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热的测定
中和热的定义
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液态水时所释放的热量叫做中和热.
要点:
1.必须是酸和碱的稀溶液,因为浓酸溶液和浓碱溶液在相互稀释时会放热.
2.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反应才能保证H+(aq)+OH-(aq)====H2O(l)中和热均为57.3 kJ·mol-1,而弱酸或弱碱在中和反应中由于电离吸收热量,其中和热小于57.3 kJ·mol-1;
3.以生成1 mol水为基准。
4.反应不可以生成沉淀(如Ba(OH)2+H2SO4=BaSO4+2H2O)
注意点
中和热是以生成1 mol H2O所放出的热量来测定的,因此书写它们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应以生成1 mol水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例如:
KOH(aq)+ 1/2H2SO4(aq)=1/2K2SO4(aq)+H2O(l) ΔH=-57.3 kJ/mol
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lmol H2O所放出的热量。某学生想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来计算中和热。他将50mL0.5mol·L-1的盐酸与50mL0.55mol·L-1的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_________,烧杯间填满碎塑料泡沫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则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3)实验中改用60mL 0.50mol·L-1的盐酸跟50mL 0.55mol·L-1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求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填“相等”或 “不相等”),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0mL 1.0mol·L-1盐酸跟50mL 1.1mol·L-1氢氧化钠溶液在下图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并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来计算中和热。
试回答下列问题(1)大小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填“能”或“不能”)将环形玻璃搅拌棒改为环形金属(如铜)棒。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对求得中和热数值的影响是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或“无影响”)。
(4)如果改用60mL 1.0mol·L-1盐酸跟50mL 1.1mol·L-1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则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热量_______(“增加”、“减少”或“不变”),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求中和热数值_______(“增加”、 “减少”或“不变”),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某研究小组将V1mL 1.0mol/L HCl溶液和V2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mL)。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小组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__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22 ℃,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题干及图形可知,V1/V2=__________时,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此反应所用NaOH溶液的浓度应为
__________mol/L。
(3)若通过实验测定及有关计算知此反应共放出QKJ的热量,请写出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 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 计算中和热。
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__(填“相等 、不相等”)。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50mL 1.0mol·L-1盐酸跟50mL 1.1mol·L-1氢氧化钠溶液在下图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并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来计算中和热。试回答下列问题 (1)大小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填“能”或“不能”)将环形玻璃搅拌棒改为环形铜棒。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对求得中和热数值的影响是__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或“无影响”)。
(4)如果改用60mL 1.0mol·L-1盐酸跟50mL 1.1mol·L-1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则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热量___________(“增加”、“减少”或“不变”),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求中和热数值___________(“增加”、“减少”或“不变”),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50mL0.5 mol·L-1的盐酸与50mL0.55 mol·L-1的NaOH溶液在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热的测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由图可知该装置有不妥之处,应如何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烧杯间填满碎塑料泡沫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烧杯上如不盖泡沫塑料板,则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实验中改用60mL 0.50mol·L-1的盐酸与50mL 0.55mol·L-1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理由是___________;所求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理由是______________。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____。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_____________ (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5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5mol·L-1 NaOH溶液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伤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若大烧杯上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实验中该用60mL0.50mol·L-1盐酸跟60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___________;用50mL
0.50mol/L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将V1mL1.0mol·L-1 HCl溶液和V2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转化为热能
C.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1.0mol/L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实验室用50mL 0.50mol/L的盐酸与50mL 0.55mol/L的烧碱溶液进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的放热来计算中和热。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本实验中除了用到大烧杯、小烧杯、温度计、量筒等仪器外,还须的一种玻璃仪器名为
___________。
(2)两只烧杯间要填满碎纸条,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烧杯上必须盖上硬纸板,否则,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实验时所用盐酸及NaOH溶液的体积均为50mL,各溶液密度为1g/cm3,生成溶液的比热容
