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化学试题 > 实验探究和设计 > 化学课上,老师向盛有少量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了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Ca(OH)2═CaCO3+2NaOH.据此现...
题目
题型:邵阳难度:来源:
化学课上,老师向盛有少量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了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Ca(OH)2═CaCO3+2NaOH.据此现象,老师提出如下问题,请回答:
(1)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小明认为有以下四种情况,请你替他补充完整:
情况①:______
情况②:NaOH和Na2CO3
情况③:NaOH和Ca(OH)2
情况④:NaOH、Na2CO3和Ca(OH)2
小红认为只有三种情况,其中情况______(填序号)不可能,理由是______.
(2)为了进一步确定反应后溶液的成分,小强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同学们的回答得到了老师满意的赞赏.

答案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溶液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无明显现象情况______(填序号)不可能
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情况③正确
(1)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可以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所以在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而小明提出的第四种假设不可能,因为碳酸钠可以和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沉淀;
(2)碳酸钠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而题干中在加入盐酸后没有明显现象,说明在溶液中不含碳酸钠,即情况②是不可能的;要证明情况③是正确的,则由于氢氧化钙可以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在这里可以加入碳酸钠溶液来根据实验现象来判断是否含有氢氧化钙.
故答案为:(1)NaOH;④;Na2CO3和Ca(OH)2能发生反应生成沉淀;
(2)
核心考点
试题【化学课上,老师向盛有少量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了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Ca(OH)2═CaCO3+2NaOH.据此现】;主要考察你对实验探究和设计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题型:黄浦区二模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黄浦区二模难度:| 查看答案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溶液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无明显现象情况  ②(填序号)不可能
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生成了白色沉淀情况③正确
化学小组的同学探究金属中可能有的杂质.取6克锌片(含有杂质)放在足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收到的氢气是0.1mol,可以初步估算锌片中的杂质是(  )
A.CuB.FeC.CD.Ag
由两种物质组成的白色粉末溶于水,生成了白色沉淀;过滤后滤液中加适量的稀硫酸,又生成白色沉淀;再过滤,在滤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还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  )
A.Na2CO3、CaCl2B.MgCl2、Ba(OH)2
C.BaCl2、Ca(OH)2D.CuSO4、Na2CO3
小明学习了金属的活动顺序后,到实验室进行探究,他将一块金属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想得到铜,但却看到了另外的现象:没有红色的物质析出,却生成了大量的气体,并出现了蓝色的沉淀.小明想到了硫酸铜溶液中有水,又补充了另一个实验.并记录如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操作步骤实验现象
①将一小块钠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金属溶解,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体
②相反应后的烧杯中滴加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色
③将产生的气体收集并点燃该气体能燃烧,并产生淡蓝色火焰
化学实验小组在整理实验药品时,实验桌上有CaCl2溶液、稀盐酸、酚酞试液和一瓶敞口的NaOH溶液.首先想到NaOH溶液已经变质了,其变质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同学们用桌上现有试剂对该瓶NaOH溶液的变质程度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NaOH溶液是否全部变质?
[猜想]I.部分变质.
Ⅱ.全部变质.
[实验探究]
题型:巴中难度:| 查看答案
    操作步骤    现象    结论
①取少量NaOH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______试剂有白色沉淀产生    部分变质
②将步骤①中液体过滤,滤液中滴加酚酞试剂______
某地下水含有大量Ca(HCO32和Mg(HCO32.用试管取少量,加入肥皂水,振荡,若出现大量浮渣和浑浊,是硬水,该水长期煮沸,锅底会产生一层白色固体(水垢),某化学小组对该白色固体(水垢)的成分进行探究:
(1)提出猜想:
猜想①白色固体是CaCO3猜想②白色固体是Mg(OH)2猜想③白色固体是CaCO3和Mg(OH)2
(2)设计实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实验步骤(1)可能现象结论

______
白色固体完全溶解
无气泡产生
结论1:
猜想②正确
取白色固体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
______
结论2:
猜想①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