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夏商周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 这三句...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 这三句话出自哪一古代典籍?(1分)
(2)这三句话的意思是什么?(3分)
(3)请用一句话评价说话人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1分)
(4)结合材料,谈谈对你的学习生活有何启示(或学习打算)?(2分)
答案
(1)《论语》 (2)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学习了以后时常复习,也是令人高兴的事;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3)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4)学习要及时复习、要谦虚地向别人学习等。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论语》内容的准确掌握, 由材料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判断出其出自《论语》一书。
第(2)问,考查学生《论语》内容的准确理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意为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为学习了以后时常复习,也是令人高兴的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意为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孔子的评价,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孔子是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政治理论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认识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围绕材料,及学习生活等方面归纳分析即可,如在学习中,我不能不懂装懂,要及时复习功课,要谦虚地向别人请教学习等、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 这三句】;主要考察你对夏商周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记载在(   )
A.龟甲或兽骨上B.竹简或木牍上C.丝帛或麻布上D.宣纸上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原国家总理温家宝曾说:“民安了国才能安,国安了***的心才能安”,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古代,第一次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是(   )
A.孔子B.孟子C.墨子D.老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2年6月6日,为期三天的欧洲孔子学院2012年联席会议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开幕,来自欧洲26个国家的75所孔子学院的中外院长、15个孔子课堂的代表,以及15所中国合作院校的近200名代表与会。孔子的教育思想有(   )
①“仁”和“礼”   ②“有教无类”   ③“因材施教”  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学习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
A.社会上有学问的人越来越多B.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
C.分封制的实行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6分)
材料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材料二: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材料三:“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互利。”
材料四:他反对空谈,提倡改革,主张“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
(1)以上思想或言论分别出自何人?他们各属于哪家学派?(8分)
(2)他们生活在什么时代?当时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2分)
(2)当时在思想领域出现的这种局面有何影响?(2分)
(3)假设你们班出现乱扔垃圾、破坏公物的现象,你准备采用哪家学派来解决?怎么解决?(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