C=4.18J/(g·℃),实验起始温度为t1℃,终止温度为t2℃。试推断中和热的计算式:△H=________。
(5)实验中改用52mL 0.50mol/L的盐酸与50mL 0.55mol/L的烧碱溶液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烧碱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___;若改用50mL 0.50mol/L烧碱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_____。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实验中改用60mL 0.50mol·L-1的盐酸跟50mL 0.55mol·L-1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__ (填“相等”或“不相等”),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lmol H2O所放出的热量。某学生想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来计算中和热。他将50mL0.5mol/L的盐酸与50mL0.55mol/L的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_________,烧杯间填满碎塑料泡沫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则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3)实验中改用60 mL 0.50mol/L的盐酸跟50mL 0.55mol/L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求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________。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该同学所用的装置,你认为合理吗?说明你的观点。依据你的看法,有几点说几点,不一定全部回答。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实验过程中,该同学没有找到缺少的那一件用品,就用细铜丝自己做了一个,你认为可以吗?阐明你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1的盐酸跟50 mL 0.55 mol·L-1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__ (填“相等”或“不相等”),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lmol H2O所放出的热量。某学生想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来计算中和热。他将50mL0.5mol/L的盐酸与50mL0.55mol/L的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_________,烧杯间填满碎塑料泡沫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则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3) 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的盐酸跟50mL 0.55 mol/L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求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填“相等”或 “不相等”),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测定酸碱反应的中和热,计算时至少需要的数据是:①酸的浓度和体积;② 碱的浓度和体积;③比热容;④反应后溶液的质量;⑤生成水的物质的量;⑥反应前后温度变化;⑦操作所需的时间 [ ] A.①②③⑥
B.①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全部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_______。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如果用60 ml 0.50 mol/L盐酸与50mL 0.55 mol/L Na 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 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___________的数值会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盐酸或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中和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某学习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或硫酸发生了反应,从中和反应的热效应出发,设计了下面几种实验方案。请回答有关问题。 (1)方案一:如图组装好实验装置,图中小试管用细线吊着,细线的上端拴在细铁丝上。开始时使右端U形管两端红墨水相平。实验开始,向下插细铁丝,使小试管内盐酸和广口瓶内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二:该小组借助反应溶液温度的变化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如果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混合前后有温度的变化,则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小组同学将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各10 mL混合,用温度计测量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测得的部分数据如下表:则x=____________。
(3)方案三:该小组还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来证明氢氧化钠溶液确实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他们认为若洗气瓶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说明该反应放出热量,从而证明发生了反应。①实验时,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发现导管流出液体不畅,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原理上讲,该实验设计的不合理之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在此实验装置的基础上提出修改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托盘天平、容量瓶、滴定管、量筒是中学化学常见的计量仪器,熟知这些仪器的使用是定量研究化学的基础。
(1)其中标示出使用温度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不具备的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B.贮存溶液
C.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溶液
D.准确稀释某一浓度的溶液
E.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F.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
(3)如下图是某些仪器的刻度部分示意图,图中各仪器虚线为所示读数。其中为量筒的是________________ (填编号,下同),读数为________________mL;为滴定管的是________________,读数为________________mL。(4)下列可能由于错误操作,使所得的数据比正确数据偏小的是_____________。
A.称取4.2 g NaCl固体时,将砝码放在左盘,NaCl固体放在右盘
B.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定容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
C.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倒入标准液进行中和滴定
D.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俯视液面所得的读数
(5)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温度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量取反应物时,取50 mL 0.50 mol· L-1的盐酸,还需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50mL 0.50mol· L-1 NaOH溶液 B.50mL 0.55mol· L-1 NaOH溶液 C.1.0g NaOH固体
