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点百科 > 经济体制改革
百科

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体制及乡镇企业成功迈出五大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始于农村。截至目前,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功迈出五大步,以下分别述之:

  (一)1978-1984年主要是普及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起点是从否定一大二公的公社体制开始,把低效率的集体公有、统一经营、统一生产、统购统销体制,改革为以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即以家庭为市场经营主体,实行上交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体制,从根本上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激励与监督问题。此外国家还改革了农村价格体制,提高了18种农产品收购价格(见图1)。农村基本制度的改革,既调动了家庭分散经营的积极性,又体现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因此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据统计(以不变价格计算),1978-1984年农业总产出增长率和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2.2%和75%,是历史上农业增长最快的时期。计量分析表明,这一时期的农业总产出增长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贡献最大,贡献率为46。8%,价格体制改革次之。同期农民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137元增长到3976元,名义增长率高达17.5%,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的实际增长率为15。1%。这一时期,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农业劳动力逐步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形成了日益庞大的待业群体。为了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社队企业得到迅速发展。国家对社队企业在经营范围、经营方式、供销、贷款、税收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为社队企业发展提供了基本政策依据和制度保证。

  (二)1985-1990年主要是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和农村非农产业体制。在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方面,加快了政府调控向市场交易的转换力度。1991年与1986年相比,农副产品收购价格中,国家定价由17种减少到9种,销售价格中国家定价由14种减少到7种。农产品生产价格形成中,计划定价由1978年的94.4%下降到1990年的25.2%。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带来了农村经济的较快发展,据统计,1985-1990年期间,农业产出的年均增长率为47%。这一时期的另一个巨大成就主要体现在乡镇企业的兴起与发展上,1984年中央4号文件将社队企业正式改称为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就业人数由5208万人增加到9546万人,总产值由170989亿元增长到649566亿元。

  (三)1991-1995年农村改革基本停滞,乡镇企业处于治理整顿状态。这一阶段,除了1994年国家再一次提高了部分农产品收购价格以外,农村没有比较有影响的改革措施出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的制度效应释放殆尽,农业发展停滞。这一时期国家对经济进行了全国性的治理整顿,乡镇企业发展势头明显受到抑制,被迫大批次关停并转。

  (四)1996-2003年我国开展了农村税费体制改革,乡镇企业发展再掀新高潮。农村税费改革主要是规范税费管理,实行税费统一。截至2003年底,税费改革的试点省份已扩大到20个,涉及农业人口约62亿人。这一时期,乡镇企业进入全面发展的第二个高潮。1992年***南巡讲话后,国务院下发了一系列文件,确认发展乡镇企业是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五)2003年至今主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从2003年开始,政府一方面大幅度增加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和补贴;另一方面,2006年中央政府宣布完全取消农业税,更为彻底地解除了农民的负担。同时,经过市场的优胜劣汰,一些素质偏低的乡镇企业***,多数乡镇企业的质量大大提高,与城市正规企业并驾齐驱,继续发挥着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功能。统计资料显示,到了2006年乡镇企业吸纳的劳动力为14680万人。

  总之,发端于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起到了开拓性作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在于,以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采取渐进式改革策略,并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改革的成绩在于成功迈出了五大步,这五大步都沿着市场体制改革的大方向有所推进和创新,但都尚未完成,各大步之间还没有统一起来,所以,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阶段上,还要继续把改革推进下去。未来我国农村改革的重点在于,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适应农村规模经营的趋势,消除包干到户的分散弊病,创新适度统一经营的生产关系;对包括农村土地制度、粮食流通体制等在内的诸多方面进行全面的综合改革;对整个农村经济体制和农村基层政权体制进行配套改革;实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从根本上改革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

