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化学试题 > 实验探究和设计 > 关于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后的黑色物质可能是什么?学生有以下四种猜想,你认为最不合理的猜想是(  )A.CB.CuOC.C和CuOD.MnO2...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关于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后的黑色物质可能是什么?学生有以下四种猜想,你认为最不合理的猜想是(  )
A.CB.CuOC.C和CuOD.MnO2
答案
核心考点
试题【关于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后的黑色物质可能是什么?学生有以下四种猜想,你认为最不合理的猜想是(  )A.CB.CuOC.C和CuOD.MnO2】;主要考察你对实验探究和设计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常见的食品保鲜方法有:
(1)真空包装或填充保护气.真空包装的目的是______,常用氮气做填充保护气,你认为填充气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答两条).
(2)放置干燥剂.生石灰是常用的干燥剂,长期使用的生石灰干燥剂在空气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
(3)放置高效能保鲜剂.该保鲜剂主要成分为活性铁粉,保鲜的原因是______,欲检测一份这样的保鲜剂是否已经完全失效,所用的试剂是______,若没有完全失效,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题型:朝阳区一模难度:| 查看答案
垃圾是一种“放错地方的资源”.废旧干电池能有哪些利用价值?为此,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实验探究.
【探究课题】
探究废旧干电池内黑色固体的部分成分.
【查阅资料】
所探究的废旧干电池内的黑色固体中含有二氧化锰、可溶性氯化物和其它物质.
【提出问题】
废旧干电池内的黑色固体是否含有二氧化锰和可溶性氯化物?
【猜想1】
废旧干电池内的黑色固体中含有二氧化锰.
【实验验证1】
按下图A、B、C、D各操作流程完成:

魔方格

【现象与结论】
(1)A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3)将双氧水和C所得的滤渣加入D的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由此得出猜想1正确.则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猜想2】
实验验证1的操作B中所得的滤液里含有可溶性氯化物.
【实验验证2】
操作流程和实验现象如下图:

魔方格

【结论与解释】
(4)根据实验验证2的有关现象,说明该学习小组提出的猜想2是正确的,其理由是______.
(5)若实验验证1的操作B所得滤液中的阳离子主要是Zn2+和NH4+,则上图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只写一个)
题型:德阳难度:| 查看答案
活动与探究:久置的镁条、镁粉表面的灰黑色物质是什么?氧化镁、氢氧化镁、碳酸镁固体均为白色,氮化镁是黄色固体.灰黑色的物质是碱式碳酸镁.
(1)利用酸与碳酸盐反应检验碳酸根
①选择试剂,最好不用盐酸,理由是______.
②实验:
实验一:取一小段久置镁条放入试管,加适量稀硫酸,塞上带单孔赛的导管,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不浑浊.改用镁粉重复上述实验,石灰水仍不浑浊.分析原因继续实验.
实验二:实验过程如下:
③分析:在装置气密性良好的前提下,实验一中澄清的石灰水不浑浊的原因.
(2)加热检验氢氧根.
如图2装置,加热久置镁粉,十几秒后,试管内壁出现水珠;一分钟后,镁粉“噗”的燃烧起来,瞬间反应停止.试管中残留的白色固体,试管壁上粘附黑色固体.冷却,加入足量稀硫酸,白色固体溶解,黑色固体不溶.推测燃烧产生黑色物质是______,设计实验验证,写出实验操作和预期现象.

魔方格
题型:大连一模难度:| 查看答案
小霖、小磊、小娴三位同学一起对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分解后的黑色固体产物的成分进行探究.他们称取5.0g碱式碳酸铜,在试管中加热使之完全分解,冷却至室温,称量黑色固体产物质量为3.6g.
他们对黑色固体产物做出了以下猜想:①可能是氧化铜;②可能是炭粉;③可能是氧化铜和炭粉的混合物.
他们做出以上猜想的依据是______.
(1)小霖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向盛有少量该物质黑色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振荡.静置后观察现象,如果猜想①正确,现象应是______.
(2)小磊进一步思考后,根据碳的化学性质,认为猜想③可以排除,他的理由是______.
(3)小娴通过对得到的实验数据进行计算.排除了猜想②,她的理由是______.
(4)科学探究的方法和途径有多种,若证明某黑色粉末确有氧化铜和炭粉组成.请设计实验,完成下表:
题型:扬州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大连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步      骤现      象结论(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
按下列要求举一个化学反应实例,并加以具体说明.
(1)因反应物含量(浓度)不同,反应现象不同
(2)因反应物用量不同,生成物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