(7)已知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1,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现将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钙溶液、稀氨水分别和1L 1 mol·L-1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ΔH1、ΔH2、ΔH3,则ΔH1、ΔH2、ΔH3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0mL 1.0 mol·L-1盐酸跟50mL 1.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在下图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并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来计算中和热。试回答下列问题 (1)大小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将环形玻璃搅拌棒改为环形金属(如铜)棒。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对求得中和热数值的影响是__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或“无影响”)。
(4)如果改用60 mL 1.0 mol·L-1盐酸跟50 mL 1.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则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热量__________(“增加”、“减少”或“不变”),所求中和热数值__________(“增加”、 “减少”或 “不变”)。将V1mL1.0mol/L HCl溶液和V2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能转化为热能
C.NaOH溶液的浓度约为1.0mol/L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上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_______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__ (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_______ (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__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请回答下列与中和热的测定实验有关的问题:
(1)量取反应物时,先取50 mL 0.50 moI·L-1盐酸加入反应容器中,还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填字母)。 A.50 mL 0.50 mol·L-1NaOH溶液
B.50 mL0.55 mol·L-1NaOH溶液
C.1.0 g NaOH固体
D.1.05 g NaOH固体
(2)在实验过程中,该同学需要测定并记录的实验数据有 ____(填字母)。
A.盐酸的浓度
B.盐酸的温度
C.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
D.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
E.水的比热容
F.反应后混合溶液的终止温度根据中和热的测定实验填空。
取0.55 mol/L的NaOH溶液50 mL与0.5 mol/L的盐酸50 mL 置于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反应和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1)该装置的名称是______,装置中缺少一种仪器是 _______ ,装置中还存在的错误有________,这种错误会造成最高温度读数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无影响”)。
(2)大烧杯杯口若不盖硬纸板,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将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假定0.5 moI/L的盐酸和0.55 mol/L的NaOH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反应前的温度为18℃,反应后最高温度为t,则中和热△H=____。[中和后溶液的比热容c =4. 18 J/(g·℃)]
(4)实验中,若改用60 mL 0.5 moI/L的盐酸进行实验,与上述实验结果相比 ,则放出的热量______(填“增多”、“减小” 或“相等”),测得的中和热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5)实验中,将盐酸倒入NaOH溶液中,或将NaOH溶液倒入盐酸中,对实验结果___(填“有影响”或“无影响”)。 该溶液快速混合好还是慢速混合好?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仅用AgNO3溶液便可鉴别亚硝酸钠和食盐
B.重结晶时,溶液冷却速度越慢得到的晶体颗粒越大
C.乙酸与乙醇的混合液可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
D.用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时,水洗后的酸式滴定管未经标准液润洗,则测定结果偏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变色硅胶干燥剂含有CoCl2,干燥剂呈蓝色时,表示不具有吸水干燥功能
B.硝基苯制备实验中,将温度计插入水浴,但水银球不能与烧杯底部和烧杯壁接触
C.中和滴定实验中,容量瓶和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即可使用,滴定管和移液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必须干燥或润洗后方可使用
D.除去干燥CO2中混有的少量SO2,可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分液,②过滤,③分馏,④重结晶都是混合物分离常用方法,其中根据粒子大小分离的只有②
B.欲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铜溶液,可准确称取10 g硫酸铜晶体溶于90 g水中
C.中和滴定时,滴定前滴定管必须洗净并烘干
D.可用上图装置干燥、贮存并吸收多余的HCl气体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该实验需要用的主要玻璃仪器有: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两只大小相同的量筒、温度计、环形玻璃搅拌棒
B.不能用保温杯代替烧杯做有关测定中和热的实验
C.该实验至少需要测定并记录温度的次数是6次
D.若NaOH的物质的量稍大于HCl,会导致所测中和热数值偏高下图为实验室中完成不同的化学实验所选用的装置或进行的操作,其中没有明显错误的是 [ ] A. 测定中和热
B. 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
C. 蒸馏石油
D. 配制溶液中转移溶液将V1 mL 1.0 mol/L HCl溶液和V2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 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
C.NaOH溶液的浓度约是1.00 mol/L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为探究NaHCO3、Na2CO3和盐酸(以下盐酸浓度均为1 mol/L)反应过程中的热效应,进行实验并测得如 下数据 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Na2CO3溶液与盐酸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NaHCO3溶液与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C.20.0℃时,含3.2 g Na2CO3的饱和溶液和35 mL盐酸混合后的温度将低于25.1℃
D.20.0℃时,含2.5 g NaHCO3的饱和溶液和35 mL盐酸混合后的温度将低于16.2℃在量热计中(如图)将100 mL 0.50 mol·L-1的CH3COOH溶液与100 mL 0.55 mol·L-1的NaOH溶液混合,温度从298.0 K升高至300.7 K。已知量热计的热容常数(量热计各部件每升高1 K所需要的热量)是150.5 J·K-1,溶液密度均为1 g·mL-1,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4 J·(g·K)-1。 (1)试求CH3COOH的中和热ΔH。_____________________
(2)CH3COOH的中和热的文献值为56.1 kJ·mol-1,你认为(1)中测得的实验值有偏差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NaOH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CH3COOH的中和热与HCl的中和热数值相比,________较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将V1mL 1.0mol/L HCl溶液和V2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 =50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能转化为热能
C.NaOH溶液的浓度约为1.0mol/L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在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 ①泡沫塑料只垫在大烧杯底部,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再盖上硬纸板
