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诗词的阅读与探究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6分)春 草[宋]刘 敞春草绵绵不可名,水边原上乱抽荣。似嫌车马繁华地,才入城门便不生。小题1:“水边原上乱抽荣”中“乱”字写出了春...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6分)
春 草[宋]刘 敞
春草绵绵不可名,水边原上乱抽荣。似嫌车马繁华地,才入城门便不生。
小题1:“水边原上乱抽荣”中“乱”字写出了春草什么特点?(3分)
小题2:第三、四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案

小题1:“乱”突出了春草生命力强、生长旺盛的特点。
小题2:借物抒情,表达了诗人厌恶世俗、不愿追名逐利的思想感情。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首先理解“春草绵绵不可名,水边原上乱抽荣”两句,意思是“春天的野草长得茂密,连绵成片,无法分辨它的名字,在水边、在土丘上随意发芽蓬勃生长”,根据这两句的意思可知,“乱 ”字是写春草生命力强、生长旺盛的特点。
点评:诗句的语言较为凝练,首先要把诗句的意思弄懂,这样才能在理解其大意的基础上,对字、词、句子等作赏析和理解。
小题2:试题分析:“似嫌车马繁华地,才入城门便不生” 意思是“好象是不喜欢车水马龙的繁华地方,一到城门旁边就再也看不到它”,句中的“嫌” 既交待了“不生”城门之内的原因——厌恶城门内那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的繁华与喧嚣,所以才绝诀地拒绝在城内生存,更突显了春草的品格。由此可见,本诗借物抒情,借写草表达了诗人厌恶世俗、不愿追名逐利等高洁的思想感情。
点评:此类题目在做答中要注意,既要理解诗词大意,又要寻找明显的语言标志,如时间、季节、氛围、景物特征、写作的背景、典型字词等等。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6分)春 草[宋]刘 敞春草绵绵不可名,水边原上乱抽荣。似嫌车马繁华地,才入城门便不生。小题1:“水边原上乱抽荣”中“乱”字写出了春】;主要考察你对古诗词的阅读与探究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7分)按课文原文填空。
小题1:                     ,枳花照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小题2:更深月色半人家,                 。(刘方平《月夜》)
小题3: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小题4:征蓬出汉塞,                     。(王维《使至塞上》)
小题5: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小题6: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用拟人手法含蓄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古诗词名句默写。(8分)
小题1:苔痕上阶绿,                。《陋室铭》
小题2: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浣溪沙》
小题3:                    ,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其三)
小题4:                ,一览众山小。《望岳》
小题5:王维诗《使至塞上》中被王国维赞为写边塞之景“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小题6:《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这让我们联想到周敦颐《爱莲说》中与之意义相近的名句是:
                                 ,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题1:诗歌描绘的是什么时候的荷花?有什么特点?(1分)
小题2:诗歌描写景色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何作用?(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4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小题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首联交代了踏春的踪迹,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颔联抓住了“争”“啄”两个动词,描绘了一幅早春燕莺争暖、生机勃勃的画面。
C.颈联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密、绿色醉人的景象。
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
小题2:“水面初平云脚低”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诗歌,完成小题(4分)
观沧海(三国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小题1:诗中,作者通过所观之景,表现了大海的         ;接着又通过       ,表现了大海的博大胸怀。(2分)
小题2:下列对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诗歌首句交代了诗人观海的地点,显示出“君临天下”的威严气势。
B.“秋风萧瑟”为诗歌平添了一份肃***之气,吻合曹操“奸雄”的形象。
C.诗歌采用动静相衬、虚实结合的写法,既描绘了“景”,又表达了“志”。
D.诗歌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要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