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 材料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唐太宗材料二: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赵嘏(1)材料反映了唐朝的哪一制度?采取这一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太宗
材料二: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赵嘏
(1)材料反映了唐朝的哪一制度?采取这一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
(2)这一制度对当时的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2分)
答案

(1)科举制度。(1分)巩固专制统治。(1分)
(2)①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提高了政府各级官员的素质。②加强了中央集权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科举制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1)解读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唐太宗说的“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和材料二的意思是指通过科举考试,把知识分子牢牢的束缚住,通过这一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巩固了封建统治。
(2)根据所学知识,这一制度带来的影响有:①使出身低微的一些知识分子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入仕,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是统治阶级的素质更高,②通过科举考试,统治者扩大了统治基础,更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点评:科举制是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考试至今还在沿用,影响深远,是考试命题的重点,科举制的发展历程:科举制创立于隋朝,完善与唐朝,科举制度的演变: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 科举制度的废除:清朝末年,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同学们以后对历史概念要深入理解,全面的把握才行。
核心考点
试题【材料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唐太宗材料二: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赵嘏(1)材料反映了唐朝的哪一制度?采取这一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主要考察你对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学者徐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由此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
材料二  1991年1月3日,《人民日报》报道:位于我国河北赵县的这座大型石拱桥,最近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评定为最悠久的“国际历史上土木工程里程碑”。
材料三这三种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培根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这种制度”是指什么制度?(2分)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反映了这种制度发挥了什么作用?(2分)
(2)材料二中的“大型石拱桥“是指哪座桥?(2分)它的设计者是?(2分)
(3)材料三中的文字上的东西在唐朝指哪种技术?其代表作品是?(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美国大美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材料二  明清思想家顾炎武曾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考试制度始于何时?在此之前,官员的选拔依据主要是什么?(4分)
(2)你认为科举制度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4分)
(3)材料二中,顾炎武为什么要抨击科举制度?(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中国封建社会,获取“秀才”“举人”“状元”这些功名的主要途径是(  )
A.参加科举考试B.辛勤劳动致富
C.英勇作战建立战功D.经商成为富商巨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该诗句反映的现象在中国开始出现于
A.魏晋时期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对完善科举制作出突出贡献的关键人物不包括(   )
A.唐太宗B.唐高宗  
C.武则天D.唐玄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