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比较阅读下面的两篇文言文。 (17分)【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比较阅读下面的两篇文言文。 (17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 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送东阳马生序》)
【乙】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选自《西京杂记》)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4分)
送之    ②礼愈   ③邻居有烛而不     ④遂成大学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②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小题3:甲、乙两个文段分别写了哪些事例(故事)?(4分)
甲文:(1)                         (2)                             
乙文:(1)                         (2)                             
小题4:
甲、乙两文的主人公可谓都取得了成功。请说说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3分)
(1)                  (2)                  (3)                   
答案

小题1:①跑 ②周到 ③到,及④大学问家 (每个1分)
小题2:①我站在他旁边侍侯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向他请教。(3分)
②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3分)
小题3:甲文:①“余”凭诚信借书苦读。②“余”毕恭毕敬请教老师。(2分)乙文:①匡衡凿壁借光读书。 ②匡衡劳作不求报酬借书。(2分)
小题4:一个人要在学习上有所成就,就应该:①刻苦勤奋 ②博览群书 ③虚心请教。(3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走”“大学”皆是古今异义,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小题2: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援”“质”“请”“引”,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小题3:
试题分析:疏通本文文字,了解内容,以人物活动为中心,梳理情节,根据情节点概括。
小题4:
试题分析:两文的内容浅显易懂,根据两文的情节,抓住人物行为表现,从做学问的精神、方式方面概括。
核心考点
试题【比较阅读下面的两篇文言文。 (17分)【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15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或夜昏怠①,辄以水沃面②;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③,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宋明臣言行录》
【注释】①昏怠:昏沉困倦②辄:就。沃:浇。这是“洗”的意思。③食不重肉:不多吃肉。
小题1:解释加点的词。(4分)
①余幼时即学(        )            ②录毕,送之(         )
慕圣贤之道(            )        ④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
小题2:下边加点词用法或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是人多以书假余       中有足乐者
B手自笔录,计以还    重岩叠嶂,隐天蔽
C从乡先达执经叩问    食不能尽其材
小题3:翻译句子(4分)
①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②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小题4:甲文中“人多以书假余”的原因是:                                          ,乙文中范仲淹“被谗受贬”的原因是:                                (都用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
小题5:[甲][乙]两文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
A.《马说》韩愈唐代B.《送东阳马生序》宋濂明代
C.《组歌》纪伯伦英国D.《云南的歌会》沈从文现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班围绕下面一首诗开展诗歌诵读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2分)
跌 倒
牧 也
                                    
                                风,跌倒了
                                才有了美丽的落叶
                                云,跌倒了
                                才有了滋润大地的雨水
                  
                  
                                 所以
                                 我们不再害怕跌倒
                                 让我们在跌倒时
                                 用最美丽的姿势
                                 站起来
小题1:朗读诗歌要把握节奏,请用“/”为下面诗句标明停顿,(要求:只标一处,标在恰当位置)
                才 有 了 滋 润 大 地 的 雨 水
小题2:调皮的明明将抄在黑板上诗悄悄擦去了两句。请根据开头的四句诗内容和句式的特点,发挥想象,在线上补写出两句。
小题3:莉莉朗读后兴奋地说:“特别喜欢最后三句。如果跌倒,我会大笑着站起来,这就是我的‘最美丽的姿势’!”请写一写,你会以一种怎样“美丽的姿势”站起来。
小题4:一向胆小的文文也跃跃欲试,可站在讲台上,怎么也张不开口。请你先写几句话,鼓励他大胆地把这首诗读出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陈胜、吴广借当行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B.会天大雨,道不通,非已失期宾客大宴,于厅室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C.当立者公子扶苏丹书帛曰
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此危急存亡之秋也
小题2:把“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小题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陈胜在众人因雨逾期而面临被***厄运之时,决定发动起义,可见他决策的果断。
B.陈胜能够看出天下百姓对秦王暴政和二世继位的不满情绪,足见他审时的敏锐。
C.陈胜认为打着扶苏的旗号并依靠项燕的威望就能复兴秦国,足见他某事的睿智。
D.陈胜起义前亲自去占卜,置丹书于鱼腹,派吴广篝火狐鸣,足见他处事的周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题目。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小题1:用“/”标出下列句子朗读的语义停顿,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今/齐地/方千里
B.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C.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D.而安陵/以五千里之地/存者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窥镜自视由是则生有不用也
B.皆美于徐公土砾凸者为丘
C.王蔽甚矣莲出淤泥而不染
D.此所谓战胜朝廷冷光之乍出匣也
小题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邹忌八尺有余
(2)客之我者
(3)臣之妻
(4)时时而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小题5:这篇短文在写作上采用了设喻说理的方法,请结合短文内容,作简要分析。(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