国有制企业改革

  基本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国企改革始终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其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78-1986年为计划经济体制占主导地位前提下的放权让利改革阶段,主要目的是通过扩大企业自主权和物质刺激,调动企业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具体包括三个步骤:一是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改革,通过颁布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等五个改革管理体制的文件,允许国有企业在生产计划、产品销售、资金使用等方面拥有部分权力。这一改革措施使国有企业具有了盈利意识,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不利于增加财政收入。二是以利润分成为主要内容的经济责任制试点改革,措施包括技术利润留成加增长利润留成、利润包干、超计划包干和亏损包干等。这一改革方案短期内达到了刺激企业盈利的目的,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国企自我约束问题。三是实行利改税改革,主要内容是通过税收的形式,把国家和国企的分配关系固定下来,1984年后彻底实现国企以税代利。这期间分三步改革,在规范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调动企业积极性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从总体上看,放权让利完全是一种政府行为,政府行政命令依然是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并没有创造出国有企业成长的市场空间。

  1987-1991年为新旧体制并存条件下的企业承包制改革阶段,主要动机是希望通过重建微观利益机制和权利主体,使经营者对国有财产效率负起责任来。改革措施是在不改变国家所有权的前提下,按照两权分离的原则,通过利润承包的方式,将经营权完全下放给企业。主要形式有租赁制、承包制和资产经营责任制。其中,实施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当推承包制。承包制在短期内效果明显,一定程度上调动了经营者和职工的积极性,确保了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但是,承包制仍然囿于行政性分权的框架内,虽然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了,却由于只有激励没有约束,以致产生了严重的内部人控制行为和国有企业软约束,造成国有企业承包一轮国有资产损失一轮的怪现象。

  1992年至今,主要是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条件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党的十四大以后,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确定,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目标。2002年中共十六大进一步提出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积极推行股份制。到目前为止,大多数企业已经基本上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的框架。到2005年底,依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国有重点企业改制约为52.7%,作为国有企业主***中央企业,已有宝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19家企业按照公司法转制,同时,国有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

  经过多年来的努力,我国国企改革已取得巨大进展,国企三年脱困的目标基本实现,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成效显著,但如从全局来看,改革尚未完成,一些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为此需要继续降低国有企业门槛以引进多元化投资主体,健全和深化国有企业退出机制,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下的权力制衡机制与利益分配机制。另外,未来还需要重点推进垄断行业国企改革,并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由于国企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也十分重要。

价格体制改革

  从双轨制成功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格体制按照价格改革的思路和重点的不同,我国价格体制改革经历了如下过程:1979-1988年为价格双轨制阶段。这一阶段价格改革的主线是,完善计划价格体制引入市场机制价格双轨制。价格改革的措施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产品价格的调整,包括提高粮食和棉花等18种主要农产品的价格等。二是对生产资料和消费品实行双轨制定价。价格双轨制是我国价格改革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它是一种典型的局部自由化方案,实践表明,通过价格双轨制的渐进过渡,在改革初期不仅让市场机制逐步发挥作用以改善资源配置效率,而且市场化过程本身还有助于传统国有部门的增长和平稳过渡,没有给过渡初期的宏观经济造成严重不均衡的压力。通过这一阶段改革,我国商品价格形成机制发生了巨大变化。

  到1988年,在全国社会零售商品总额和全国农产品收购总额中,由政府定价的分别占29%和24%,政府指导价分别占22%和19%,经营者定价则分别增长到49%和57%。

  1989-1991年为价格改革的调整巩固阶段。

  由于价格改革第一阶段后期操之过急,闯关失败,价格改革进入治理整顿时期。改革的重点是建立和改善价格宏观调控体系,方式是控中求改,相机调放。在价格管理体制方面,积极探索政府对市场价格的调控手段,初步形成了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相结合的价格管理机制。

  1992-2003年为社会主义市场价格体制的目标确立与形成阶段。这一阶段的改革措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继续放开消费品价格,包括粮食价格和工业消费品价格;二是生产资料双轨价格逐渐转为按市场供求定价,截至2004年,全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产品价格由市场决定的程度达到92.8%;三是要素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探索,在劳动力价格、房地产价格以及资金、技术和信息价格等方面,国家都出台了相应措施加速其市场化进程。总之,在这一阶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价格体制的目标模式最终确立,并占据主导地位,价格改革的广度和深度都超过以往,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的新的价格形成机制已经确立,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04年至今为价格体制改革深化阶段。这一阶段,政府在资源市场化、垄断和公共产品定价机制上的改革迈出了新的步伐,推进了水价改革,深化了煤电价格改革,实施了煤电价格联动,并积极推进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产品价格改革。