②温度计测量过盐酸的温度后,立即插入NaOH溶液中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
③将量筒中的NaOH溶液慢慢加入到小烧杯的盐酸中,边加边搅拌
④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以其平均值记为最终温度
A.只有①正确
B.只有②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
D.都不正确50mL 1.0mol·L-1盐酸跟50mL 1.1mol·L-1氢氧化钠溶液在下图所示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并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来计算中和热。试回答下列问题: (1)大小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________。
(2)____(填“能”或“不能”)将环形玻璃搅拌棒改为环形金属(如铜)棒。其原因_______是 。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对求得中和热数值的影响是___(填“偏高”、“偏 低”或“无影响”)。
(4)如果改用60mL 1.0mol·L-1盐酸跟50mL 1.1mol·L-1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则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热量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理由是___________所求中和热数值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理由是___________。
(5)___(填“能”或“不能”)用Ba(OH)2和硫酸代替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理由是____________。
(6)该实验小组做了三次实验,每次取溶液各50mL,并记录如下原始数据。已知盐酸、NaOH溶液密度近似为1.00g/cm3,中和后混合液的比热容C=4.184×10-3 kJ/(g.℃),则该反应的中和热为△H=____
(7)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 3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盐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Cl溶液的温度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量热计完成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实验用品:浓硫酸、0.55 mol·L-1的NaOH溶液、蒸馏水、自制量热计(如图)、烧杯、滴管、玻璃棒、量筒等。
实验步骤:
①配制0.25 mol·L-1的硫酸溶液250 mL;
②分别量取0.25 mol·L-1的硫酸、0.55 mol·L-1的NaOH溶液各50 mL,并测量其起始温度;
③将二者于自制量热计中小心混合,测出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并做好记录;
④重复步骤②、③两次;
⑤处理数据得到如图所示曲线。(1)量热计的插孔A中应插入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
(2)步骤①中除用到实验用品所列部分仪器外,还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
(3)计算中和热△H时,所使用的温度数据△t=__________。
(4)若实验中用60 mL 0.25 mol·L-1硫酸溶液和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进行实验,与上述实验相比,则所测得的中和热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若用50 mL 0.50 mol·L-1醋酸溶液代替硫酸溶液进行上述实验,则测得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值会_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 A.配制100 g 5%的食盐溶液时,需将5 g食盐放入烧杯中,加95 mL水搅拌溶解即可
B.配制0.1 mol·L-1的硫酸溶液时,将量取的浓硫酸放入容量瓶中加水稀释
C.测定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时,需边加热边搅拌,防止晶体飞溅
D.中和热测定实验中,应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混合液利用下图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量取50mL 0.25 mol/L硫酸倒入小烧杯中,测量温度;
②量取50mL 0.55mol/L NaOH溶液,测量温度;
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混合均匀后测量混合液温度。
请回答:
(1)NaOH溶液稍过量的原因 ____________。
(2)加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_ (填字母)。
A.沿玻璃棒缓慢加入
B.一次迅速加入
C.分三次加入
(3)使硫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 。
(4)设溶液的密度均为1g·cm-3,中和后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1,
请根据实验数据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5)若将含0.5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 (填“小于”、“等于”或“大于”)57.3 kJ,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 某同学按照课本实验要求,用50 mL 0.50 mol/L的盐酸与50 mL 0.55 mol/L的NaOH 溶液在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计算中和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为零
B.图中实验装置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
C.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固定小烧杯
D.若将盐酸体积改为60 mL,理论上所求中和热不相等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___。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________ (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在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测定,实验操作如下 ① 用量筒量取50 mL 0.50 mol·L-1盐酸,倒入小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记入下表。
② 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
③ 用另一个量筒量取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并用温度计测量NaOH 溶液的温度,记入下表。
④ 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入盛有盐酸的小烧杯,轻轻搅拌,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记为终止温度,记入下表。
⑤ 重复实验两次。
(1)实验数据处理(计算平均值)(2)计算反应热:为计算简便,视NaOH溶液和盐酸的密度和比热容与水相同,并忽略实验装置的比热容,近似认为上述NaOH溶液和盐酸溶液的质量各为50g;中和后溶液的比热容c = 4.18 J/(g·°C) 计算生成1mol水时的反应热△H =_______kJ·mol-1
(3)有关实验装置及实验操作方面的问题讨论:
①该实验装置缺少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用改正的装置进行实验并回答以下问题。
②如果改用60 mL 0.50 mol·L-1盐酸与60 mL 0.55 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计算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________(填“偏大”“相等”“偏小”)。
③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醋酸代替盐酸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生成1mol水所放出的热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实验室用50mL 0.50mol/L的盐酸与50mL 0.55mol/L的烧碱溶液进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的放热来计算中和热。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本实验中除了用到大烧杯、小烧杯、温度计、量筒等仪器外,还须的一种玻璃仪器名为_____。
