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诗词的阅读与探究 >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
题目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给下列几句划分节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2、“起舞弄清影”中的“弄”字用得极妙,妙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谢庄的《月赋》中有“隔千里兮共明月”的诗句,与本词中的最后一句意思相近,但在意境上不尽相同,试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2、“做出”的意思,表明舞姿的不断变化,使人想像到舞姿的美妙。(意思对即可)
3、前者是“无我之境”,客观描绘相隔千里的人共享月光的美好情景;后者是“有我之境”,主观表达希望年年平安,共享月光的美好愿望。(意思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主要考察你对古诗词的阅读与探究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请读下面诗句并完成文后问题。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⑴这首诗是_____________,它出自刘禹锡的_____________诗。
⑵这首诗的颔联是_____________。
⑶诗题中含有唐朝另一大诗人的字是_____________。
⑷诗中概括其被贬谪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
⑸饱含诗人无限辛酸,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  
⑹诗中运用的两个典故分别是: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⑺诗中有一联是千古名句,现在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
⑻诗中写归来感受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选出对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A、《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一首元代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曲的标题。
B、“山河表里潼关路”这句勾画出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特点。
C、曲中的“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感,“怒”字则生动地表现出波涛汹涌澎湃的情态。
D、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他伤感悲愤的最主要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释:①别院:正院旁侧的小院。②席:竹席。
(1)这首诗写出了盛夏小院幽静的特点。诗中体现“幽静”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了“幽静”之外,诗人笔下的夏日小院还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浙江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问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1、诗的前两句既点明了写作此诗的时间是___________,杨花飘落子规啼叫,诗人撷取这两种景物加以描写含有___________的意思,渲染出了___________的气氛。
2、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一句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河南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古诗阅读题奉晚
宋    周敦颐
花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1)这首诗中哪一句话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浙江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