  纵观三十年来价格体制改革,成果显著,消费品价格几乎全部市场化,生产资料价格绝大部分市场化,要素价格也基本市场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价格改革未来需要做好如下一些工作:调整价格结构,抑制无序价格竞争;加强对价格水平的宏观调控,防止通货膨胀;继续扩大价格改革的覆盖面,加快与国际价格体制接轨。

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

  30 年经济体制改革解放了生产力,创造了经济连续高增长的奇迹。其成就突出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机制建设与制度创新取得显著成效。中国经济改革主要是以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为主线展开的。(1)初步形成了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确立了市场作为资源主要配置手段的地位,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计划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引入了竞争机制,提高了资源配制的效率。(2)初步形成以公司治理结构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制度。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经济微观体制的基础,一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条主线,经过30 年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初步确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解决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低效率、高负担的问题,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增强了企业的活力,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3)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经过30 年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首先,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体制框架。一是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方面,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二是在收入分配体制方面,建立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确立了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体系并存的分配体制,极大调动了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三是在宏观调节机制方面,初步建立了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的调节机制;四是在市场体系建设方面,初步建立了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了城乡市场的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衔接,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五是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方面,初步建立了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城乡居民提供了适合国情的社会保障,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稳定。其次,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体制框架。一是国有企业改革成效明显,国有企业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结构不断完善;二是非公有制经济得到较大发展,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2.市场主体培育成效明显。改革开放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经济一统天下,不允许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这一时期,市场主体单一,国有经济经营范围涉及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是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同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在理论上经历了“利用论”→“补充论”→“重要组成论”等三个阶段;在实践中经历了政治高压下艰难起步→夹缝中求生存→实践中高速发展等三个阶段(白永秀,2005)。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尤其是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我国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非公有制企业在数量上、规模上、进入领域以及自身竞争力等方面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最主要的推动力量。以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GDP 和就业岗位为例,非公有制经济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产值占GDP的比重从1979 年的不足1%增长到2005 年的“半壁江山”;20世纪90 年代以来,个体私营企业平均每年净增工作岗位500万到600 万个,占城镇净增工作岗位的四分之三,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就业的主渠道。

  3.人本主义理念、人力资本经营理念及培养机制初步形成。首先,人本主义理念得以确立。30 年的经济改革与发展,逐步实现了经济发展由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变。尤其是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更加强调人的作用和人作为发展终极归宿的地位;实现了由片面的追求物质增长向追求人的价值实现和人的生活质量的提高的转变。其次,人力资本的管理理念及培养机制初步形成。30 年的经济改革与发展历程,逐步印证了人力资本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伴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尤其是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相应社会对人力资本管理理念也日益形成;与此相对应,培育人力资本的相应机制和对策也逐步形成。

  4.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30 年经济体制改革,使得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稳定的发展,广大群众收入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获得较大提高。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上升,由1978 年的人均133.6 元,增加到2006 年的3587 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幅度更大,从1978 年的343.4 元增加到2006 年的11759 元。从居民食物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来看,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1995年以前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在50%以上,农村居民在58%以上,到了2006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5.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到43.0%。

  5.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实现了国内外市场的衔接,与世界各国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经济体制改革推进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加快了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吸收外商投资稳步发展,对外经济合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趋势。从1978 年以来,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额逐年大幅增长,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2003—2006 年我国货物进出口快速增长, 年均增长29.8%。到2006 年我国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已达17604 亿美元,占世界的比重提高到7.2%;在世界的位次从2002 年的第6 位,提升到2006 年的第3 位。进出口贸易总额占GDP 的比重也不断上升,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我国外商投资总体呈上升趋势,外商直接投资进入一个成熟稳定的全新发展阶段,2003—2006 年,外商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以年均4.6%的速度稳步增长,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引进了大量的先进适用技术和管理技术,促进了产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加快了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相关试题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