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诗词的阅读与探究 > 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回答后面的问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1.用“/”划分下...
题目
题型:安徽省期末题难度:来源:
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回答后面的问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1.用“/”划分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标题和第二句中的“龙标”都是指作者被贬官的地名。
B.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C.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D.诗歌想像奇特,气概超逸,笔势灵动,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现实主义风格。
3.请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B
3.拟人,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意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回答后面的问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1.用“/”划分下】;主要考察你对古诗词的阅读与探究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走进经典:让我们的内心变得高雅。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题型:湖北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河北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悠然”一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饮酒》赏析有误的一是(   )
A.这首诗赋予菊以特殊的意蕴,以“采菊”表现诗人热爱自然的情趣。
B.“欲辨已忘言”表明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
C.“此中有真意”中的“真”即是人的自然本性。
D.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景、理浑然一体。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题型:江西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湖北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湖北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苏轼
一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1、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纵饮的醉意表现出来的呢?怎样理解他这份醉饮的豪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长相思·雨
万俟咏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1、请简要分析“空”字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题目为“雨”,但通篇不出“雨”字,却“雨”贯全篇,请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