“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行为即可判断唐雎的用意,直接根据文意理解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6分)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甲)扶苏自杀(6分)
使者至,发书,扶苏泣,入内舍,欲自杀。蒙恬①止扶苏曰:“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将三十万众守边,公子为监,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来,即自杀,安知其非诈?请复请,复请而后死,未暮也。”使者数趣②之。扶苏为人仁,谓蒙恬曰:“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即自杀。蒙恬不肯死,使者即以属吏,系于阳周。
①蒙恬:秦朝著名将领,征战北疆十多年,威震匈奴,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
②趣:催促
(乙)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陈涉世家》)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使者至,书,        使臣三十万众守边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2分)
今一使者来,即自杀,安知其非诈?
小题3:结合甲、乙两文,说说扶苏是个怎样的人?(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节选)(11分)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⑴ 以头抢地耳(  )   ⑵ 皆布衣之士也( )   ⑶ 长跪而谢之曰( )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秦王怫然怒 吴广以为然     B﹒以头抢地耳 徒以有先生也
C.天子之怒  皆布衣之士也     D.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②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小题4:唐雎以“士之怒”回应秦王的“天子之怒”,这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二鹊招鹳(13分)
某氏园中,有古木,鹊巢其上,孵雏将出。一日,鹊徊翔其上,悲鸣不已。顷之,有群鹊鸣渐近,集古木上,忽有二鹊对鸣,若相语状,俄而扬去。未几,一鹳①横空而来,“咯咯”作声,二鹊亦尾其后。群鹊见而噪,若有所诉。鹳又“咯咯”作声,似允所请。鹳于古木上盘旋三匝遂俯冲鹊巢衔一赤蛇吞之。群鹊喧舞,若庆且谢也。盖二鹊招鹳援友也。
【注释】①鹳(guàn):一种较凶猛的鸟。②匝(zā):圈。
小题1: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3分)
鹳 于 古 木 上 盘 旋 三 匝 遂 俯 冲 鹊 巢 衔 一 赤 蛇 吞 之。
小题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⑴悲鸣不已( )             ⑵集古木上( )
⑶俄而扬去( )             ⑷盖二鹊招鹳援友也( )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未几,一鹳横空而来,“咯咯”作声,二鹊亦尾其后。
小题4:结合下面的材料,联系全文内容,说说你从中得出的看法。(4分)
材料链接(一):唐朝上元年间,华容县有一头大象,来到一户农家的院子里卧下。它的脚掌扎进了木刺,这家人帮它取了出来。大象伏下身子让人骑着,走进深山里,用鼻子刨开土,取出数十根象牙来报答他们。
材料链接(二):《人民网》报到:2010年1月初,一位85岁老人在杭州南宋御街上不慎跌倒,在地上躺了近20分钟,临街商铺和街上众多围观者,无一人上前扶人,怕扶起来要负责赔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乙)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军,存赵国。赵王自效迎。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我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①;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效迎,卒然见赵王②,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③。”
注释:①不可得而知也:不可让别人知道。②卒然:同“猝”,突然。
③无忌:即信陵君,魏无忌,魏昭王之子。谨受教:真诚地领受教诲。
小题1:解释加线的词(2分)
①秦王怫然怒 (         )       ②亦免冠徒(    )
③赵王效迎 (        )         ④人之我也(    )
小题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①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②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
                                                                         
小题3:文段(二)的主旨是                                               
信陵君的性格特点是                                                 
小题4:文段(一)中唐雎同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秦王以“天子之怒”威胁,唐雎以“            ”来应对;秦王说“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则言“               ”,矛盾冲突,富有戏剧效果。(4分)
唐雎说“与臣而将四矣”“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暗示了他                 ,也照应下文                            ,说明他言必信,行必果。(2分)
小题5:试比较(一)、(二)两文的异同。(2分)
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魏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尝谒告上冢,还,言于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竟不行,何也?”上笑曰:“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久不已,鹞竟死怀中。(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善:善于 。②回:回转,扭转。③上:指唐太宗李世民。④霁(ji)威:息怒。⑤谒告:请假。⑥南山:终南山,在今西安市东南七八十里。⑦严装:装备整齐。⑧中辍:中止;辍:停止。⑨鹞:猛禽。⑩固:同“故”,故意。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每颜苦谏(触犯)今亦死(逃走)
B.自之(用手臂架着)秦王色(屈服)
C.外皆严装已(妥当)天子而令诸侯(挟持、控制)
D.上得佳鹞(尝试)引喻失(适宜、恰当)
小题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征奏事固久不已,鹞竟死怀中。
小题3:文意理解。(4分)
(1)魏征“奏事固久不已”的原因是什么?(2分)
(2)从这段文字中,你看出魏征是个什么样的人?(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