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解释《童趣》中下列加粗的字词。(1)余常于土墙( )(2)蹲其身( )(3)定神细视( )(4)以丛草为林( )(5)怡然自得( )(6)以土砾凸者为丘( ),...
题目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解释《童趣》中下列加粗的字词。
(1)常于土墙( )
(2)蹲身( )
(3)定神细( )
(4)丛草林( )
(5)怡然自得( )
(6)以土砾凸者为( ),凹者为( )
答案
(1)在
(2)代词,代指“自己
(3)仔细
(4)把……当作
(5)安适愉快的样子
(6)丘陵;山沟
核心考点
试题【解释《童趣》中下列加粗的字词。(1)余常于土墙( )(2)蹲其身( )(3)定神细视( )(4)以丛草为林( )(5)怡然自得( )(6)以土砾凸者为丘( ),】;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解释《童趣》中下列加粗的字词。
(1)观( )
(2)一癞虾蟆( )
(3)舌一吐而二虫尽所吞( )
(4)年幼( )出神( )
(5)数十( )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课外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
  伯瑜有过,其母笞之,泣。母曰:“他日苔汝未尝泣,今泣,何也?对曰:他日得杖常痛,今母老矣,无力,不能痛,是以泣。(选自《韩诗外传》)
  司马芝。少为书生,避乱荆州,于鲁阳山遇贼,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贼至,以刃临芝,芝叩头曰:“母老,唯在诸君!”贼曰:“此孝子也,***之不义。”遂得免害,以鹿车推载母。 (选自《三国志?司马芝传》)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其母之(用鞭、杖或竹板打)
B.同行者皆弃老弱(逃跑)
C.得免害(于是)
D.***不义(指代母亲)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他日得杖常痛,今母老矣,无力,不能痛,是以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对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不知而不 愠:恼恨,怨恨
B.不下问   耻:耻辱,羞耻。
C.不亦乎   说:通“悦”,高兴,愉快。
D.默而之   识:记。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万物之逆旅也(逆旅:________________)
⑵阳春召我以烟景(烟景:__________________)
⑶序天伦之乐事(叙:___________________)
⑷开琼筵以坐花(坐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飞羽觞而醉月(醉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
①唐雎不辱使命(辱:__________________)
②大王加惠(惠:__________________)
③非士之怒也(士:__________________)
④长跪而谢之(谢:__________________)
⑤寡人谕矣(谕: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