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诗词的阅读与探究 >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下面的题目。(4分)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下面的题目。(4分)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小题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用“          ”、“            ”写出了一种充满活力的动态美,把春天的美写活了。(2分)
小题2:诗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

小题1:莺争暖树  燕啄春泥
小题2: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对于诗歌鉴赏,首先是要掌握一定的鉴赏知识、专业术语,如表达技巧:象征、烘托、寓情于事、托物言志等等,然后才能准确把握鉴赏。“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用“莺争暖树”、“ 燕啄春泥”写出了一种充满活力的动态美,把春天的美写活了。
小题2:
试题分析: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是由作者直接对人或事情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本诗直接抒情的句子很明显是“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表达出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是不行的,应答出对什么的喜爱之情。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下面的题目。(4分)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主要考察你对古诗词的阅读与探究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塞下曲 (其一)   李 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注】①楼兰:这里泛指侵扰西北的敌人。
小题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小题2:下列选项中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点明季节、天气、地点,照应题目中“塞下”,写边塞苦寒。
B.颔联,写战士听笛子吹奏折杨柳曲,去寻觅春天的愉悦心情。
C.颈联宵眠枕玉鞍也许更合军中习惯,不言“枕”而言“抱”,紧张状态尤为突出,似乎一当报警,“抱鞍”者便能翻身上马,奋勇出击。
D.尾联“愿”、“直”, 语气斩钉截铁,一派心声,喷涌而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
A.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肠断白频洲。(温庭筠《望江南》)
B.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赢得生前身后名,了却君王天下事,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深沉地爱这土地。(艾青《我爱这土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请根据提示写出空缺的句子。(7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2)                     ,留取丹心照汗青。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新事物一定能战胜旧事物这一哲理的诗句是:                         ,                          
(4)美丽中国,美在山高峻。杜甫在《望岳》中用“                         ,阴阳割昏晓”赞美了泰山的巍峨和秀丽。美丽中国,美在水浩渺。范仲淹观“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                     ,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美丽中国,美在花草秀。白居易的“                     ,浅草才能没马蹄”真实再现了西湖的早春盛景。美丽中国,美在万物和。马致远的“                         ”描绘了一幅温馨安适的回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春 兴
(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小题1:中________一词写出了杨柳的枝繁叶茂,________写出了梦境的一再出现。
小题2:这首诗的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一致的是(    )
A.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王绩《野望》)
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雁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C.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D.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荫,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