(2)两只烧杯间要填满碎纸条,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大烧杯上必须盖上硬纸板,否则,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实验时所用盐酸及NaOH溶液的体积均为50mL,各溶液密度为1g/cm3,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实验起始温度为t1℃,终止温度为t2℃。试推断中和热的计算式:△H=________。
(5)实验中改用52mL 0.50mol/L的盐酸与50mL 0.55mol/L的烧碱溶液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烧碱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若改用50mL 0.50mol/L烧碱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某实验小组设计用50 mL1.0mol/L盐酸跟50mL1.1mol/L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测定中和热,中和热测定实验的关键是要比较准确地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量热器要尽量做到绝热;在量热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热量的散失,比较准确地测量出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中和热的测定所需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
(2)本实验中用稍过量的NaOH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
(3)在反应中若因为有放热现象,而造成少量HCl挥发,则测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____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4)该实验小组做了三次实验,每次取溶液各50mL,并记录如下原始数据。已知盐酸、NaOH溶液密度近似为1.00g/cm3,中和后混和液的比热容 C=4.18J/(g·℃)则该反应的中和热为△H=_______________;
(5)若用等浓度的醋酸代替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则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_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 ;(1)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温度计、_________ 、__________ 。
(2)量取反应物时,取50 mL 0.50 mol· L-1的盐酸,还需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 (填序号)。
A.50 mL 0.50 mol· L-1 NaOH溶液
B.50 mL 0.55 mol· L-1 NaOH溶液
C.1.0 g NaOH固体
(3)已知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1,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
(4)现将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钙溶液、稀氨水分别和1 L 1 mol·L-1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ΔH1、ΔH2、ΔH3,则ΔH1、ΔH2、ΔH3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 A.测定HCl和NaOH的中和热时,每次实验均应测量三个温度,即盐酸的起始温度、NaOH的起始温度和反应稳定后的温度
B.由“C(石墨)→C(金刚石) △H=+ 119 kJ·mol-1”可 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在101 kPa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 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H2(g)+O2(g) ==2H2O(1) △H= +571.6 kJ· mol-1
D.在稀溶液中:H+(aq) +OH-(aq)=H2O(1) △H= -57.3 kJ·mol-1,若将含0.5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50 mL1.0 mol·L-1盐酸跟50mL1.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在下图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大小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对求得中和热的数值有何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改用60 mL1.0mol·L-1盐酸跟50mL1.1mol·L-1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测中和热的数值理论上是否相等(不考虑空气的影响)?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实验,为什么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0 mL 0.50 mol·L-1盐酸与 50 mL0. 55 mol·L-1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____
(2)烧杯间塞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大烧杯上如果不盖硬纸板,求得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数值将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 NaOH溶液的浓度大于HCl溶液的浓度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当室温低于10℃时进行,对实验结果会造成较大的误差,原因是______________。对于中和热的测量,要理解中和热的意义,熟悉操作技巧尽量减少实验误差。
- 1如图8所示,小球在竖直放置的光滑圆形管道内做圆周运动,内侧壁半径为R,小球半径为r,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通
- 2在标准状况下,1molSO2 的体积是( )2.24L.A.小于B.等于C.大于D.无法判断
- 3如图,已知AD∥BC,∠B=30°,DB平分∠ADE,则∠DEC=( )A.30°B.60°C.90°D.120°
- 4设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若某质量为m的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离开地面的高度为H,则它绕地球运行时所受的向心
- 5完成如图的光路图:
- 6古代诗文阅读。苏秦以连横说秦王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
-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硝酸铵固体溶解时放热 B.石
- 8提出问题: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P是AD 边上任意一点,△PBC与△ABC和△DBC的面积之间有什 么关系?探究发
- 9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1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贝贝想了解西昌在哪里,他应查阅 [ ]A、中国政区
- 10以下除杂质的方法(括号内物质为杂质)正确的是( )A.CaO(CaCO3)加适量稀盐酸B.Ca(OH)2(NaOH)加
- 1(1)图1中天平的读数是______g.(2)图2中电能表的读数是______.(3)如图3悬挂的小球处于静止状态,画出
- 2Weather ______________,we will have a picnic tomorrow. [
- 3函数的定义域是 .
- 4下列物质的工业制法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蒸发液态空气得到氧气B.铁矿石冶炼成生铁C.煅烧石灰石得到二氧
- 5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2℃,
- 6如图,△ABC中,∠ACB=90°,AC=6,BC=8,D是AB的中点,CE⊥AB于E,则CD=______,CE=__
-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能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的积极性,克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是中央经济工
- 8铁路上的火车票价是根据两站距离的远近而定的,距离愈远,票价愈高。如果一段铁路上共有五个车站,每两站间的距离都不相等,则这
- 9(15分)瑞士昆虫学家保罗、米勒因发明DDT,于1948年获得诺贝尔奖。DDT因其稳定性、脂溶性、药效普遍性等特点,一度
- 102004年5月1日,我国颁布了“交通安全法”规定严禁机动车驾驶员酒后开车,是否酒后开车的标准是需经测定的,每100ml血