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材料一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高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高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材料二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大规模开垦荒地,种植玉米。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  1991年12月27日,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在德国电视台发表演讲时表示,对苏联的解体感到“羞愧”和“耻辱”。
(1)材料一中提到的列宁的思路指的是什么?后来僵化的苏联模式的特点是什么?
(2)材料二提到的措施是哪位苏联领导人实施的改革措施?这次改革结果如何?
(3)苏联解体时的领导人是谁?
(4)苏联解体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至少答出两点)
答案
(1)新经济政策,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2)赫鲁晓夫,这次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3)戈尔巴乔夫;
(4)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该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根据国情,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等。
解析

试题分析:1921年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36年,苏联通过法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斯大林模式”。 1953-1964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进行了一些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没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1985-1991戈尔巴乔夫首先经济改革,没成效;然后政治改革,由一党制转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加强。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苏联解体让我们认识到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该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根据国情,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材料一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高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主要考察你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6分)
材料一: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
请回答:
(1)1953—1956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三大改造,试述其主要内容。(1分)
(2)20世纪50—70年代,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也出现了严重失误,请你举出两件具体事例。(2分)你认为政府制定政策要注意些什么?(1分)
材料二:“大跃进”时期出现了许多“豪言壮语”,如:“没有万斤的思想,就没有万斤的收获。没有万斤的指示,就没有万斤的措施。”“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定能做得到。”
请回答:
(3)你认为这些“豪言壮语”是否有道理?为什么?(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田汉诗云:“枝干横斜叶半黄,漳州炉焰对斜阳。炼钢何惜相思树,一寸相思一寸钢。”对于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反映了大跃进时期违背客观规律对环境的破坏
B.颂扬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的巨大成就
C.反映了人民群众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大跃进运动中
D.展现了十年探索时期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6分)90余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夺取革命、建设事业新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毛泽东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是通过哪一事件的完成而基本改变的?(6分)
材料二

图一                             表二 安徽省凤阳县粮食生产三年跨三大步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图一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表二的这种变化直接得益于哪一政策?(3分)
材料三 今天的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极大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中国共产党革命与建设的成功经验、中国共产党取得的巨大执政成就,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中国道路”“中国故事”“中国奇迹”,成为国际舆论探讨的热门话题。
(3)材料三中的中国道路指什么?(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人民日报》1958年8月13日消息: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这一报道出现于
A.土地改革时期B.农业合作化时期
C.大跃进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右图,M到N处生产总值增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开展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C.“一五”计划的实施
D.“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